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创新创业导师智库建设和管理问题探索*

2020-05-18黄龙标陈盼盼朱坚铸

教书育人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大思政智库导师

黄龙标 陈盼盼 朱坚铸

(1 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 暨南大学学生处)

新时代开放的环境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但同时,学生对创业环境和能力认识不足,加上行业竞争加剧,创业面临的风险更多了。另外高校环境相对封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希望获取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信息,却难以找到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高校建立双创新型智库平台,帮助在校学生获取信息,结合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找准定位,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创新社会转型升级,重要并且迫切。

一 导师智库的研究情况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以来,各高校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培养人才队伍,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根植本校创新创业实践,充分挖掘本校教职工、人才优势和企业资源,发挥专业学科特点,多方合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理想信念,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结合。

目前,国内对教育智库研究众多,研究重点是其建设的意义作用、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探索高校智库定位问题、协同合作和成果转化问题。有学者指出,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着定位模糊、协同创新不足、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1]。这就要求高校智库建设要重点完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和数据平台支撑,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前瞻导向。有学者将创业导师分为创业启蒙导师、创业项目导师、创业市场导师和创业管理导师四类[2],指出他们应该组成导师团队,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也有学者针对目前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建立二元绩效评价机制,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高校智库相关项目。

二 导师智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导师智库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取得了瞩目成就,发挥了强大的智囊作用。但其在实际运转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研究文献及对部分院校智库应用的调研分析,总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导师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导师是智库的关键要素,导师的科研能力、参与度和积极性等都对智库作用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工作量进行衡量,激励导师积极投入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这是智库运作的难点之一。

1.导师绩效考核指标较为单一。入库的导师多是本校的教师、辅导员或企业管理者等,大多沿袭了大学的科研考核体系,普遍以学术研究为主,以能不能发论文、拿大奖为衡量尺度,对双创指导工作缺乏科学、灵活的考核机制,忽视了对应用型成果、学生培养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单一的考核体系迫使许多导师过分追求学术性成果,偏离研究的适用性、实践性等问题,制约了智库研究对人才培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3]。

2.如何对导师进行激励也是现实难点。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和对团队指导的要求比较柔性,并非强制。因此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导师身心愉悦地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并将德育融入研究指导的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好“三观”端正、本领能力强的社会主义人才,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智库的运行模式比较封闭

智库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前期投入成本高、更新需求频度高、资源容易被复制等特点。各校基于保护自身利益需要,较少将本校智库对外开放,人为地制造了一些门槛甚至是信息壁垒,导致其在运行方式上比较保守。

1.受众范围小,研究团队受限。许多项目研究需要多专业、多视角进行综合探讨,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共同研究,交叉融合各学科知识。但是很多智库沿袭传统的团队组建模式,即研究人员均来自同一院系甚至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团队成员知识结构单一,视角比较狭窄,未能形成多学科交叉,文理科互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拓展,创新能力比较不足,研究成果质量较低。

2.智库数量多而散,未能形成合力。现在许多高校都开始着手建设智库系统,有的已经建成且数量不少。但是资源使用存在分散、分割、分类的弊端,缺乏信息的交流共享,很难形成合力。当前智库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整合高校之间甚至是高校内部的资源,打通院校之间的信息壁垒,减少重复研究,增加高质量合作,完善共享机制,真正发挥智库的作用。

(三)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缺乏实际应用渠道

目前,高校智库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较显著,但研究成果缺乏应用渠道,成果转化困难。数据显示,近5年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发表论文约158 万篇,出版著作约15 万部,但向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咨询报告、政策建议仅6 万余份,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或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的仅千余份[4]。由此可见,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和著作为主,决策咨询成果相对较少,高校智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亟待强化。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许多应用价值高的成果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造成科学研究与现实需求脱节。另外,智库科研成果转化速度慢,较多科研成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应用,导致科研成果本有的创新性和时效性流失。

(四)创新创业项目存在立项随意、有始无终等问题

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得到极大的支持和发展,但仍存在瓶颈。

1.主动性不足。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导致许多学生从小被动接受教育,现在部分学生仍然被动地接受创新创业,主观能动性不足。直接结果就是无法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存在重模仿轻创新、缺乏原创性问题。在项目申报时出现项目含金量低、可行性低及模仿等情况,项目申报门槛的设立也是导师智库运营要解决的问题。

2.项目完成度不高,难以有始有终。当前高校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不能有始有终,不考虑实际能力,烂尾项目屡见不鲜。原因之一是导师与学生交流存在脱节,未能形成有效对接,未及时跟进项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由于自律能力差,知识结构有限,未能独立完成项目,导致频频出现烂尾现象。通过导师智库的建立和完善,降低项目流失率甚至杜绝项目流失,真正发挥导师智库的功能。

(五)导师与学生对接不足,退出机制不完善

在“大思政”背景下,导师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真正既“教书”又“育人”的德育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已超过了研究机构中的研究人员,教师的教研项目或科研项目在智库展示,吸收大学生参与并带领其共同完成。当代大学生有思想、有活力,敢于开拓创新,他们可以在智库系统进行项目申报,寻找指导老师。因此当前双向选择、对接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不称职的导师或是对科研不感兴趣的学生,后续的退出机制也要应运而生。

三 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激励机制,实现项目有效对接

导师智库的运营管理,必须考虑如何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构建包括科研教辅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全体智库人员岗位差别化、多层次激励体系,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奖励办法,促进导师智库的良性发展。激励方式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方面。

1.精神激励,对导师或学生所获取的成果进行表彰。智库导师有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偏好于取得一定成果。通过表彰鼓励,结合学术资源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术人才进驻智库,更好地建设对接平台,夯实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基础,整合学术资源。

2.物质激励,通过物质奖励吸引更多优质的导师进入智库,形成高质丰富的导师资源。如对相关项目配备一定的课题经费,提供研究所需的设备场所,线上线下提供所需资料,对取得科研成果的导师进行薪资待遇方面的激励,或者折算成对应的工作量,提高导师的积极性。对学生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比如第二课堂学分、综测加分、勤工助学补贴、获奖奖励等等。

(二)推动智库协同创新,促进多方共同发展

在确定智库的建设目标之后,需要将研究机构进行全面整合,形成协同创新格局。重大的理论研究领域以及现实问题研究,单纯依靠学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多方智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整合,使得导师和学生团队能够协同攻关,全面实施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获得更为显著的研究成果[5]。推动导师智库协同创新,需要打破知识领域的封闭性,提升智库的研究质量。这种协同创新,可以体现在高校和高校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或者是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间[6]。

在推进导师智库时,应区分不同导师所擅长的研究领域,实现导师专长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匹配。同时注意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和丰富性,需要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碰撞出创新的思想火花。提高我国智库整体的国际化水平和高校优势学科人才与资源的整合能力,加强协同创新,实现智库间资源整合共享,促进多方协同发展。

(三)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提高成果应用价值

1.打造科学的资源体系。导师智库是将高校老师、专业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智囊团”,形成“知识+实训+实战+拓展”四位一体的资源体系,实现个性化指导和知识传承。发挥导师智库积极的引导作用,完善其多元化的工作体系,着力提高智库自身的宣传力度和导师智库研究成果的实际效能。

2.拓宽成果转化渠道,不断更新智库内容。构建多渠道的成果转化机制,可将智库成果以学术讲座、文化沙龙、科普活动、电视广播等多渠道对外传播,加速导师智库成果的流转推广。智库作为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者和探索者,肩负着引领未来的使命和责任,因此智库需要不断地更新内容[7]。导师与创新创业团队都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把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资讯,聚焦科研发展成果,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实现智库成果更好地与创新发展对接,实现成果转化。

(四)实现项目全程跟进,解决创新创业瓶颈

在“双创”及“大思政”发展格局下,申报创新创业项目不再变得遥不可及,立项的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增多。但真正能出研究成果并进行成果转化进而服务于高校和社会的,比例较低。目前教育智库呈现出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学术而轻实践等诸多问题。

针对项目有始无终问题,可以通过项目的全程跟进加以解决。一方面完善导师智库的考核和激励体制,把项目研究的进度和质量考核进行量化,以此激励监督项目。另一方面,发挥智库信息收集与传递功能,跟进整合创新创业团队研究项目的进度。发挥导师智库运作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导向作用,寻求既有正面激励、又有负面警戒的评价方式,有利于解决创新创业项目的“烂尾”问题。

(五)探索科学退出机制,促进项目健康推进

导师智库立足政府“双创”背景和高校智库热点,植根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中,充分发掘本校教工、学生资源优势,发挥管理学科特点,在原有实践基础上完善和制度化。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中,充分发挥高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功能,需要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良好对接。

导师智库如能通过形成一种闭环的运转机制,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个过程大致如此:学生带着创新实践想法,通过导师智库查找相关领域的导师信息或项目情况,向意向老师进行报名;另一方面,有意指导创新创业团队的导师,可以通过导师智库发出团队的招募通知,系统将师生和项目三方进行对比匹配,并通知双方。通过导师智库系统,将导师、项目和学生三者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导师与学生的对接,促进知识的传承与整合固化,构建以学生为导向的“知识+实训+实战+拓展”结构,形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 总结思考

导师智库是新时代高校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更精细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必然要求,智库建设需要强大的智力资源和学术支撑[8]。这既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也是作为实践者应具备的素养。高校通过建设导师智库,能够发挥其学科优势、功能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智库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互补功能,智库发展能够固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成果,学科建设又为智库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能源[9]。特别是工科院校,智库的发展能大力促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实现项目资源的有效对接和落地实践,这是高校自身科研实力和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凝聚各方力量,将思政教育和德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高校智库影响力依赖于智库产出成果,通过智库成果的社会应用和推广,从而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10]。整合高校老师、社会精英资源,充分发挥高校知识优势和社会人才资源优势,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智库的建立恰好能成为高校师生之间、社会与大学之间的枢纽,可以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运用于实践,为社会发展带来新思路和新动力。

猜你喜欢

大思政智库导师
民居智库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居智库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V eraW an g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