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无常观”美学视域下文创产品设计研究①
2020-05-19温为才五邑大学工业设计系广东江门529030
温为才(五邑大学 工业设计系,广东 江门 529030)
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审美形式、审美理念、审美机制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有助于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文创产品独有的识别性。目前国内对禅宗美学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关联性研究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禅宗美学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不对称。在禅宗美学理论的范畴内,国内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如皮朝纲提出了禅宗美学是生命美学的论点;刘方指出,禅宗美学是一种生命诗性栖居的冥思;张节末对禅宗美学的“意境说”有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要向设计界渗透,仍有很大的一段距离。第二、国内产业界缺乏高品质禅宗文创产品。市场现有相关产品多注重图形、纹样等物质层面上的表达,较少涉及禅宗美学思想、智慧等非物质层思想的表达,产品的文化内涵急需提高。第三、国内设计界存在着直接套用日本禅宗美学理念及设计形式的危险误区。中国与日本的禅宗“同源异流”,中日禅宗美学在其美学内涵及审美观念上有较大差别,这是值得设计界警惕的。
如何用禅宗美学的思想指导文创设计?如何在设计中传递禅宗美学的内涵思想?这是学界和设计界需要直面的问题。本论文深入分析禅宗美学“无常观”这一核心范畴,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该美学思想与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结合的可能性与设计要点。
一、“无常观”美学内涵
1.无常观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三法印,无常是佛教看待世间万物的基本态度及观点。《金刚经》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杂阿含》第11 经载:“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佛教无常是指,一切有为法,即种种因缘所生之万物,包含一切物质、精神都是生灭变化,毫无自性而言。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解释“无常”说:“宇宙间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的。”[1]《六祖坛经》载:“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禅宗重视“无常”,引发了对生命别样的思考。透过对“色身无常”的观照,在这一刹那间,体会法身(心性)永恒,摆脱对外在名相的执着,使人生获得一种属于禅宗式的解脱自由。“无常”使人产生促迫感 , 促迫人珍惜眼前的一景一物,“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与物在一瞬间产生了一种生存的紧张感 ,这种紧张感让人、物融为一体,生发出浓浓的爱心和美感。其美学风格呈现出一种对“无常”的观照之后产生的“无常之美”,此种“无常之美”以禅宗独特的“刹那观照”作为其内在的审美意识,透过文艺上的创作表现为漂泊无依的心境,构筑成禅宗美学“空灵寂寞”“孤寂幽玄”“心境浑一”等独特的审美意境[2]。
2.禅宗无常观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
张节末指出,印度佛教“无常”观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本体论的认识,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美学上的第二次突破[3]。中国禅宗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主要体现在“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主”,其源头都是“无常”。因无常,世界无永恒不变外(内)相(无相为体);因无常,对心外之物,不可产生执着念头(无念为宗);因无常,心应无滞无碍,在现实生活中随缘放旷(无住为本)。马祖道一在面对“无常”变幻世界的问题上,提出了“平常心就是道”这一创造性的回答,“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穿衣吃饭,困来即卧”,以一种纯粹自然的心境面对无常变动。中唐之后,禅宗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人阶层的审美内在意识并通过文学、艺术进行深刻的体现。“禅宗自中唐后完成了禅思想的中国化历程,也使原本充满宗教性的佛教渐渐卸下了它作为精神生活的规训与督导的责任,变成了一种审美的生活情趣,语言智慧和优雅态度的提倡者”[4]。透过宋代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牧溪和尚的罗汉图中的恣意、放纵笔墨,可以看出,艺术家对自然心境的追求。从元代倪瓒、黄公望,明代徐文长、朱耷,清初石涛的绘画中可以看出,他们这种“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自然适意” 的生活态度。
3.禅宗无常观促使日本物哀美学的成熟
日本大名时期是中国禅宗传入日本的巅峰期,这一时期政治环境恶劣,武士的生命如草芥,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加之岛国恶劣的生存状态,禅宗传递出的无常悲苦、刹那生灭的生命观为民众提供了极大精神慰藉。因此,禅宗在武士及下层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在审美意识上,“无常观”为“物哀”的美学思想提供了完备的哲学基础,使日本独有的“物哀”审美意识走向成熟。“物哀”基本的含义是:“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创造、艺术欣赏中, 外在物象和主体内在的情感意绪相融合,而生成的‘情趣的世界’,也就是自然和人生的各种情态触发、引生出优美、纤细、哀愁的情感表现。将这种‘感物兴叹’的情况作一个观念化的表述,也就是将其‘理念化’,即名之曰‘物哀’。[5]从日本中世的《徒然草》《源氏物语》,到现代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雪国》可以清晰看出,“物哀”审美意识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川端康成运用这种独特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日本文学传统中所特有的风雅、物哀和幽玄之美,使其小说中始终流淌着一种悲与美交织的独特艺术底蕴。”[6]日本对樱花的偏爱(樱花从开放到凋零极为短暂),是因为樱花是短暂的美丽与永恒的哀愁交织的最佳载体。“在日本思想史的走向中有一条日本人为超越无常悲感、从无常悲感的压抑下重新获得精神自由而不懈地思索、实践的历程。”[7]
二、无常观美学对中日造物设计的影响
图1 日本黑茶碗
图2 中国龙泉窑碗
图3 中国素仁格盆景
图4 日本盆景
由于深受禅宗“无常观”美学的影响,日本的造物设计偏爱枯寂、残缺、不对称、不完整的造型形态。日本禅学家铃木大佐指出:禅认为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实都更能表达精神。因为太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将注意力转向形式本身而忽视内部的真实性[8]。他们习惯欣赏一些残缺的物品,认为这是“超越完美的一种不完美”。日本茶道的乐茶碗(图1),非常好地表现了千利休茶道的美学思想。黑色乐茶碗大多数的造型是不规则的,呈不对称状,看上去甚至有些破烂,“凡茶道,皆不可追求场面华美、诸中茶具的完好”[9]“自从禅宗的思想模式盛行以来,东方艺术开始有意识地避免用对称来表达完美和重复”[10]日本的茶道器具与禅宗已经融为了一体。乐茶碗与中国瓷器的精美度非常不一样。龙泉窑瓷器(图2)的最主要特征是釉面上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开裂纹,胎体灰白,通体施有晶莹的青色厚釉,龙泉窑釉色为其一大特色,“古人盛赞龙泉窑釉色之美,乾隆帝曾赞龙泉瓷‘越冶无夏雪, 龙泉存晓星。中规体月魄, 尚质色天青。’”[11]在审美形态上,龙泉窑的素静、典雅、脱俗之美与黑茶碗表达出的残缺不对称之美存在巨大的差别。
在盆景的艺术中,可以窥视到无常观美学对两国盆景设计的影响差异性。日本盆景作为国粹技艺之一有800 多年的历史,人们非常重视人力与手工。日本盆景极具日本的审美特色,其中白骨舍利是其最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达到这一艺术效果,要将盆景中的某个重要树枝剥皮(削皮),让其枯死。然后用不同粗糙度的砂纸打磨该枯枝,形成极为洁净、寂静、沉息的效果。在白骨舍利树枝边留有一枝绿油、生机勃发的活枝,这是一种向死求生,在绝境中寻求生存的一种人生观。
中国岭南盆景中存在一支名为“素仁”的盆景流派,其创始人为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该盆景风格“简练脱俗”,极具“佛理哲学”。盆景多为一到两枝的树干,近顶部者少许树叶分布,“见繁削尽留清瘦”“多一支则赘,少一支则废”的极致境界。在“素仁格”的盆景中可以窥探到一种传统国画的线条审美和意境,以极为简约的线条语言,表达出一种空灵,超然物外的禅意及一种生命超脱的气质。
学术界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中国岭南“素仁”盆景与日本盆景同宗同源——禅宗,但在造型艺术及表达意蕴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日本将无常观推向了物哀、悲凉、侘寂,甚至是对死亡,而中国却将无常推进了无执、随缘、自然的生命智慧。在将无常观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时,中国的设计界一定要注意这种差异,以免造成了张冠李戴的窘境。
三、设计实践
1.香丘瓶——无常观与妙悟当下之美
禅宗中“无相为体”是指事物无常的本来面目,“常”是指不起执念的清静自性。禅宗认为“无常”与“常”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六祖坛经云:“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因此,妙悟“无常”与“常”的不二,领会永恒、空寂的自性,这是一种禅喜的审美形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指出“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指出“禅则一悟之后,万法皆空”,妙悟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审美形式与审美体验。妙悟指“即在意识的刹那转换中完成心灵的凸显和精神的超越。”[4]通达妙悟后,无常的当下现象界,无一时不美,无一处不好。
项目组基于以上的研究,设计了这款“香丘瓶”。“香丘”意为鲜花的归宿,源于红楼梦《葬花词》中“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人们把美好的东西,或心爱之物都会用心惦着,用双手护着。但在无常的世界中,美好的事物一刻不可停留,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法阻碍这种美的流逝。花瓶的瓶口是双手紧捧的状态,将一枝花插入其中,鲜花在双手之中一天一天的枯萎。无论人们多么深切留恋这种美,多么呵护这种美,这种美都将凋零散尽。珍惜鲜花的当下之美,应该是观者最有智慧的选择。“禅宗就是要人们从宇宙的生机去悟那本体的静,从现实世界的“有”去悟那本体的“空”,因为只有通过“一朝风月”,才能悟道万古长空。反过来领悟到“万古长空”才能真正珍惜和享受“一朝风月”的美,这就是禅宗的超越,不离此岸,又超越此岸。”[12]这个设计中,无常的香丘瓶中花朵代指“一朝风月”,永恒的静寂自性代指“万古长空”。我们深入挖掘了无常观与妙悟当下之美的关联性,对禅宗文化非物质层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以现代产品设计加以呈现。禅宗文化包含了物质层和非物质层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层内容包括了建筑、佛像雕塑、法器、纹样等,非物质层内容包含了禅宗的哲学智慧、美学智慧、艺术思想等。目前中国文创设计大多以物质层为源点展开设计,需加大对非物质层面创新设计的研究,以提高文创产品的创新程度。在香丘瓶中,用双手护捧鲜花的物理造型语言来隐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念。而在花凋谢的过程,用一种别样的直观使用体验,将使用者引入到了另一个审美的层次——妙悟无常世界中“美”一刻不可以挽留的智慧(无常),同时为受众妙悟永恒的当下之美提供了一次契机。这是项目组将中国传统文化非物质层信息与现代产品设计有效结合的一种探索。
图5 香丘瓶
2.七分圆满杯——无常观与大成若缺之美
《法句经》云:“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依照无常的生灭法,任何事物无所谓圆满的状态,也无所谓不圆满的状态。因为圆满的刹那变化就已是不圆满的开始,不圆满的刹那变化也可转变为圆满。无常观为大成若缺的审美意象在本体层诠释上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合理依据,使中国传统文人深知大成若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真正的完满,十分圆满未必是真正的圆满。大成若缺的审美意象认为事物在不圆满的状态中才能获得进步,才有其绵绵不断的体用。《涅槃经》云:“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不悔恨。” 杭州林隐寺有副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半称心”就是指大成若缺的生命状态。《菜根谭》指出:“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中国传统处世哲学中提倡“茶倒七分满,话说七分完,”在不圆满之中寻求圆满。可见,大成若缺是不仅是一种东方审美意象,也是一种东方生存的智慧。
设计师通过形态赋予产品的意义,其目的是使用户解读造型,形成审美认知[13]。项目团队设计七分圆满杯子时,产品的外形遵循了传统鼎的造型。在造型的脚底部运用鼎脚围合了一个虚的空间,这种虚空间的处理是对鼎图形识别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该设计最有意境之处是将水倒入杯子高度为70%处时,水面变为正圆形,意喻七分满为圆满。使用者在到茶的行为过程中,随着水平面形状的变化,体验到一种浓厚的东方风格的审美情趣,设计团队将有效的匹配性贯穿到设计的始终,有效匹配是指产品的物理属性(形态、色彩、材料、表面处理等)所表达的文本语义,与受众的心理认知习惯在逻辑中达到无间隙的匹配,已获得了一种准确无误的文化信息。与普通的产品设计不同,文创产品的需求转化更注重的是文化的传递,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从文化属性转化入手,并结合商业需求的决策,裁剪出适合的文创产品设计边界[14]。文创设计有效匹配需注意以下三点:其一,要求设计师对所表达的文化信息内涵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有效匹配的前提;其二,要求对用户文化背景、心理认知习惯、价值判断、审美取向要有准确的判断与认知,以免造成产品表达语意与受众心理认知的错位,这是提高有效匹配准确性的要点;其三,设计师需要采用恰当的设计载体,设计语言以承载和传递文化信息,这是有效匹配性的关键。在七分圆满杯的设计中,我们完成了三组匹配:1、用圆形匹配圆满的状态,这符合中国传统造物的审美法则;2、倒茶到水面高度百分之七十处,水面变圆形而止,匹配传统饮茶文化中“倒茶到七分”的典故;3、用七成圆满匹配大成若缺的审美意境。
为了将七分圆满杯更好地商业化,笔者利用集群式创新理论将产品推到了更好的创新层次,七分圆满杯的杯胚为景德镇的高温瓷,在杯子的外侧设计了一个凹槽,以裹上一层夏布,夏布为新会夏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面处理采用了大漆工艺贴以金箔螺钿,产品表面大漆色泽呈现了柔和变化的美感。项目组将多种非遗融合创新文创产品是一项有利的探索。产品制作过程:1、制作模种,一般采用快速成型技术,模种需要比成品放大一定的倍数(中温瓷为1:1 倍左右,高温瓷为1:2 倍左右);2、制作瓷胚,需要特别注意杯体凹槽的细节。3、裁剪夏布。将夏布裁剪成扇形。4、上大漆。需上10 余次漆,反复打磨使产品产生极为细腻、淡雅、温和、深厚的表面肌理。5、成品。
图6 七分圆满杯草图
图7 七分圆满杯产品图
3.轮回壶——无常观的生命超越之美
“中国美学主要是生命体验和超越的学说”[15]。依无常生灭法,万法都有成、住、坏、空的四个阶段。禅宗认为,道家中长生不老只是一种虚幻,基督教的天堂也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假设。六祖惠能为了破除时人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执念时曾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无常观引发的生死观,使禅宗对生命有其深入的思考。禅宗把生死超越作为修禅的终极目标。生死超越指要清除一切存在的现实欲望和精神欲望,在实现生活中到达一种心灵的自由境界,这是审美的极致。马祖道一指出:“不断不造,任运自在,名为解脱人。”“通往心灵之路,就是通往自由之路。”[16]禅宗在死亡面前呈现出一种异常平静且坦然的生命超越之美。
项目组依照无常生灭的生死观设计了轮回生铁壶,将万物四劫对应人的一生,“成”代表新生的生命,懵懂的孩提时期;“住”代表青春岁月,旺盛的生命;“坏”,则代表事物老去的年华;而“空”则代表生命的消逝,也象征着生命的重新孕育。研究团队用佛教中的圣花——莲花的一生隐喻了人的一生(见图7(a))。小荷才露尖尖角代表我们的童年,盛开的莲花代表我们的青春,莲蓬则代表了我们老去的年华,而莲子落入淤泥一刹那,即是一朵莲花生命的消逝,又是来年一朵莲花生命的开始。莲子落入淤泥的刹那,是禅宗对生死观超越的语义表达。这是莲花的涅槃,“死亡之美,是“涅槃之美”的另一种象征形态。”[17],盖上的一只小鸟(隐喻着我们自身)在看到无常的真相后,获得一颗如如不动的心灵,达到了寂灭为乐的心境。“而在天地境界的人,觉悟到个体的生灭是宇宙大化的一部分,所以他“与造化为一”,大化无始无终,自己也就无始无终。所以他在精神上可以超越生死。”[18]
依照文创产品产业化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设计、产品、商品三个阶段。设计从图纸转变成产品,需要经过样品、模具、试产、市场量产四个阶段,需要设计师熟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品质监控,是产出高品质文创产品的核心。在商品阶段包括了产品的定价、广告、经销商开发、商业模式等问题。产业链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将文创产品置在一个产业链上全面的考虑,是实现文创产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项目组花费了20 个月完成了轮回生铁壶的产业转化,花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目前已经预售了1200 套,作为一个小众的文创产品非常难得。
图8 轮回杯的方案推衍
图9 轮回壶的形态推敲
(1)草图设计
研究团队在最初阶段的草图,将杯子的造型直接运用了莲花的造型,截取小莲花的局部作为“成”杯,抽象莲花的盛开状作为“住”杯,将莲蓬直接作为“坏”杯,将残败的枯枝作为“空”杯[见图8(b)]。团队研究后发现有两个问题,其一,产品的外形相差太大,没有呈现统一性。其二,残败的枯枝作为空的主题表达,没有将“空”的意境表达清楚。“空”不仅代表事情的消殒,也代表了新事物的开始。团队最后决定用莲子落入淤泥刹那代表“空”的内涵,大大增强了产品形态与文本涵义的匹配性。团队将杯子的外表面设计为一致,把莲花四个生命阶段的图形放入杯子的内侧,不仅解决了产品外观的一致性问题,也使产品的内涵表达的更为委婉[见图8(c)]。轮回生铁壶的壶身采用了莲花花瓣的抽象形态,起伏的线条与壶柄及壶身连为一体,使得产品在美感上更为流畅简约,壶身采用了晒纹处理,使产品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厚重感。壶盖上一只安静的小鸟(见图9),被佛像的火焰背光所围绕,寓意着在看透人生无常之后,获得了一颗清静自性的内心。壶盖中间有一个凸起的圆环,内壁上有八个不可见的泄气孔,解决了传统生铁壶热水喷溅的问题,提高了传统生铁壶的使用安全性。所以,在传统文创产品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对功能的改进。
图10 样品
(2)样品打样
产品尺寸的把握是设计师特别要注意的要点,制作1:1 产品样品才可以真正验证产品真实的尺寸及人机性能。设计团队制作了两次样品,对第一次的样品进行评估后发现了四个问题:①产品的尺寸,产品最初尺寸为14.6cm,在样品中我们发现该产品的尺寸过大,最后将产品调整为14.0cm。仅仅0.6cm 的差别却使产品在外观上显得更为轻巧。②把柄围合的虚空间太小,将产品把柄上调,形成了较大的围合空间。③产品出水时水流过大,出水力量不够。因此,将壶口的角度调小,并适当拉长其长度。④壶盖的位置太过靠下,需要将产品的壶盖上调4mm。将上述问题进行修改后制作了第二次样品,最终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3)模具设计
产品采用了铝合金制作射蜡模具,在模具设计中主要有三大要点:①产品的分件:射蜡出模时,无法将壶柄与壶身一同出模,其原因是模具的内镶块会干涉到把柄。因此,必须将壶身分开为两部分,即壶体、壶柄。另外壶蒂与壶盖的接合处,易产生缩孔的状况,为了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产品必须分为壶盖大身与壶蒂。(见图11)②分模线的设计,不合理的分模线将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项目组与中山的模具设计团队商量,设计了一个创新性的模具分模线。将分模线置在了壶身的花瓣边沿处。虽然增加了模具的成本,但保持了产品的外观完整性。若将分模线放入产品的左右对称线上,分模线在壶身表面的纹理处无法清除,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品质。(见图12)③模具的拆装性:注塑完蜡胚后,如何将模具便捷打开,如何将模具方便装配好,进行下一次的注蜡是模具设计的第三个要点。
图11 模具分件
(4)生产制造
①射蜡:该产品采用的是中温蜡,将射蜡机的温度调整至57°左右,保压15 秒左右就可以生产出好品质的蜡坯。壶体蜡坯取出时比较复杂,需要喷脱蜡剂,特别注意的是取出蜡坯时,不能碰伤壶体表面的纹理。
图12 模具设计思路
②组蜡:主要是壶体与壶柄的组蜡。用胶水将壶体与壶柄贴紧之后,需要接合线处进行修蜡处理,使接缝线处的纹理与坯体一致。这要求修蜡的人有一定的美感。
③组树:组树是将壶体蜡胚及壶柄支撑架进行组树。其要点就是要考虑铁水的流动性及均匀的冷却性。另外需要特别考虑组树结构的牢固性,以免上浆时蜡坯变形。
④上浆:上浆要分多次进行,先裹一层细密的头层浆,晾干后再涂两层颗粒较粗的浆层。上浆时要求工人转动蜡坯时用力均匀,绝对不能使蜡坯变形。
⑤晾干:将上浆好的壳模放入晾干房,时间为3天左右,晾干时避免温度过高,温度过高会产生翘壳。
⑥烧壳:将壳模放入1160°左右的炉中,烧制35分钟左右。
⑦浇铸:生铁加温至1480°左右,加入硅铁,进行脱氧处理.
⑧冷却:将浇铸好的产品放入沙坑进行自然冷却。冷却时,在杯口加入保温粉末材料,以免壶体冷却过快。
⑨除壳:壶体外部的沙壳清除可以采用振动除壳,壶的内部需要压力为500 公斤压力的水枪直接冲刷。
⑩高温氧化:将壶放入1000°左右的高温炉中氧化90 分钟左右,使内外面形成防锈层。
(5) 检测
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使用安全检测。由于生铁壶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内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生铁壶国家标准,也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目前行业可依照的标准为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检测项目分为感官检测(定性)和生理指标检测(定量)。国标要求感官检测产品接触食品的表面应清洁,镀层不应开裂、剥落,焊接部分应光洁,无气孔、裂缝、毛刺等问题,以及产品浸泡液不能有异臭。在感官检测安全情况后再进行生理指标检测,根据GB4806.9—2016 的生理指标显示有不锈钢的迁移物指标和其他金属材料及制品的迁移物指标两种类别的检测指标。轮回壶依据其他金属材料及制品的迁移物指标为检测标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合格的。具体检测结果详见图表1。
图13 生产制造过程
表1 轮回壶生理指标检测结果
轮回生铁壶的设计获得了2017 年美国IDEA 奖,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同。这也是我们研究团队继碉楼壶生铁壶之后,再次以生铁壶产品获得的IDEA 大奖。获奖评语提到:“轮回生铁壶套件将东西方哲学与产品设计相结合,杯子上的莲花十分恰当地诠释了生命本质”。2018 年4月份,研究团队受邀参加了米兰国际设计周,并作了轮回壶官方发布会。活动结束后,清华启迪将生铁壶赠送给了意大利米兰理工校长军力安诺•诺齐(Giuliano Noci)。意大利著名家居用品品牌商阿莱西(Aleesi)负责人Alessio Alessi 先生也特意观摩了我们的展厅,对生铁壶的创意理念、美学价值及工艺水平非常称赞。我们的文创产品能获得国际设计界的认同,说明国际设计界对中国的现代设计充满了期待,这需要国内更多的设计同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做出有中国识别性的设计。
图14 轮回壶
四、总结
探寻中国设计基因,立足于中国设计实践的土壤,加强对本土设计资源的挖掘整理。[19]“无常观”作为禅宗认知外在事情及关照内心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法则,在日本引发了物哀、残缺美的审美观,在中国则与观照内心、清静自性、生命超越等这些生命哲学息息相关。学界需加强禅宗美学的研究力度,透析出中国禅宗美学自有的特点及内涵,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美学理论基础。论文通过“香丘瓶”“七分杯”及“轮回生铁壶”的设计实践论证了禅宗美学与工业设计融合的可行性。研究团队认为,将“无常观”美学思想与文创产品结合时需要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文创产品一定要超越已有的物质化符号及形式,需在深入挖掘“无常观”美学思想的内涵的基础上,用更为现代的设计语言表达出禅宗非物质层思想意蕴及中国独特的审美观。第二,文创产品的文化表达一定在注意设计语言与文化内涵有效的“匹配性”,以便用户准确领会文化内涵,并获得审美的愉悦。第三,需要以产业链视角设计文创产品并实现文创产品的产业化。文创产品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对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熟悉把握,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