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020-05-18黄卫娟

关键词:机采献血者装机

黄卫娟

(广西血液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5)

机采血小板纯度高、输注安全、治疗效果好,已广泛用于临床。捐献血小板的献血量不多,恢复快,也逐渐被广大献血者接受,但如果血小板采集失败,会造成耗材和血小板报废,增加献血者痛苦,浪费献血者的时间,让其产生不愉快的献血感受而脱离固定献血者队伍,不利于血小板队伍的发展和建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之间在本中心进行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7740例,年龄在18岁到59岁之间,符合献血者健康体检的要求,血小板采前计数≥150<450×109/L, 采后计数≥135×109/L,HCT36%-50%。

1.2 方法

采用机采血小板的筛选流程。在采集之前首先抽取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测,血样离心观察血浆颜色,合格之后采用MCS+、Amicus、Ttima三种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

1.3 采集失败的界定

第一:采集到血小板的含量没有达到2.5×1011/L,容量未达到250ml;第二:耗材报废;第三:血小板颜色异常,脂肪血,冲红等。

2 结 果

在健康的献血者之中,出现机采失败的有105例其中操作不当27例,机器故障13例,穿刺因素的15例,献血反应15例,耗材问题21例,冲红、脂肪血14例。

表1 机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

3 讨 论

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分析

(1)采血护士管路安装不熟练,安装时没有把管路卡到正确的位置,当离心机高速运行时易出现离心杯被磨破或脐状管被扭断的现象;另外有的护士责任心不强,未按照分离机的提示进行违规操作导致分离机终止运行。(2)献血者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后易出现脂肪血;MCV、MCH偏低说明红细胞体积偏小,血红蛋白含量低,导致外周血中存在很多小红细胞,它们的比重与血小板接近,使得血小板与红细胞分层不清,收集血小板时机器的光学探测器误将红细胞当成血小板一同收集,随之产生冲红现象[1]。(3)因枸橼酸盐中毒激发献血反应占献血反应38.82%[2]。(4)护士没有对献血者的血管进行综合评估,穿刺失败或选择中等偏小的血管进针,使血小板采集过程中血流缓慢造成机采失败。

4 针对失败因素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献血征询和初筛:选择体重55KG以上,血管粗大的献血者,献血前清淡饮食,无熬夜喝酒或疲劳工作;血液检测MCV、MCH、MCHC偏低者应给予延期献血。提高脂肪血浆的识别能力。(2)根据献血者的身高、体重,结合红细胞形态学指标、血小板计数值来选择合适的血细胞分离机进行采集,可降低血小板失败率[3]。(3)献血反应的预防:严禁空腹献血,睡眠不足、劳累者应延期献血;初次献血者大多比较紧张,应多沟通交流,献血前介绍血小板知识,消除思想顾虑,鼓励与多次献血者交流,增强献血信心。提供温馨的献血环境,取舒适的献血体位,头部不宜太高,献血前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0ml,部分献血者在献血中可适当补充糖水,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献血中注意巡视,给与保暖,及时满足献血者的需要,如有不适立即给与对症处理。对有献血反应的献血者要及时跟踪回访,了解献血者的恢复情况,与献血者分析献血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让其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怀,重建献血信心。(4)机采设备按要求进行日、周和月维护;管路安装前仔细检查,外包装破损、管路渗漏、针头脱落引起耗材污染的均不能使用;耗材间保持干燥、阴凉、通风,开启空调,防止室温过高或湿度过大。(5)采血护士要定期进行采血技术和服务态度方面的培训。做好新进人员的带教工作,安排专人带教,帮助新人尽快了解机器的结构功能和血小板的收集原理。管路安装要反复练习,带教老师着重讲解引起装机失败的几个关键部位,让新人装机时注意防范,确保管路安装符合要求,并养成装机后检查的好习惯。每次装机失败,都应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机采穿刺的针头比较大,宜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保证血液采集和回输都顺利畅通。Trima的针头比较短,穿刺进皮肤后及时进入血管,以免针尖斜面未完全在血管内,血液回输时外渗引起血肿。在队伍的建设方面,加强护士道德修养,培养责任感,增强责任心,提高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正确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不带负面情绪、不紧张、不浮躁,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状态。

猜你喜欢

机采献血者装机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浅谈航空装备维修企业开展装机电子元器件二次筛选的意义
初次献血者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2020 年上半年欧洲风电新增装机统计
2020 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632 万kW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