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发展优势和幸福生活研究
2020-05-18张勇陈柔马小雨汪文章袁婷
张勇 陈柔 马小雨 汪文章 袁婷
摘 要
近几年来“空巢青年”这一网络词汇引起媒体及社会的关注。“空巢青年”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生活虚拟化、生存压力大、心理焦虑感增强,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空巢青年”现象带来的个人、家庭、社会影响逐步显现。“空巢青年”群体的产生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因此,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关注“空巢青年”群体的生存及发展状况,需要做到与“空巢青年”共境;进入网络,与“空巢青年”沟通;研究理论,与“空巢青年”对话;转变观念,与“空巢青年”同行。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空巢青年;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09.027
互联网+时代,物流飞速发展,社会变迁加快,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多元化现代化的当今社会,“空巢青年”这一网络词汇引起热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全面的认识“空巢青年”这一群体,让青年人践行“中国梦”,做奋斗的青年。[1]
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互联网+时代 “空巢青年” 的内涵研究
1.1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家综合性考察人们的弱点和优势,以及环境的应激源和应对资源,揭示人类优势和促进其积极机能的应用科学。[2]
1.2 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的含义
媒体对“空巢青年”的界定不同,谢立帆定义“空巢青年”地点为北上广等大城市单身独居青年,父母不在身边,朋友少。[3]于安龙认为“空巢青年”是指年龄介于二十岁至三十岁之间,背井离乡到一、二线城市打拼,面对大城市的高物价、高房价等巨大的生活压力,在大城市未站稳脚跟的独居青年。[4]文化教育程度较高,自尊自信、独立意识较强,父母亲友不在身边[5-6]。
1.3 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的特点
学历层次较高、生活以虚拟社交为主、长期独居、职场竞争激烈、为梦想而不懈奋斗、远离故土。
2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互联网+时代 “空巢青年” 现状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空巢老人因子女工作、学习等原因离开家庭,并至其出现孤独、失落等不同的心理综合征,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空巢青年”在网络或报纸等不同新闻媒介界定不同,学术研究“空巢青年”也相对较少,截止到2018年6月,在CNKI中檢索"空巢青年"关键词,仅能找到硕士论文1篇,报纸51篇,期刊33篇研究文献,其中来源于报纸和网络的文献又占绝大多数。《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显示在异地生活,20-39岁的空巢单身青年约有五千万,其中90后占61%。[7]网易《空巢青年人群画像》显示68%的空巢青年一周以内感到孤独,只有14%的空巢青年从未感到孤独,空巢青年多在晚上9-10多最孤独。30岁及以上的“空巢青年”约占12%。[8]据国家民政局统计,我国单身人数已接近2亿,单身人数约达2000万。“空巢青年”的规模状况及身心状况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3 互联网+时代 “空巢青年” 的影响研究
3.1 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的个人影响
虽然聂伟等对“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心理状态并没有出现像媒体所报道的紧张、沮丧,[9]但据网易数据,统计45%的空巢青年一年(及以上)才有一次性生活,31%的人半年一次,而一个月超10次的性福人群仅仅只有5%;这其中存在一个特殊群体——空巢同志的性生活却十分活跃,64%的人一个月至少有一次性生活。[7]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从由注射毒品为主转变成以性传播为主[10],对空巢青年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网带来挑战。
3.2 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的家庭影响
家庭发展周期理论认为“空巢”期是正常现象,克里南伯格的《going solo》中的单身青年既能在工作之余充分享受都市生活的好处,又能在自己愿意的时结交朋友,还能避免与同一屋檐下不合拍的亲友生活而互相迁就。“空巢青年”因学业或事业而离开原生家庭,使得原家庭出现“被空巢”状态。“空巢父母”可能由于“空巢青年”的“离巢”而出现心理的不适。“空巢青年”高消费、高房价也给“空巢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发生“独死家中”的悲惨事件。
3.3 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的社会影响
“空巢青年”由于经济实力或工作压力,为了更好地发展自我,而失去寻找伴侣的机会,有的甚至错过了生育时机。
“空巢青年”空巢男性晚上10点最孤独,女性晚上9点最孤独,与淘宝分析出来的空巢青年每晚10点刷淘宝达最高值一致。“空巢青年”由于日间工作和生活压力而在网络聚集。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作为现实社会的延伸,基于网络媒介,现实社会的热烈讨论在整个互联网信息传播系统中形成网络亚传播圈,成为“空巢青年”的“信息集散地”和“网络舆论场”。这种多层次的综合性网络空间,可控性相对较弱,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管理,那么哪怕是零星的火种也会燃起燎原之势。
4 互联网+时代 “空巢青年” 产生的原因
4.1 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提供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情境依赖
物联网的迅猛发展,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密切联系给“空巢青年”提供生活和社交的便利,“戴着面具”的线下生活受到广大青年的青睐。正是由于虚拟世界不会触及真实的自我,自我创造的理想空间,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减少了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和弥补现实社会中的城市认同感的不足,呈现自我封闭状态。
4.2 主体与客体的交互,建立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动态虚拟社区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独生子女青年,其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以至于整个社会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的交往和精神世界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由于“空巢青年”的通勤时间较长,租住房等经济生活压力较大,他们把网络虚拟空间作为宣泄情感、排遣寂寞、暴露自我、逃避现实、寻找慰藉的家园,现实社会中被掩饰和压抑的部分得到了重塑和弥补。
4.3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流变,提供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自组话语圈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加紧会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同时,利用信息空间的“话语权”优势,通过网络终端络终端作为信息的“传播中枢”,实现从线性互动到非线性互动。西方文化的侵入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对现代“空巢青年”的政治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与挑战,群体性视角逐渐转变为以“我”为中心的“个体性社区”。
5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互联网+时代 “空巢青年” 发展优势和幸福生活的对策和支持
5.1 跨越网络,与“空巢青年”共境,提升主观幸福感
“空巢青年”尚处在职业闯荡期,熟人世界中的集体教育,激发“理性声音”。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重视亲密关系,与他们一起分享,提供社区支持,以群类共享的情感基调,做他们的情绪“驱动力”,同时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为发展创新机遇。
5.2 进入网络,与“空巢青年”沟通,提升心理幸福感
主动参与“关注”,建立有旗帜鲜明的“专题网站”,通过公共论坛中的言语疏导,正确引导“网络活跃者”。通过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构架体系,涉及“空巢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极挖掘网络媒体潜能,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知识和信息,利于大家通过交流和沟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青年的健康心理和均衡行为。
5.3 研究理论,与“空巢青年”对话,提升情绪幸福感
网络亚传播圈的正面宣传,引领“信息集散地”。消除世俗的偏见,避免给“空巢青年”打上负性标签,边缘化为“问题青年”,力争引领潮流,不断创新,以同理心的态度与新旧媒体合作,将网络打造成为释放高强度情感的“减压阀”,实现革命性的变化,为“空巢青年”提供“精神快餐”。
5.4 轉变观念,与“空巢青年”同行,提升社会幸福感
利他、感恩、宽恕的态度创造互相欣赏的氛围,建设“和谐地球村”。让原本几乎“蜗居”的“空巢青年”通过社区走向社会。使青年形成以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社会化人”。从“空巢青年”的具体理想入手,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现代化建设中的利益关系,不断提升和实现自我,使他们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互联网+时代“空巢青年”发展优势和幸福生活,“使广大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奋斗之我,为祖国的复兴铺路架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党建网微平台.新时代,习近平谈奋斗[EB/OL].[2018-05-22].http://www.china.com.cn/opinion/ theory/ 2018-05/22/content_51482167.htm.
[2]C.R.斯奈德,沙恩.洛佩斯.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有是的科学与实践[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3.
[3]谢立帆.浅谈空巢青年现象及引导方法[J].法制与社会.2018.5:142-143.
[4]于安龙.“空巢青年”现象:表现、成因与认知态度[J].前沿:2017,(405):78-82.
[5]李春玲,马峰.“空巢青年”:游走在“生存”与“梦想”间的群体[J].人民论坛,2017 (4):118 -119.
[6]豆小红.“空巢青年”社会心理问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8(2):89-95.
[7]《中国空巢青年图鉴》[EB/OL].[2017-05-22]. http://www.sohu.com/a/157426 263_651696.2017.5
[8]《空巢青年人群画像》[EB/OL].[2017-05-22].http://money.163.com/17/0502/ 17/CJEQO7OK002580S6.html.
[9]聂伟,风笑天.空巢又空心?“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分析与对策[J].实证调查.2018,(2):57-63.
[10]Dahlui M,Azahar N,Bulgiba A,et al. HIV/AIDS Related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LWHA in Nigerian Population[J].PLoS One,2015 Dec 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