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本“小”书是怎么“大”起来的?

2020-05-18朱自强

父母必读 2020年4期
关键词:虎头灵光年龄

绘本虽然是给幼儿创作的,但要把成人作者的全部精神生命投注其中,成为一种“自我表现”,作品才会获得丰盈的艺术生命,才会“大”起来。

们常常能看到,一本明明是给孩子看的绘本,注明的适读年龄却是“0~100岁”。可以说,世界上再没有其他书籍,能够像绘本这样,拥有这么大年龄跨度的读者群了。不仅读者的年龄跨度大,绘本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年龄跨度也超过了其他的任何书籍。

为什么绘本独有这一最能够超越年龄的现象,为什么主要给未谙世事的幼儿创作绘本这件事,同时能吸引饱经人世风霜的老者?在此,我结合自己与画家朱成梁联手创作的创意绘本《会说话的手》,对这一问题做出一些解答,介绍一本“小”书的创作背后,有多么丰富的蕴含。

幼儿绘本更需要的创意是什么?

2013年,我发表了论文《创意为王—论图画书的艺术品性》。题目已显示出我对绘本创作中的创意有多么重视。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约翰·霍金斯言简意赅地说:“创意就是催生某种新事物的能力。”沿用霍金斯的说法,对绘本创作而言,创意就是催生新的艺术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的能力。以优秀绘本为例,《大猩猩》的创意主要表现在绘画设计上,《我的爸爸叫焦尼》的创意主要表现在故事的独特性上,《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创意主要表现在文图结合形成的张力上。这些创意,使它们成为绘本中的“新事物”。

在绘本创作中,给幼儿,特别是给婴幼儿创作绘本是最难的,因为这最需要创意。我和朱成梁老师作为绘本搭档作家,年龄加在一起超过了130岁,很可能是原创绘本搭档作家中年龄最大的。我俩继合作《老糖夫妇去旅行》之后,梅开二度创作的《会说话的手》是典型的为幼儿创作的绘本,表现的是一个5岁男孩的心灵生活。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创作是艺术上的一个很大的挑战,最大的难度在于能否寻找到贴近幼儿生活,触发幼儿感受,易为幼儿理解的艺术表现上的新创意。

对文学、艺术创作来说,有难度才有高度。给幼儿创作的绘本,就是既有难度,又有高度的艺术,是对作家才情的很大考验。我想,这正是绘本创作吸引具有挑战精神和创造性活力的幼儿绘本作家们的魅力所在吧。

创意既源于灵光闪现,也植根于思想

就我个人有限的几本绘本创作来看,其最初的创意都来自思绪被突然照亮的灵光闪现的时刻。有了这个时刻,我的绘本才应运而生。《会说话的手》的最大创意就是用手的语言(手势)来表现幼儿的情感和精神生活。这一创意的灵光闪现,来自于生活中的一个契机。

在一次乘坐飞机的旅途上,我前面同一排靠过道的两个椅背之间,不停地伸出两只小手来,在过道上比画。仔细一看,是两个孩子变换着各种手势在相互打斗着玩。从那不断伸出的两只小手,似乎可以看出主人的用意。就在这时,我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用手来表达意义,这不就可以写成一本绘本了吗?对,书名就叫《会说话的手》。接下来的旅途,就成了构想《会说话的手》的创作之旅。

绘本的创意大多不能直接来源于观念,往往也不是来自于冥思苦想,而是灵光一现。但是,这灵光一现的背后,又蕴含着作者的人生经验、人生思考,乃至专业知识,是偶然中的必然。

對《会说话的手》的创作来说,如果我没有思考过儿童的身体生活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也许就会与飞机椅背后伸出的那两只孩子的小手失之交臂;如果我不了解视觉表现对于绘本的重要性,也许就不会一下子认定,“会说话的手”是一个绘本的题材;如果我的儿童研究中没有对幼儿“身心一元性”的认识,也许不会将《会说话的手》定位于幼儿绘本。

《会说话的手》是一本幼儿绘本。我把绘本中的“我”定位在5岁,这与我

对儿童教育的学术思考有关。我于2005年曾发表过教育哲学论文《童年的身体生态哲学初探》。我在论文中指出,童年生命具有“身心一元性”,“年纪越小,感知对身体的需求越大”。我还提出了“生态学的教育”观念: “生态学的教育就是使童年恢复其固有的以身体对待世界的方式。身体先于知识和科学。因此,在童年,身体的教育先于知识的教育,更先于书本知识的教育。”所以我认为,与真正的语言相比,“会说话的手”对于幼儿的精神生活更具有表达力,能表现幼儿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现幼儿丰富的心灵生活和心灵成长。

因为小狗,这本书“大”了起来

《会说话的手》出版之后,有一次,我遇到了梅子涵教授。他对我说,“你的《会说话的手》,因为结尾的那只小狗,这本书‘大了起来。”我当时听了非常高兴,因为梅子涵的文学才华在儿童文学作家中是出类拔萃的,他看童书的审美眼光也是我所钦佩的。梅子涵教授的话深得我心。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说,因为结尾有小狗虎头用手说话,这本给幼儿的绘本,在思想和艺术表现上变得厚重了起来。

给低幼的绘本,要想在思想和艺术上厚重起来,作家必须在创作中进行“自我表现”。前面我曾介绍过,“会说话的手”这个灵感与我的“身体教育”这一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在联系紧密,现在我要说的是,让小狗虎头也用手说话,也是我个人的情感生活的“自我表现”。给幼儿的创作,与成人作者的生活经验、情感世界紧  联通,才会写出有张力的作品。虽然创作的是幼儿绘本,却也要把成人作者的全部精神生命投注其中,成为一种“自我表现”,如此,作品才会获得丰盈的艺术生命。

“虎头也会用手说话。它说的是—抱抱我!”这是一个感动我自己的艺术表现,因为它来自我自己的情感生活。2014年8月,我儿子捡回了一只3个月大的流浪猫,取名为克洛伊。克洛伊很快成为我们家重要的家庭成员,我相信克洛伊对我们也有依恋的情感。每天,我在电脑边工作,克洛伊常常站直身子,用一只小手来扒我的右手臂,我知道,这不是在说“我饿了”。而是在说“来,过来陪我玩儿”。或者是“来,抱抱我”。当我用手抚摸克洛伊时,当克洛伊将头埋在我臂弯,用力抱紧我的手臂时,我们的确都是在用手“诉说”对对方的喜爱。我心里很清楚,绘本中的“虎头”,就是我们家的克洛伊,而抱着虎头的那个5岁的“我”,其实就是我自己。表现不同物种存在之间的生命联系,对于幼儿的生命认知、生命教育非常重要。《会说话的手》通过虎头也会用手说话,将幼儿的心灵与动物的生命沟通起来,无疑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人类之外的生命的广博的同情心、爱心。

朱自强

学者、翻译家、作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朱自强学术文集》(10卷)以及《儿童文学概论》《亲近图画书》等个人著作10多种。

猜你喜欢

虎头灵光年龄
夜钓虎头鲨
虎头茉莉的养殖方法
悠悠虎头帽
吆喝
聪明的小红鱼
年龄歧视
黑色灵光
算年龄
年龄的秘密
怎样成为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