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吧”:以家庭影响家庭,打通家教服务“最后500米”
2020-05-18贾方方
贾方方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怎么才能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2018年起,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妇联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组建“家长学吧”,以家庭影响家庭,打通家教服务的“最后500米”。
“家长学吧”是让家长学习的地方,由热心家庭教育工作、具有相应家庭教育知识的人自发组建,地点就在这些人的家里。为什么要把自己家变成大家学习的地方?在家怎么学?效果又怎么样呢?别急,答案马上揭晓。
他们的家,成了大家学习的好地方
家庭教育一直是海安市妇联的重要工作,早在2009年,市妇联就联合教育局牵头成立了家长学校总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很多辅导和培训。虽然整体效果很不错,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
家长学校是以县市、区镇、社区三级网络展开的,覆盖面很广,但精准性不足,无法辐射到每一个群众,尤其是村一级。此外,行政层面组织的活动针对的是大多数人的需求,内容以普适为主,针对性不足;时间相对固定,灵活性不够;形式以一对多为主,老师和家长之间不太熟络,家长有了问题,很难第一时间联系到老师,面临远水救不了近火的困境。
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海安市妇联决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基层寻找教子有方的家庭,在他們的家里设立“家长学吧”,通过现身说法向周边的家庭分享自己的真实故事和成功经验。这种形式可谓好处多多:学吧负责人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说服力毋庸置疑;邻居们彼此熟悉,沟通交流无障碍;在家学习身心放松,聊着家常就把育儿知识学到了,轻松又有效;关键是育儿高手就在身边,有什么问题敲个门就给解决了,便捷又快速。
那么,怎么选出合格的“家长学吧”负责人呢?为此,妇联在全市展开调查摸底,对可培育的家庭进行详细了解,每个区镇择优推荐1~2户有条件、有基础的家庭。因为既要做得好,又要说得好,很多退休教师、干部成了“家长学吧”的主力军,像高新区谭港村退休教师曹肇铭创办了“曹肇铭家长学吧”,滨海新区江海村支书陈小松创办了“陈小松家长学吧”。
此外,妇联发散思维,将“家”的概念扩大到组织、机构,充分发挥“联”字作用,主动联系有家庭教育工作基础的政府机构、商业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因地制宜建立多种形式、多种特点的“家长学吧”。“慧源家长学吧”就是依托慧源集团泛书房创办的,设有阅览室、亲子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惠心社家长学吧”则是依托“徐老师聊吧”创办的,由一群热心家庭教育事业的“徐老师”们与图书馆联合开展家长沙龙活动。
从2018年至今,全市10个乡镇共建成35家“家长学吧”,海安市妇联将家庭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群众身边。快来一起看看效果如何吧。
在“家长学吧”,一起成长吧
降低期待,让孩子快乐学习
如今的父母都很注重教育,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用力过猛,则会过犹不及。
小童一直是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特长多多。可最近,小童妈妈却很头疼,因为一向乖巧的小童突然不听话了,说什么也不肯去学书法和钢琴。没办法,他们只好找到了“曹肇铭家长学吧”的曹肇铭老师。
根据以往的经验,曹老师决定和小童单独聊聊。果然,见父母不在,小童才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原来,妈妈对小童期待高、要求严,一直朝着多才多艺的方向培养她。虽然她觉得很累,但书法和钢琴却也是自己很喜欢的,就一直坚持了下来。如今上了五年级,课业多、压力大,她想先放弃一个或者适当减少练习时间。可妈妈不同意,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一气之下,小童干脆哪个都不学了。
一番交谈下来,曹老师明白了症结所在—父母期待太高,孩子压力太大,出现了逆反心理。于是,他约了小童妈妈,并以自家孙女的经历现身说法,建议她降低期待,根据小童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育目标,多听听小童的意见。
一开始,小童妈妈坚称自己是为孩子好,不肯退步。曹老师循序渐进,多次劝说,她慢慢认识到了问题,开始有所转变。如今,小童仍在学书法学钢琴,但不再是为了考级,而是回归兴趣本身,不仅如此,还意外成了减压的好方法。
隔代抚养,更需要学习
在农村,由于很多父母外出打工,隔代抚养的情况非常普遍。老人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溺爱,一种是忽视。
父母离异后,小周跟着妈妈和外婆生活,爸爸人在外地很少联系。后来,小周妈妈嫁到外地并定居,只在过年时才回来看望小周。自此,小周开始了和外婆相依为命的日子。家里的一系列变故让小周难以招架,原本活泼好动的他变得不爱说话了,还时常偷偷抹泪,成绩也一落千丈。外婆年纪大了,还要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注意到小周的变化。直到小周要辍学,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了“陈小松家长学吧”的辅导老师。
深入了解情况后,辅导老师意识到,小周的情况和父母缺位、隔代教养不无关系。于是,指导工作从两个方面突破。一方面,老师联系上了小周的妈妈,可她却表示小周是因为畏难才不想上学的,问题在他自己身上。为此,老师不得不做更多的辅导工作,结合小周的表现和问题深入沟通交流。最终,小周的妈妈同意经常回来看望小周,还主动联系了小周的爸爸,同意以后定期打电话与小周沟通。另一方面,老师单独对小周的外婆进行辅导,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每次有活动都会邀请小周和外婆一起来参加。渐渐地,外婆开始更多关注小周的想法,小周有了精神依托和父母支持后,情绪恢复,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和小周外婆一开始的忽视不同,小史的爷爷奶奶对小史非常溺爱。小史5岁那年,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后来干活儿受伤,没能给小史一个温暖、完整的家庭环境,爷爷奶奶觉得对不住他,极尽所能弥补小史。为了让孙子“不比别人差”,爷爷硬是省吃俭用给小史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在此之前,家里连有线电视都看不上,突然直接跳到了智能手机,小史便着了迷,没日没夜地捧着手机看电影、打游戏。开学后,小史只上了两周就不去了,说学习没意思,还是手机更有趣。最后,家人摔了手机,他差点和家人打起来,不去上学的心也更坚决了。
“惠心社家长学吧”的老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刻和小史的家人进行沟通,及时指导他们如何灵活处理。如今,小史不仅重返学校,也不再迷恋手机,而且还在节假日来惠心社做志愿者,并用他的经历激励其他困境儿童。
以上这些只是“家长学吧”成效的缩影,还有很多家长和孩子身上在发生着美好的变化。未来,海安市妇联将进一步提升“家长学吧”质量,打造示范点,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家庭加入进来,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受益,也为更多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感谢江苏省海安市妇联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