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用户反窃电技术研究

2020-05-18李云亮孟刚常丁元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0年9期

李云亮 孟刚 常丁元

摘要:防止和反窃电,对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不同计量接线对计量表准确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窃电方式的原理和判别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的优势,研究了窃电用户准确定位的方法,案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提高了反窃电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高压用户;窃电方法;窃电定位

1.前言

窃电,是指在电力供应与使用中,用户釆用非法手段占用电能的违约用电行为[1]。当前,窃电现象非常普遍和严重,窃电行为日益娼獗,部分地区呈高发态势,窃电大案不断发生,窃电主体几乎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发展,窃电手段和方法不断向多样化、高隐蔽性、智能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窃电行为已经对电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的反窃电和防止窃电,维护良好用電秩序,成为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

2窃电方法分析

改变计量装置回路二次接线能改变电压回路电压、电流回路电流和功率因数,监测高压用户计量装置的电压、电流、相位变化,可准确获取窃电的起止过程,查处和防止窃电。

(1)欠电压法窃电。改变电能表的电压回路接线或使其故障,使电能表失压而导致少计电量。常用办法有:使电压回路虚接,造成电压回路接触不良故障;串接电阻降压法;改变线路接法等。针对此类情况,计量装置在失压、断相时报警;进行电压差动对比:根据测量数值计算电能表和终端两端电压差值,当该值大于3%时为异常,存在窃电嫌疑;流过电能表的电流,当Iminlb平均电流大于2%时,而Imin平均平均电压小于(76%+2%) Ub时,判断为断压,当电压大于(85%+2%) Ub时判断为电压恢复,记录失压时段的有功电量。

(2)欠电流法窃电。改变电能表的电流回路接线或使其故障,使电能表失流而导致少计电量。

通过短接或分流一次侧单相或多相电流,短接或分流二次侧单相或多相电流,会使电流回路电流变小,常见的办法有:使电流回路幵路;短接电流回路;改变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改变线路接法等。针对此类情况,计量装置计算电能表和防窃电终端测量的电流差值,若差值大于3%,则电流回路异常,存在窃电嫌疑。计算三相电流不平衡率,电流不平衡率大于设定值,终端主动上报主站。电流不平衡率计算公式为:三相不平衡率=(最大相电流-最小相电流)/三相平均电流,其中平均电流为Imin的平均值。测量交流阻抗:不论在TA 二次侧开路或TA—次侧短路、分流,还是在电能表的电流接线端子处进行短路、分流,都会使TA 二次侧回路的交流阻抗发生变化,此时流入电能表电流接线端子电流会变小,若安装防窃电终端,它可准确测量出这个阻抗,与正常接线时电流回路阻抗进行比较,据此判断出TA接线的变化。

(3)移相法窃电。改变电能表的表尾正常接线,接入错误电流线或电压线,或利用电感、电容特定接法,改变电能表的正常相位而导致电量少计。常见的办法有:改变电流或电压回路的接法;用变流器或变压器附加电流;用电感或电容移相;将某相电压用无电关联的升压变压器升高后接入表尾等。针对此类情况,计量装置根据A、B、C三相过零点的先后顺序判断电压是否为逆相序;利用电流失衡法判断电流反向;利用电流失衡法判断超大电流倒灌,可设置超功率报警,即当Imin平均有功功率大于功率限定值时进行报警。

(4)扩差法窃电。人为破坏电能表外壳,改变表内部结构及性能,使电能表误差增大;或使用其他工具影响电能表安装及使用条件,使电量少计。针对此类行为,主要通过计量门加封、计量装置加封等对电能表进行权限管理。

(5)无表法窃电。无表用电或绕表用电。针对此类情况,计量装置判断电能表停走时主动上报,内容为发生时间、电量。

3.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窃电定位

在窃电方式多元化、窃电手段隐蔽化的情况下,供电部门有针对性应用防窃电的措施,如全封闭防伪封印、防窃电电能表箱、计量箱、计量装置故障监测仪等设备,这些设备在功能方面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多数防窃电设备认定窃电行为的可操作性不强,很容易遭到破坏[4]。随着新技术的普及,窃电者利用计算机设备或微型编程器更改电能表内部数据,普通防窃电设备根本无法防范。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能实时实在线监测计量装置电压、电流、相位的变化,实时传送计量数据和告警信息,同时可对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线损异常和用户计量装置参数异常,能准确定位窃电用户。

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功能由两部分构成:

(1)用户端由电能表和用电参数信息釆集与监控终端构成数据采集通信终端,能实时对表计设备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控,记录电能表实时参数,完成报警事件的处理,发现异常主动上报到系统主站。

(2)主站系统定时采集电力负荷终端的原始数据,实时接收终端的报警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电压异常、电流异常、功率因数异常、负荷曲线、统计线损等分析。

用电信息釆集与监控系统能实时采集、传输、分析和保存现场计量数据,并将报警信息上报主站处理,及时发现用电异常情况。供电部门通过对报警事件前后的计量点参数数据的对比,判断是否存在窃电嫌疑,为现场检查提供依据,能有效防止窃电和地位并抓获窃电用户,减少偷窃电事件的发生,为反窃电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5.总结

窃电行为干扰正常用电秩序,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效的防止和查处窃电行为,对维护用电秩序,提高配电网供电质量有重要的意义。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是影响电能表计量准确性根本要素,深入分析不同窃的电方式方法对这些要素的影响,结合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传输及记录功能,可以为准确判断窃电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有效的提高了用电检查人员的反窃电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贾学法.供电企业营销管理标准化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杨永康,徐有升.新编用电管理工作手册[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朱大华.电子式电能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韩建军.抄表核算收费[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邢台供电分公司,河北邢台 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