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邑县志》话朝邑
——管窥馆藏最早的档案

2020-05-19王小伟宋晓勤

陕西档案 2020年2期
关键词:县志

文/王小伟 宋晓勤 贾 艳

读一方志,知一方史。

大荔县档案馆馆藏有明清府志、州志、县志25 种137 册。其中馆藏最早、最有名的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韩邦靖编写的《朝邑县志》,因其叙事详实,文辞精练简约,“文采焕炳可诵”,清时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将其收入,列入“陕西八大名志”之一。让我们观览《朝邑县志》,穿越朝邑历史,品鉴朝坂英华,管窥馆藏最早的档案背后的故事。

韩邦靖与《朝邑县志》

出大荔县城,东行15 公里就是朝邑镇,从朝邑镇南大寨子坡下去,便是朝邑农场。朝邑农场的驻地,就是1958年大荔、朝邑并县之前朝邑县的旧址。

出朝邑县南门,行十数里,过洛河,有一个村庄叫南阳洪。南阳洪濒临洛河,与北阳洪渡毗邻。明末清初,山西的煤、铁、盐过汾水,入黄河,运至潼关,至三河口后,一部分入渭西去长安,一部分入洛河停泊于南阳洪、北阳洪,再转运至渭北各县。陆路有民国时期修的朝(邑)华(阴)潼(关)路从南阳洪村中穿过。由此,南阳洪水陆联运,商贾云集,市贸发达,物阜民丰。修三门峡水库时,举村迁徙,今已不复存在。

明成化年间,南阳洪有一名叫韩绍宗的人,曾在刑部供职,后任福建按察使副使,他为官清廉,明敏果断,刚直不阿,家风颇严。他的三个儿子个个出类拔萃,为官公正廉洁,做学问刻苦认真,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

韩邦靖(1488—1523),字汝庆,号五泉,为韩绍宗的第三子。韩邦靖自幼生长在官宦人家,书香门第,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和熏陶,十多岁时熟读“四书五经”,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强记本领。南阳洪濒临洛河,水洼星罗棋布,沙岗连绵起伏,河两岸浓荫蔽日,水洼里芦苇、野麻和蒲草丛生。夏日,邦靖随同大人们下地劳动,同小伙伴们嬉水玩耍;秋日,邦靖同小伙伴收获谷子、糜子;冬日,邦靖同小伙伴一起捡拾柴火。农家的生活,育就了他吃苦耐劳和执拗的个性。明正德三年(1508年),21 岁的韩邦靖与他的二兄长邦琦为同榜进士,初任工部员外郎。他秉承父亲刚直不阿的本性,正德九年(1514年)他上疏弹劾权贵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种种劣迹,刺痛了当权者,被关进“锦衣卫”监狱,承蒙同僚千方百计营救被免去死罪,削职为民。他又回到阔别数载的故乡——朝邑县南阳洪。

正德十三年(1518年),回到家乡的邦靖应朝邑县知县王道邀请,编撰《朝邑县志》。他抛弃杂务,欣然应邀。正德十四年(1519年)元月六日完稿。

明嘉靖元年(1522年),世宗朱厚熜即位,邦靖冤案平反复职,任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他大胆地除奸平冤狱,改革不合理的税赋,权贵恶豪行为大大收敛,劳动人民生活相对稳定。不久,大同遭遇大旱,民不聊生,他一方面想方设法救百姓于水火,又多次奏请朝廷削减赋税,放粮赈灾。然而腐败的朝廷却置之不理,奏折被扣压。出于义愤,于嘉靖二年(1523年)辞官回乡,同年四月郁郁病故,年仅35 岁。

陕西名志《朝邑县志》

韩邦靖所编撰的《朝邑县志》,史称《韩志》。《韩志》章篇贴当,门类齐全。全志分上下 2 卷,7 篇,共 5759 字。上卷 4篇:总志、风俗、物产、田赋。下卷3 篇:名宦、人物、杂记。《总志》囊括了行政设置、自然地理、历史沿革、人丁户口、文物古迹、商铺学校、古道关隘、山川水系、历史掌故等诸多内容,言不过2000 余字,字字言之有物。《物产篇》96 字,分类记述了15种地方特产。《人物篇》立足当代,略古详今,对古代事一笔带过,2000 余字,从汉、唐、宋、元、明,记述从贤人官吏到贞节烈女,达 170 余人。

《韩志》详备得当,记录质实,实为“文采焕炳可诵。”《总志》篇写朝邑处地险要,仅引用唐玄宗过蒲关五律一首:“钟鼓严更曙,山河野望通。鸣銮下蒲关,飞盖入秦中。”在记述物产时说“丝出南阳洪者,断则勿续,引之则长”,寥寥十余字就把家乡的特产描述得淋漓尽致。他对史料的选择求真求实,高度概括,不拘于过多的细节冗述。史学家评论“志乘之简,无有过于此者”。《韩志》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不受旧程式的约束,按事物性质列卷分篇,既结合实际,又符合逻辑,避免了格式上与别的志书雷同。其中也有不惜笔墨的感悟,《人物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呜呼!节义,人之大闲也,岂非人之自立于世者欤!吾观世之达人通士,号称知道,飘飘然以自异于世,夫其日日说仁义不离口,其自负岂在妇人女子下哉!”

总之,《韩志》章篇妥帖,门类齐全,详备得当,时代鲜明,特色突出,“记录质实,而文采焕炳可诵”。清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将其收录并列入“陕西八大名志”。它为研究明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民生活提供了详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其文史价值也为历代所重,是大荔县史志方面的珍贵遗产。

《朝邑县志》(钱坫)载:朝邑县城图

朝邑韩邦靖墓

朝邑史话

《朝邑县志》载:“朝邑为县,起自西魏,以据朝坂,故名朝邑……”古朝邑地区筑城建国的历史,可上溯到商周时期,“朝邑”作为县的名称,则起自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因为地处朝坂(即华原山,指古黄河西岸),又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谓之朝(音zhao)邑。古代属于冀州的辖地。殷周时建有芮国,又有大荔戎。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年)进攻大荔戎,夺取了它的都城,修筑很高的壁垒来防御对面的晋国,改名为临晋。以后,晋国夺取了河西地方,遂因此从属于晋国。晋国后分裂为“魏、韩、赵”三国,河西隶属于魏,魏国又把河西地方献给秦国,于是又划入秦国的版图。东汉时称临晋县,隶属于左冯翊郡,境内有河水祠,有芮乡。晋时也称临晋县,又是左冯翊郡的郡治所在。后魏真君七年设置南五泉县,隋时又设置长春宫总监,不久又命名朝邑县。唐时也名朝邑县,境内有河水祠、西海祠。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在朝邑东部分设河滨县。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又撤销河滨县,并入朝邑县。上元元年(760年),朝邑改名河西县,县治移设盐坊。唐大历三年(770年),恢复朝邑县名,隶属同州。贞元元年(785年),撤销河西县,并入朝邑县。至有《朝邑县志》时沿袭此名,并隶属西安府同州管辖。民国十八年( 1929年),在朝邑县东设平民县。1950年,撤销平民县,并入朝邑县。1958年,大荔、朝邑两县合并为大荔县。

朝邑县城,古城先建在朝坂塬上,可能就在今朝邑镇的位置,后迁到塬下,明景泰二年(1451年),知县申润筑城,城墙周长四里,高一丈五尺,护城壕深一丈,宽一丈,明成化三年(1467年)竣工。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县陈昌言重修。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王兆熬再修。有城门五洞,东门称临河,西北门称金汤,西门称镇羌,南门称望岳,北门称迎恩。城内主要古建有:文庙、城隍庙、灵应观、长春宫、金龙寺、岱祠、丰图义仓,时称朝邑是商贾云集的“水旱码头”。

水路,蒲津关(即大庆关)对岸是山西永济,秦地的棉花、花生、粮食、皮毛由此入晋,晋地的潞盐、煤炭由此入秦。《春秋后传记》:“秦昭王二十年(前287年)始作浮桥于河。”唐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桥自后魏讫唐初,皆横亘百丈,连舰千艘。”足见当时码头的兴旺盛况。《方舆汇编·职方典》载:“唐开元十二年(724年)铸八牛,东西两岸各四牛,以铁人策之。其中并铁人入地丈余,前后铁柱三十六,铁山四夹两岸以维舟梁。”形成一桥控三城——蒲州、大庆关、朝邑的枢纽格局。洛河上朝邑辖地的北阳洪,渭河上的仓西渡口,都是东西、南北通道的重要码头。

旱路,从周的岐山至芮国(朝邑东南)、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北)的周原道。秦统一六国后,广修驰道,东北方干道是一条重要干线,从咸阳出发,沿渭河北岸,郑国渠南岸东行,经高陵、频阳(今陕西富平)、重泉(今陕西蒲城),过洛河后,经临晋(今陕西大荔朝邑),从大庆关渡黄河,至河东郡安邑(今山西夏县),再经上党、太原,直至塞上,贯通东北部,乃渭之东北方干道。汉时长安至临晋的河东驰道,称为“御道”,长安至同州的驰道,都是东渡大庆关去山西的必由之路。南北驰道,北至合阳、韩城,南至潼关、华阴,与陇海铁路相连,朝邑乃是连接各方的交通枢纽。

黄河紧挨朝邑以东南行东折,繁衍生息出五千年的文明史。河的西岸以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动物资源,孕育了朝邑人,同时朝邑人也同不驯的黄河进行了无数次的较量,锤炼出坚毅、顽强、吃苦、耐劳的性格,在黄河大移民中“舍一家、保万家”的宽阔胸怀,是他们坚韧、无私、大气、宏阔的精神写照。

朝邑有很多故事:虞芮让田、结草衔环、大荔戎国、大庆关轶事、东渡抗日、九三起义……还有许多散落在各种历史典籍中的人和事,散落在民间的传说、歌谣,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60 多年前,随着三门峡库区的修建,朝邑县城和黄河岸边的许多村庄,都迁移他处,老朝邑消失了。

我们无法回到“朝邑”,也无法恢复老朝邑的原貌,但可以从史志中解读“朝邑”承载的黄河文明,承载的东府文化。品鉴朝坂英华,更好地认识脚下这块土地,热爱她,建设她,传承她,承前启后,不负先祖,不负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

猜你喜欢

县志
宾县设治前后修志史考略
县志里的乡贤
浅谈地方县志精品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沉重之尘
紫阳
谈县志编纂如何体现地域特色
“缠访入县志”臭了谁
缠访入县志,是权力的耻辱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