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应对疫情对学生跨境流动的影响

2020-05-19王永生洪成文

神州学人 2020年5期
关键词:留学生跨境新冠

文|王永生 洪成文

图|视觉中国

新冠肺炎疫情是公共卫生领域重大突发事件,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其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征,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世界秩序因疫情而受到冲击,由此产生的流动性危机在诸多领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高等院校的学生跨境交流首当其冲。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有哪些特征,高校和学生应当如何应对,国外哪些合理措施值得借鉴,这些都是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急需研究的紧迫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跨境流动的影响

为了应对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各国对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部分国家宣布大、中、小学停学停课,大量民用国际航线受限,航班取消,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境流动。数百万的留学生和短期交换生,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概括来说,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跨境流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际短期交流与交换项目被迫取消或终止。近期,欧美国家的大学相继更新发布其短期交流项目相关政策,宣布暂停部分交流项目,并表示将密切关注新冠肺炎对项目的进一步影响。例如,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暂停2020年6-7月的暑期项目;[1][2]美国疾控中心在3月1日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指南中建议美国高校暂停或取消现行的学生交流交换项目,并希望美国高校考虑将参与短期交流项目的美国学生召回本土。[3]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相继宣布将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对短期交流项目的影响。[4][5][6]

跨境交流的学生面临学业风险和心理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对当下正在跨境交流的学生造成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学业和就业方面,疫情迫使学校为避免人员聚集而采取在线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课程服务。然而,由于授课教师线上授课经验不足、学生对网络课程习惯养成度不高等因素的影响,疫情期间的教学体验往往不太理想。此外,疫情造成的教学停滞还波及跨境交流学生的学分和成绩转换,引发升学和就业等深层次问题;二是心理方面,由于疫情发展速度很快,学生与学校及政府间较易发生信息传播不对称的情况,可能导致学生在疫情环境下的危机管控行为出现盲动化和盲从化。

学位留学生申请和入学注册面临诸多困难。每年1月至3月是学生申请国外大学的重要时间节点,很多学生要在这个阶段准备申请材料及其他入学所必须的手续。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打乱了学生的申请节奏,也对大学国际招生造成了不利影响。以学生深造所需的语言成绩为例,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疫情较为严重国家的线下语言考试已取消。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签证等因素影响,部分学生也无法获得签证出境参加语言考试。甚至有学生因担心个别国家存在的地域歧视而放弃跨境交流的机会。

来华留学遇到各种阻力。中国的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对2020年高校的来华留学生工作带来重大挑战。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有近50万来华留学生在华学习和交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来华留学生入学被迫中止。与此同时,随着境外疫情的不断发展,中国高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难度也不断上升,2020年秋季的来华留学生入学人数面临下降的可能。

国内外高校应对疫情的思路和举措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给正在和准备参与跨境交流的学生在学业、就业、心理、生活等方面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国内外高校在应对疫情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协助跨境交流学生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国外大学应对疫情的策略和举措。在疫情冲击下,学生的处境相对弱势,特别是参与跨境交流的学生,由于身份、文化差异等因素,其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和棘手。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业、就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国外大学配合国家疾控中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美国疾控中心在新冠肺炎防控指南中专门撰写了高等学校如何开展防控的章节,包括学校内部临时管控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特别提到了关于跨境学生的防控原则。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美国疾控中心和州政府的指导下,详细拟定了疫情期间学校运行、教学科研、健康防护、交通旅行、保障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并向全体师生及时发布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信息,披露在学校确诊病例的基本情况,向在校学习的国际学生提供交通、签证、心理等方面的最新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公开和透明。[7]

国外大学对未来国际招生工作的应对措施。疫情的蔓延和发展是否会对中长期的学生跨境流动趋势和分布带来变化,还需要做进一步观察和评估。针对目前学生流动减少的情况,高等教育机构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国际招生规模?

疫情下美国大学应对跨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7]

疫情下中国高校应对跨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化招生录取流程。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高校需要针对国际学生招生特点进一步完善网络招生录取流程,并在网站上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比如,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高校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辟了疫情下国际招生的专栏,解答入学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减少学生的压力。[8]在特殊情况下采取信息化办公手段,明显改善了招生录取的困难,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其次,寻求替代方案,减轻语言或签证阻力。由于线下语言考试的暂缓,学生赴欧美国家学习的难度陡增,而且随着疫情的蔓延,上述情况可能会持续存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比如ETS(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官网在3月21日公布了GRE和TOEFL居家考试的信息,[9]有效解决了学生无法更新语言考试成绩的问题。为解决因疫情滞留而导致的签证延期等问题,教育机构与移民局等相关机构积极沟通,制定临时性解决方案,保障了跨境学生的基本居留权利。我们认为,高校应积极推动跨行业、多部门应急协商机制的构建,并在其中充分发挥汇聚意见、召集对话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解决学生短期内面临的各种问题。

中国高校应对疫情的策略和举措。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时,正值传统春节期间,大部分来华留学生离校或回国。中国高校在教育部和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分类指导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学校负责来华留学生工作的部门随之制定了相关的防控预案,指导留学生遵从属地管理;随着春季学期的到来,学校就来华留学生的学业问题、交通问题、签证问题及生活问题制定了相关措施。学校通过微信等学生普遍参与使用的社交软件,实时发布疫情期间政府相关政策和学校有关规定,力求实现传达信息“点对点”、沟通反馈“一对一”的效果。

疫情是对政府和大学治理水平的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当下各个国家面临的公共危机,而且疫情的蔓延具有突发性,很多突发状况和问题,教育机构很难准确地预判。保护好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是首要目标,因此要谨慎选择应对策略。策略选择得好,疫情应对就好,学生的权利也会受到保护,就自然体现出治理的高水平,相反就会暴露出问题,给学生留下疫情应对不利和治理水平不高的负面印象。因此,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做好应对工作;要从跨文化适应的角度去处理具体的问题;要从保护留学生的目的出发提供各种服务和温暖。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应对全球系统性风险。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不仅加强与世卫组织和有关国家的疫情通报及信息共享,而且向其他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提供医疗服务和防疫物资,分享防疫经验等,为保障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都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庄严承诺的具体举措。当然,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不足,凸显了加强该领域治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一方面,各国都必须支持联合国及世卫组织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的核心地位,共同履行义务。贸易保护主义、各扫门前雪、为了自身利益罔顾他国人民的安危,甚至利用公共卫生危机制造“污名化”的行为必须得到遏制。因此,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各国带来深刻启示: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

从文化多元角度加强危机管理过程互信互谅。新冠肺炎疫情是引发此次学生跨境流动负面连锁反应的触媒,随着各国疫情的不断发展,各国教育机构在维持教学秩序、保护学生权益等方面均理性采取了一系列建设性的举措。然而从实际效果看,机构与学生之间因其所处的先天文化场域不同,学生对学校的应对措施、学校对学生的应激反应存在诸多误会误解。而引起部分误解的根本原因,是中外应对疫情时所折射出的文化与国情差异。因此,分析目前因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不应仅仅停留在现有教育合作的体制机制层面,教育机构主体应提升危机管理的思考维度,从跨文化角度做好预判预案和沟通协调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外教育机构应该认识到,各校应对措施的差异是寓于保护学生利益的共同价值之中的,是“君子和而不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差异体现。在各国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当下,教育机构与学生应该从互信互谅的基础出发,建立通畅的沟通和对话渠道。学生应在充分理解教育机构所涉文化国情背景的前提下,合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教育机构应充分考虑在校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在危机处理的整体框架下对少数群体的特殊需求予以尊重照顾。

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保障留学人员基本权利。人本主义应当而且必须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源本和归宿,在公共卫生危机暴发的背景下,学生基本权益的保障更应是有关部门制定善后政策时应当关注的要点。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领域所造成的是全方位、系统性的冲击,各教育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此次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到冲击最严重的弱势群体,在校学生的健康安全、教育规划、应聘就业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教育机构应当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制定完备的计划方案,切实保障学生的实际利益。一是以学生的健康安全为本。学校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将在校跨境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纳入全校学生管理的整体计划,统一部署,有序安排。如在校学生因疫情影响出现情绪波动,学校应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辅导;二是以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为本。学生接受教育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步骤性和阶段性,学校年度教学计划的延迟、变更,甚至取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计划和职业规划,因此学校应尽量协调教育资源,拓展融合线上线下授课模式,灵活处理考试考核和学分学费问题,力求降低学生因疫情冲击受到的负面影响;三是以学生的舆情意见为本。跨境交流学生管理具有教育教学和外交领事的双重属性,学校应对跨境交流群体的意见表达予以密切关注,协助跨境交流群体及时准确地获取官方发布的信息,避免学生群体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恐慌和猜疑。

猜你喜欢

留学生跨境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留学生的“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