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联动开发路径研究①
2020-05-19李光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1620
仲 宇 李光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
城市文化符号是体现城市历史纵深和时代横截面风貌的特定元素,是城市重要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内在纽带,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作为“江南文化”的当代中心城市,应当在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指导下,主动对接区域内的兄弟城市,重点实施江南文化的挖掘研究与展示推广,“找典型”“树灯塔”“培内容”“做展示”“融研产”,通过区域内城市文化符号研究和联动开发,建设学术高地,打造文化品牌内容,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和文化的联动发展。
一、城市文化符号联动开发的意义辨析
国外研究中,美国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Lewis Mumford 认为,城市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艺术创造[1]他指出,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是文化贮存、传播和交流、创造和发展,这些也是城市发展的本质意义。[2]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历史、地理和文明背景,城市文化符号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3]英国城市设计者F.Gibberd 从总平面图、历史和视觉的美学理论、居住区、城市中心、工业五个方面探索城市的艺术性和特色;美国学者H.L.Gamham 认为,城市的特色取决于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以及全城活动;意大利建筑师Aldo Rossi 提出,运用类似性城市和理性主义类型学分析城市特色的方法。[4]加拿大学者Daniel A. Bell 和以色列学者Avner de Shalit 从符号学角度描述了北京、香港在内的世界九座城市的文化特征和符号域,认为文化符号可以体现出城市的“精神”“气质”。[5]美国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Kevin Lynch 认为,公众意向是城市特有文化的表征。[6]
这其中的“类似性城市”“类型学”等提法表明,具有同一类型特点的城市可以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联动发展;“城市功能”以及“公众意向决定文化”等理论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习近平文艺思想有共通之处;“文化符号体现城市特征”学说反证了城市文化符号开发必须建立在城市文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
国内学者广泛肯定了文化符号研究与城市软实力建设之间的正向关系。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的最显赫层面,可以最经常和最广泛地传播城市文化形象,同时还把外隐层面(城市文化传媒系统)、内显层面(城市文化体制系统)、内隐层面(城市的文化价值系统)的软实力有力地播散出来。[7]文化符号的形态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有物质态文化要素,又有观念态文化要素,还有制度态文化要素。[8]文化符号具有经济开发价值,与市场生产消费结合,成为文化消费品并介入日常生活之中。[9]目前许多城市开始重视城市文化符号的研究与开发,譬如北京中轴线作为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标志,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组织其“申遗”活动。[10]
现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文化深度,但普遍的是独立的城市个案研究或小型区域内的联动研究,缺少地域广度,对于区域一体化和文化联动发展的指导功能和推动效果有限。
自2010 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以来,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习近平文艺精神指导下,[11]上海重视城市文化的开发和建设。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明确指出,要抓好“码头”建设和“源头”建设,切实把“江南文化”等三大文化资源转化成为品牌建设源动力,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下的城市间合作。包括加强江南文化的深层次理论研究、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优秀文化内容的继承弘扬。以线上线下展示的方式,推动文化进入市民生活。[12]
基于此,不同于城市个案研究,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联动开发路径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以上海为“码头”,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和案例,从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特征、类型、形式、传播范围和方式等着手,注重长三角城市的实地调查,整合区域内的优质文化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线,提炼江南城市文化精神,具象江南城市文化符号。同时举办市民参与的城市文化符号评选活动,选出人民认可的城市文化符号。开发的成果以理论研究和图形设计、展示、文创为主要形式,探索打造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研究和开发平台的方法,建立长三角城市文化共同研究、联合开发的文化联动机制,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江南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指导,为上海建设“江南文化”学术高地提供理论支持,为江南人民设计和展示优质传统文化的作品。
二、江南城市文化符号联动开发的路径与方法
开发路径包括“上游”文化符号理论研究、“中游”图形符号再设计、“下游”应用机制研究三个方面,分为“找典型”“树灯塔”“培内容”“做展示”“融研产”五个步骤。
其中上游研究对象是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特征、类型、形式、传播范围和方式。第一步,“找典型”。通过实地调查,整合区域内的优质文化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线研究江南各个城市之间文化符号的关系,整理具有文化脉络和证据的、体现文化联动特征的典型符号。第二步,“树灯塔”。借鉴国内外优秀理论和案例,提炼江南城市联动文化精神,选出具有历史、文化、学术、审美、经济、宣传价值的“灯塔”型的文化符号,并在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中游主要研究对象是优秀城市文化符号资源的再设计机制和方案。第三步,“培内容”。结合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模式、考虑时代发展下社会生活的变化、采用多种设计风格和方法,以图形设计具象江南城市文化符号,在创作层面对“灯塔”型的江南城市文化符号进行再设计并恰当解释。
下游研究对象是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展示推广、产业化开发机制。第四步,“做展示”。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习近平文艺思想指导下,举办市民参与的城市文化符号评选活动,选出人民认可的文化符号,于线上线下发布原创设计内容,为江南人民设计和展示优质传统文化作品。第五步,“融研产”。将再设计成果积极对接文创、工业等产业,探索打造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研究和开发平台的机制,建立长三角城市文化共同研究、联合开发的文化联动机制,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江南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指导。
上游以理论内容为主,中游原创设计作品,下游注重应用开发机制的探讨。
开发路径上游对江南城市文化符号进行全面的联动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获得有效信息,采用数据分析法分析信息,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定性研究法深入研究。中游设计具有当代特色的江南城市文化符号,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法。下游对原创设计作品进行推广和开发,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得到受众反馈,使用专家访谈法得到专业反馈,使用跨学科研究法进行开发机制研究。
开发路径的重点在于: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梳理、整理、提炼和再设计;国内外具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案例调研;长三角城市群在城市文化符号上的联动证据;市民参与的城市文化符号评选活动方案策划;研究成果对接产业的开发机制探索;突出上海江南文化的“码头”作用,以及与江南文化“腹地”的联动。
难点主要有:江南城市文化符号资源的时间轴和空间轴梳理工作量较大;城市文化符号评选与推广活动如何在有限时间和预算中得到较好的效果,需要多渠道、多平台的共同协力。
三、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江南城市文化符号联动开发路径的意义与创新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圈,拥有共同的江南文化记忆,其城市文化符号不仅承载了数千年来城市发展的历史厚度,也是城市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梳理、研究和开发需要长三角各个城市的联动。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城市之间经济和文化发展情况的不平衡,牵制了长三角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开发路径研究以上海为江南文化的“码头”,主动对接,起到带动效果,将上海打造文化品牌的先行经验和产业优势,化为长三角其他地区发展的动力源和战略指导意见,摸索出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城市合力”的模式,为上海建设“江南文化”学术高地提供理论支持,为江南人民设计和展示优质传统文化的作品,增强江南文化向心力,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学术方面,目前城市文化符号研究基础充实,但联动研究的学术视角和内容缺乏。在参考国内外优秀理论和案例的基础上,进行长三角城市的实地调查,整合区域内的优质文化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轴线,提炼江南城市文化精神,具象江南城市文化符号。探索打造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研究和开发平台的方法,建立长三角城市文化共同研究、联合开发的文化联动机制,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江南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指导,为上海建设“江南文化”学术高地提供理论支持,为长三角城市群深度融入“江南文化圈”联合发展提供内容基础。同时举办市民参与的城市文化符号评选活动,选出人民认可的城市文化符号,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在长三角城市区域的实践。
在应用方面,建立江南城市文化符号图形的数据库,开发成果可落地运用到城市形象、城市礼品、建筑景观、吉祥物、纪念品、海报、影像、广告、包装、视觉导视系统等方面。同时根据城市文化符号内涵,运用到各类节庆、主题、纪念等市民活动中,创造社会价值。在城市层面,上海承担江南文化“码头”作用,在长三角起到“一超带多强”的效果,促进长三角城市在各个产业的对接和协同发展,这些都是建立在江南城市的文化联动研究基础之上。
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联动开发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文化发展趋势。上海从政策上主动承担和诠释当代江南文化的“码头”责任和精神,积极与区域内的兄弟城市相连接,是当代的江南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在文化品牌的开发上有经济优势和产业支持。但从历史角度上来看,苏州、杭州、南京、合肥、扬州等城市均有比上海更悠久和更明显的江南文化基因,积累了更丰富和更多样的江南城市文化符号资源并且彼此相通。因此江南城市文化符号的联动开发路径研究,在做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区域内每个城市的群策群力,方能体现“一体化”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