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造物寻找中国现代设计语言的路径探析①
2020-05-19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时 迪(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一、背景介绍
当我们环顾周围的衣食住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的物品与他国并无区别,其中也不乏一些并不适合我们,但却也早已习惯的物品。我们的现代生活被那些大批量的产品包围。身处其中,渐渐淡化了自身那流淌在血脉里的独特性。当我们再远望一下世界各国的设计,其中总能看到一些带有鲜明特征的物品。比如在家居用品中,来自意大利的产品不同于来自北欧的。其中鲜明的特色正是源自其民族一脉相承的独特设计语言。我国的设计被外部力量阻断了那自我发展生长的设计语言,西方的设计如潮水般涌入。身为中国设计领域的从业者,总会有一个问题不断涌上心头:什么是中国现代设计中那一脉相承的语言?如果没有西方设计的进入,我们会发展出怎样的产品?营造出怎样的现代生活?
源自这样一种好奇,我们将目光投向了那熠熠生辉的中国传统造物。希望能从中找回属于我们的设计文脉之根,设计能量之源。也正是源于这样一种动力,南京艺术学院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依然有诸多疑惑尚不清晰,比如从传统造物到现代设计有哪些中国设计语言的路径可寻?每条路径在其源头,中间过程,及其后期效果上各具什么样的特点?
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在一次由80 多人参与的3D打印课程中,以“从传统造物到现代设计”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集中性的探索。从三种路径进行了实践,并用日记记录了设计方案的思考过程,以便整理分析出不同路径的特点。
从传统造物中可以有不同的路径去探寻中国现代设计中那一脉相承的语言,但是基于之前多年的探索经验,以及避免“中国样式”的思路,[1]在这次集中实践中仅选取了三条路径开展设计实践和过程记录。这三条路径分别是:以“观念”为路径,以“交互”为路径,以“结构”为路径。
二、以观念为路径的尝试
以观念为路径来探索中国现代设计中那一脉相承的语言,似乎在学术研究中的热度,并不低于其在实践中的热度。以“传统造物现代设计”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后发现有43 条文献记录,其中有大量对中国传统设计观念的提炼及对其现代应用的探讨。虽然这些讨论的深度良莠不齐,但思路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类。
首先是立足“传统文化”中的造物观念。比如,杨松崧在“在设计思维视角下的传统‘尚象’造物理念”中阐释了“制器尚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并对“尚象”思维的具体方式与手段进行了归纳。[2]鄢琳等在“基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设计评价原则探析”中探索并提出了“守真”“入境”“合道”三项层级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3]张瑾婷在“从‘经典’到‘日常’的审美转型”中提出,传统美学造物理念中的“尚象制器”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肯定了其现代应用价值。[4]郑仁龙在“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及应用”中提出,“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是传统造物的终极追求,并衍生出许多具体的设计思想,总体上都是围绕“天”“地”“人”展开的。[5]熊微在“传统文化融于现代设计的结构层级与转化方法”中从思维置换、意境再现、技艺革新、制度配置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创新设计的四个层次。[6]
其次,是立足于“造物文献”中的造物观念。比如,杨静在“《长物志》造物原则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的传承研究”中基于《长物志》的“俱宜”思想和追求“本真”“自然”意境的美学理念,对复古元素的借鉴,对造物追求“无不便”和简约的思想以及追求极致精良的“匠人”精神态度,总结出“意、舍”的设计理念原则;[7]陈以欣在“《考工记》功能主义思想研究”中,解读和挖掘了《考工记》的功能主义思想,阐述和论证了功能主义设计理念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8]孙聪在“天工开物物承自然”文中提出,“实事求是”“重农务实”“天人合一”的观点是其造物思想的核心体现。[9]
此外是立足“传统造物”本身中的造物观念。比如,陈方圆在“中国古代动物形香炉的设计研究”中提炼出动物形香炉蕴含的“制器尚象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人际观”“文质结合的物用观”三大设计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与借鉴作用;[10]任鹏博在“明式家具造物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中借“天人合一,经世致用”的哲学观点来体现明式家具造物观的深刻内涵。[11]王兴业在“民间造物观念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中结合实例分析了民间造物“致用节用”的造物理念、“注重与自然亲和”的自然观、“量材加工、物尽其材”的材质观、“创新与巧用”的民间造物的技术理性观念,以及“物为人用、和谐人际”的民间造物伦理观、人性关怀等造物理念。[12]许晓燕在“以史为镜•知古鉴今”中提炼了楚漆器“造物致用”的设计价值、“事和”“理合”的造物观念、“情理相依”和“器礼相宜”的造物思想。[13]
以上是以观念为路径的源头特征。下面我们将通过学生的设计实践过程的记录来分析在这种路径的过程中的特点。学生在尝试沿此路径寻找时,在日记中写道:
“我开始思考这些已有的中国元素的源头。我曾经亲历过三峡移民工程。对于我来说,那段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我亲眼目睹人们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如何告别自己生活了半生的家园,也目送了很多挥手告别的场景。这些片段给我留下了细腻又恢宏的记忆,这些记忆关于告别,也关于奉献。在随后的移民大建设中,我也是在一种集体意识中成长的。我深深明白,很多我们所铭记的元素和精神来源于我们生活本身的环境。从小与我相伴的三峡风景给我的震撼到现在也无法遗忘,这让我对我的家乡,重庆三峡拥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也基于这些想法,我开始从已有的传统元素中走出来,思考如何从我曾熟悉的家乡环境中去寻找那些支撑我情感的东西,并将这些东西转化为新的中国元素。随后,我设计了平行时空系列。这个系列产品的灵感来自于我家乡的溶洞,我曾多次身临其境,我看到上下对应的石钟乳由滴水相连,就好像连接了两个平行世界。我从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中捕捉到了创新的中国元素——如溶洞般的平行世界,随后这一想法在平行时空加湿器和平行时空小音箱上体现了出来。”
图1 “平行时空”音箱和加湿器(作者:肖磊)
在这段日记中,我们看出,其并没有使用传统造物的已有元素或特征,而是应用了“制器尚象”的理念,在自己的经历中发现了自然之象,并把它创造为自己的设计元素,因这个元素承接了那一脉相承的“制器尚象”的语言,从而展现出一种中国设计的独特气质。(图1)
三、以交互为路径的尝试
上文所述以“观念”为路径寻找中国现代设计语言的方法是一个已经有较多思考研究的方向。在本次集中创作中也对另一条尚未有很多思考研究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并同样从路径的源头、路径中的过程,及设计的结果三个方面来总结其具有的特征。这个尚未得到很多开发的路径是:以“交互”为路径。
当我们提到交互时,似乎会想到数字产品设计领域中出现的人机界面交互。但本文中的“交互”更多关注的是人与物的行为互动。如果从行为互动的角度来看传统造物,其中也并非不存在“交互”。
即使是在数字产品中,“行为”也是其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比如艾伦(Alan Cooper)等在《交互设计精髓3》(About Face 3: The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 Design)中提出,交互设计并不仅仅是图形设计,因为交互设计是动态的;交互设计也不仅仅是信息构架设计,因为交互设计不只是组织和浏览页面上的内容;交互设计也不仅仅是用户体验,因为交互设计需要考虑如何设计具有复杂行为的交互系统。他们认为,数字产品的用户体验(UX)包括了3 个方面的关注,即形式(需要图形设计师、工业设计师)、行为(需要交互设计师)和内容(需要信息架构师、文字编写人、动画制作师、声音设计师)。交互设计是关注行为的设计,也关注行为如何与形式和内容产生联系。①参见《交互设计精髓3》第三版序言中的内容。辛向阳也在“从物理逻辑到交互逻辑”一文中指出,交互设计改变了设计中以物为对象的传统,直接把人类的行为作为对象。[14]因为在传统造物中也存在“人与物的互动行为”,在传统造物人与物体的互动中可能潜藏着我们习惯的行为方式,因此可以尝试以“交互”为路径探寻中国现代设计的语言。
如果以“交互”为路径,则路径的源头是传统造物中人与物的互动行为。路径的过程则可以从交互设计的已有成果中进行借鉴。比如辛向阳受到文艺理论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关于喜剧五位一体和“同一”的启发,提出了交互设计的五要素,即行为的“主体”“目的”“媒介”“动作”和“场景”。在这五要素中,可以保留传统造物交互过程中的“动作”要素,对其他四个要素进行改变,以启发现代设计。
依循这个路径的实际效果也可以从参与者的日记中进行了解。比如,其中有的小组对农具的动作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到了现代书房用具的设计中。新设计的产品卷笔刀中保持了石磨的“动作”要素(推磨),产品书签笔保留了犁的“动作”要素(推移),却都使用了新的“媒介”,并赋予了新的“目的”和“使用场景”。除了仅保留“动作”要素之外,也可以叠加其他要素的保留。比如另外一组参与者保留了陀螺的“动作”要素(捻动),并保留了传统造物相同“主体”(儿童)相同“目标”(儿童益智),进行了新的设计开发。她们在日记中的记录如下:
“我们决定深入继续研究陀螺方向产品,在确立产品方向明确为儿童玩具后,我们在知网上进行了文献资料查找工作,对于儿童在各阶段发育的不同方面进行了了解,同时对于已有玩具具体开发儿童的哪一方面能力进行了查阅,我们发现,陀螺本身就对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有所帮助。如果依据我们的设想对陀螺进行模块化分解,那么儿童便可在玩耍的同时锻炼其推理和思考能力,学习陀螺相关物理知识。在此之后,我们又对陀螺进行了文献资料的查找,最终确定出几种不同的变量因素,和预期会产生的不同的影响结果。几个螺钉的不同旋转路径也有着明显不同,我们通过延时摄影,将安装有不同螺钉但是其他变量都相同的陀螺的旋转轨迹记录下来。可以明显地看出更加偏圆、偏平的螺钉的移动路径范围更广。而尖底的螺钉更加稳定。我们用AI(绘图软件)将路径视觉化,更方便查看。最终我们确定产品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分别是中间的螺钉,高度变化层,声音变化层,视觉变化层,以及提手层。”
图2 “ROTA” 儿童益智组装玩具(作者:杜金洋、田梦琳、金婷)
在学生的这段日记记录中可以看出,在明确了利用陀螺这种操作形式来开发儿童益智游戏产品之后,就没有过多去思考传统造物的各种已有影响,而是立足用户需求和新材料的可能性展开了新的尝试。最终设计开发的这个益智玩具虽保留了传统陀螺的基础操作,却呈现出全新的玩法与面貌。(图2)
四、以结构为路径的尝试
除上述两种路径的设计实践之外,在本次集中实践中也尝试了第三种路径:以传统造物的结构原理为途径寻找现代设计的语言。正如何晓佑在其课程中所说的:一个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割裂的,历史是一个流淌的过程。中国传统的器具是“那个”时代生活方式下的工具,或许材料是廉价的,工艺是落后的,功能是原始的,造型是老土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但其中所隐含的中国智慧是我们所需要汲取的。我们需要重新激活中国传统设计中的智慧,创造出符合现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器具。
在传统造物的结构原理之中正是许多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高度凝练处。在传统造物中也能看到许多结构原理精妙的应用。比如汉代的错银铜牛灯利用热气流原理把灯体内燃烧散发出的烟尘通过连接牛头的弧形烟管导入牛腹溶于水中,可以防止室内空气被烟尘污染;再如古代用来熏香衣被的器具,香熏球利用支点悬挂的方法,使它内部物体可以始终保持水平,不发生倾斜翻倒;还有在桔槔、称、榨汁凳中使用的杠杆原理等等。[15]若以传统造物的结构原理为路径,其源头是对传统造物结构原理的关注。那么其路径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依然可以从参与者的日记记录中得到一些了解。在本次实践中,有一个小组在日记中写道:
图3 “斤录”厨房秤量器(作者:徐长啸、黄馨儒)
“我们首先采用了传统三种木弩的结构,设计了一套办公室用具,但着重点过小,而且结构复杂化。我们利用头脑风暴分析了弩的结构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可能,但最终都发现落地时,或是结构都过于复杂,或是创意点太小。在大范围搜索后,我们发现了‘惊鹿’这样一种传统工艺品。‘惊鹿’的原理十分简单,就是利用杠杆两边的重心,进行自行的倾倒与归位。我们之后寻找生活中需要进行定时或定量倾倒什么东西的情景,我们最终选定与厨房食材称量器具相结合。”
在学生的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造物中的结构原理并不难发现,但是在解决现代生活问题或为现代生活创造价值方面会感觉比较困难。经过有效的发掘,参与者顺利将“惊鹿”的原理进行了现代转化,完成了一款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厨房称量工具的设计开发。(图3)
五、几种路径的特点
我们在本次由80 多人参与的3D 打印课程中,以“从传统造物到现代设计”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集中性的探索。从“观念”“交互”“结构”三种路径进行了实践,并用日记记录了设计方案的思考过程,以便整理分析不同路径的特点。经过对三种路径的整理分析,发现其在源头、过程、结果上都各具特色。
将其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若以“观念”为路径,其起点是对中国传统造物观的理解,其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设计实践者具有对相关观念的深刻理解,如果过程顺利,产品会具备一定的民族气质,比较适合在具有相同气息的空间中使用。若以“交互”为路径,其起点是对中国传统造物行为动作的关注,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保留动作要素,探索新的场景元素等,最终比较适合产生操作创新的新设计。若以“结构”为路径,其起点是对中国传统造物中结构原理的关注,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寻找现代生活中同样需要这种结构原理的地方进行再设计,最终比较适合产生一些结构创新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