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恢复室中全身麻醉术后呼吸异常的临床护理分析
2020-05-18胡同慧
胡同慧
(大庆油田总医院 麻醉手术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0 引言
对于全身麻醉来说,能够保证手术顺利的以及正常的进行,临床应用效果确切。但是全身麻醉易导致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当患者未完全清醒后就把其送回病房,就会导致患者丧失呼吸机的辅助呼吸作用,易发生呼吸异常等情况,进而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1]。为探讨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室中呼吸异常的护理措施和效果,选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00 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00 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50 例,乙组50 例。甲组中22 例是男性,28 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25-73 岁之间,其平均是(42.12±3.25)岁;乙组中23 例是男性,27 例是女性;患者年龄在24-75 岁之间,其平均是(42.20±3.31)岁;两组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乙组常规护理:在患者苏醒之后,就把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开展常规的术后护理措施,确保病房整洁、干净,并定期进行打扫和消毒,同时确保病房的温度、湿度等适宜,给予患者常规检查,确保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等正常,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甲组是在麻醉恢复室实施恢复护理:在术后完成后,把患者安全送到麻醉恢复室实施进一步干预性治疗,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并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确保患者心率、血压等水平迅速的恢复正常,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异常:当患者出现喉痉挛后,也就是患者喉部肌肉发生反射性痉挛,导致声带内收,致使声门间歇性关闭。其发生主要是分泌物刺激亦或吸痰刺激等导致的,在患者呼气或者吸气时,呼吸道发生不完全梗阻。当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时,并存在哮喘史、慢性呼吸道病史等时,要积极预防喉痉挛;呼吸道梗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常出现舌根后坠而阻塞咽喉部情况,在患者呼吸时,会发出程度不同的鼾声,且血氧饱和度呈进行性下降,大都在下颌肌肉松弛者中发生,比如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或在插管拔除后,麻醉药物、骨骼肌松弛药物等残留,而致使肌力未恢复患者。在舌根后坠发生后,及时使患者的头后仰,在肩下垫一软枕或通过双手把下颌角托起,也可通过舌钳把患者舌体拉出,改善其通气功能,并持续的面罩吸氧,如有必要可置口咽通气管,给予患者新斯的明静注或阿托品拮抗;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存在缺氧刺激反应时,会发生呕吐,给予患者语言安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吸痰次数。患者去枕平卧,且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如果患者喉水肿,不要呼吸道插管,吸入湿化氧气,如有必要可给予肾上腺素。还要定期为患者吸痰,确保呼吸道保持通畅,遵医嘱给予呼吸无力者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纠正呼吸状态。麻醉恢复室期间,患者禁饮禁食。在患者意识状态恢复清醒后,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指,确定平稳后,把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并最好交接班工作。
1.3 观察指标。术后,观察两组的呼吸异常发生情况、苏醒时间、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
1.4 评价标准。恢复效果:差:有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出现;良:心率、血压和呼吸等基本恢复到正常;优:心率、血压和呼吸等恢复正常[2]。
1.5 统计学分析。经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经表示苏醒时间,行t 检验,经(%)表示呼吸异常、恢复、并发症,行检验,P<0.05 时,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呼吸异常发生情况。甲组呼吸异常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χ2=9.013,P=0.003),详见表1。
表1 总结呼吸异常发生情况[n(%)]
2.2 总结苏醒时间。甲组的苏醒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t=23.615,P=0.000),详见表2。
表2 总结苏醒时间
表2 总结苏醒时间
组别 例数 苏醒时间甲组 50 65.12±5.48乙组 50 98.42±8.33 t - 23.615 P - 0.000
2.3 总结恢复情况。甲组的恢复总优良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χ2=9.013,P=0.003),详见表3。
表3 总结恢复情况[n(%)]
2.4 总结并发症。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χ2=8.306,P=0.004),详见表4。
表4 总结并发症[n(%)]
3 讨论
在手术的全身麻醉中,可使患者全程没有痛苦,同时也可保证手术顺利的开展和实施,这种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但是,在全身麻醉应用中,存在一些副作用,可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还会损伤到机体的肝脏,致使患者呼吸异常。其原因主要是:术后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就脱离了呼吸机供氧,而影响到正常呼吸,而发生呼吸异常;而且术后常给予患者催醒剂,就会对患者呼吸系统产生影响,从而提高了呼吸异常等发生的概率。再加上患者的麻醉效果会逐渐的衰退,从而使疼痛感不断的加强,临床为减轻患者的疼痛就常通过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镇痛药物大都存在抑制呼吸成分,出现呼吸抑制[4]。所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呼吸异常的发生率比较高。术后患者会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过来,但此时麻醉药物对于机体产生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仍会对患者组织、器官等产生影响。如果此时只是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在麻醉药物的影响下患者就易发生呼吸异常,还可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同时还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来说,常规的术后护理无法满足其术后护理需求,所以本次研究在麻醉恢复室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从而充分满足其合理的护理需求。通过面罩给氧、有效排痰和缓解水肿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确保呼吸畅通,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减少患者苏醒所需的时间,并促进患者快速恢复。目前,临床主要选择药物护理方法来降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并降低呼吸异常发生的概率,尤其是对身体机能较差的患者来说,药物实际吸收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全身麻醉手术后应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来减少可导致呼吸抑制的药物使用剂量。为探讨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麻醉恢复室中呼吸异常的护理措施和效果,选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在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00 例)进行研究,得到结果是:甲组呼吸异常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甲组的苏醒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甲组的恢复总优良率高于乙组,差异显著。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麻醉恢复室中给予全身麻醉后患者恢复护理,可减少呼吸异常发生率,并可促进护理恢复,使患者快速苏醒,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总之,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中的恢复护理可降低呼吸异常发生的风险,同时可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