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5-19张卫
张卫
(山东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潮水中心卫生院,山东 烟台 264000)
0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是人体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的心脏受到损伤所引发的心脏射血和其他功能性障碍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病变过程时间较长,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数都会有合并心血管疾病,这也是这种疾病末期的一种突出性表现[1-2]。为了能够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本文对舒适护理方法应用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最终护理效果进行详细探索,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 年8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90 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对象,在患者和家属充分明确本次研究目的,同时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45 例,护理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干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实验中护理组共有男26 人,女19 人,年龄在65-79 岁,平均(70.83±1.17)岁;对比组共有男25 人,女20 人;年龄在66-80 岁,平均(71.08±1.92)岁。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没有明显性差异,故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比较。
1.2 方法。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即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填写相关申请单,对患者的常规心电、用药等进行护理,发生紧急情况给氧处理。当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叮嘱患者及家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适现象立即就医。护理组患者采用的是舒适护理方法干预。首先,患者入院后为其建立个人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病情现状、患者心理状态等,根据基础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其次保持病房卫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疗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再次对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摆脱紧张、恐惧和焦躁的心理状态,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最后加强对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指导和宣传教育,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述这一疾病的病发因素、日常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和家属的疾病警惕性。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生理职能;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程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类,总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的总和。
1.4 数据处理。本次研究均行SPSS 20.0 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接受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各项治疗指标对比用的形式表示,行t 检验;计量资料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程度用(%)的形式表示,行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 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发现护理组患者的最终评分均好于对比组,且两组患者数据之间比较后差异十分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护理组 45 71.35±5.48 71.87±5.14 60.56±2.83对比组 45 60.58±4.96 63.51±4.43 52.14±3.54 t - 9.7745 8.2646 12.4627 P - 0.0000 0.0000 0.0000
2.2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最终护理满意度,发现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比组,数值之间有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护理组 45 28(62.22)15(33.33) 2(4.45) 43(95.55)对比组 45 17(37.78)18(40.00)10(22.22)35(77.78)χ 2 - - - - 6.1538 P - - - - 0.0131
2.3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治疗指标,发现护理组患者的最终评分均好于对比组,且两组患者数据之间比较后差异十分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d)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对比,d)
组别 例数 心率恢复 气喘缓解 住院时间护理组 45 9.84±2.13 4.01±1.36 12.06±3.54对比组 45 12.78±3.05 6.99±1.74 22.47±2.14 t - 5.3014 9.0518 16.8817 P -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当今主要的发病群体就是老年人,由于患者由于病变的心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3-4]。对于左心室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咳嗽、呼吸困难等;右心室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临床表下就是颈静脉怒张和水肿等。如若患者属于继发性的心力衰竭,那么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带来致命的威胁[5]。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随着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度的降低,医护人员的治疗难度机会随着增大,同时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也会低于预期。故而,加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是必要的,尤其是着重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和身体舒适度[6-7]。
通过本文研究后发现,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疾病中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干预,护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反应的情况以及接受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同时护理组患者最终护理满意度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群体进行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最终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的再住院次数以及再住院天数明显减少,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舒适护理值得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具有良好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