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核事故应急演习新模式的实践
2020-05-17王茂杰郝立民李浪欣岳会国冯建平
祝 贺,刘 彬,金 莉,王茂杰,郝立民, 李浪欣,王 敏,岳会国,冯建平
(1.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辽宁 大连 116001; 2.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318; 3.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1)
核事故应急演习对于验证和评价应急组织的综合应急响应能力,进而检验和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及各核电厂在核事故应急演习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在应急管理和应急技术的改进上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但目前仍存在演习情景检验性欠缺、演习前过度准备、演的成分较重而实战性不足、评估精准化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难以有效发现综合研判和决策指挥等深层次薄弱环节。针对以上问题,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在总结以往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开发并应用了核电厂应急演习情景库,将核电厂常用的“自编自导自演”的演习模式转变为“无预先通知、无演习脚本、无专门准备、多重突发事件叠加”的“盲演”应急演习新模式,在国内某核电厂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核事故应急演习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核安全法规中明确要求应急预案中必须有“应急能力的维持”部分[3]。按要求进行核事故应急演习就是应急响应能力维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4]。核电厂应急演习分为联合演习、综合演习和单项演习(练习),其中核电厂场内综合应急演习,每1~2年需进行一次, 具体演习流程如图1所示。单项演习按应急响应组织类别和具体响应任务定期举行[5-6]。表1为国内某核电厂近4年综合演习和单项演习次数。
表1 某核电厂近4年综合演习和单项演习次数[7-10]Tab.1 Number of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and individual exercises in 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the past 4 years[7-10]
核电厂场内综合演习的过程中,国家核安全局或其下属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都会对演习过程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整改要求,有效推动了我国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发展。但随着核事故应急演习的持续开展,一些制约演习成效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1)核电厂自定演习时间,提前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周密筹备,并可根据情况调整演习时间。演习前核电厂各部门、各岗位预先熟悉演习情景、进程。
(2)演习情景单一,对应急综合研判和决策检验不足,应急组织体系动员不充分、各岗位响应动作检验不充分,对应急预案和相关实施程序覆盖不足[11]。
(3)核电厂自行组成导控组,制定演习详细进程,自主掌控进度,应急指挥部以及应急组织体系各部门、各岗位照本宣科,演习“成功”多、“演”的成分重。
(4)评估文件简单,评估标准不统一,评估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依赖专家、依赖经验现象突出,评估专家专业较为接近,评估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够[12-13]。缺乏单项演习相关的评估机制。
图1 核电厂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流程与职责分工Fig.1 Process and responsibility of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exercise of nuclear accident in nuclear power plant
2 本次演习的良好实践
2.1 优化演习流程
优化并制定了“盲演”模式的演习流程,如图2所示。对比以往综合演习流程,本次演习事先未指定时间、不告知情景,不开展演习要素协商,核安全监管部门决定演习时间并进行启动,核电厂未能进行针对性准备,完全符合核事故具有突发性和未知性的特点。同时充分利用核电厂同行和业界的力量,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组织核电厂专业人员开发情景库,引入外部导控组,制定评估准则,规范评估工作,杜绝了传统演习“谁考试谁出卷,谁演习谁导控”的弊端,具有更强的实战性和检验性。
图2 “盲演”模式的核电厂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流程Fig.2 The process of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exercise of nuclear accident in nuclear power plant under "Blind play" mode
2.2 开发事故情景库
由于各核电厂机组堆型存在差异等原因,以往都是核电厂自主进行应急演习情景开发工作。大致以机组最终安全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基准事故和极限事故为基础,附加如火灾、恐怖袭击、医疗事故等独立事件模块以及气象条件和辐射数据等合并而成。但由于各家电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情景设计逻辑矛盾,有的脱离实际,有的情景单一,严重制约了应急演习工作质量的提升。而本次实践在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地加强跨集团公司、跨区域核电厂之间的经验交流,组织开发同机组类型的应急演习情景。如表2所示,2019年演习较往年进入同等应急状态时,响应行动和导控点明显增多,通过实践也证明,新开发的情景库场景更复杂,突破了“单一事件”设置,融入了最新的国内外经验反馈事件,后期经过多次桌面推演和模拟机验证,保证了演习情景在发现问题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表2 进入同等应急状态下的响应行动数量和 评估要素数量[14]Tab.2 Number of response actions and evaluation factors at the same emergency class[14]
2.3 引入外部导控组
本次演习引入外部导控组,根据演习目标,科学制定导控详单,精准设立导控岗位。结合各导控岗位职责,对导控人员资质进行了梳理和规范,演习前进行专项培训和充分论证,保证了导控人员水平和导控目标的实现。同时要求导控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保证演习检验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突破了“自导自演”的演习模式,确保演习过程推进顺畅,更加符合事故演进特点,具有更强的真实性。
2.4 改进演习评估方法
本次演习,紧扣演习目的和演习情景,精密编制评估文件,完善每个场景和行动对应的评估要素,真正实现了事故情景与评估考点的同步。如表2所示,2019年演习相较往年进入同等应急状态时,评估要素明显增多,评估要求更细化更完善。同时,根据演习评估岗位及要素,邀请核安全监管部门、国内核电厂同行等,组建了多个专业化评估小组。演习前开展多次评估人员培训,对每个评估要素进行了讲解和讨论,让评估专家充分理解“考点和答案”,突破了以往评估工作“经验依赖”的短板,实现了多要素、多领域、多维度、全方位的精准评估。
2.5 成效
2019年综合演习虽只进入到厂房应急,但相较往年进入场外应急的综合演习,在评估发现的负面项数量上不降反增。如图3所示,2016—2018年,随着核事故综合演习工作的开展,某核电厂演习负面项数量有所下降,说明演习工作对提升核电厂应急工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2019年该核电厂首次使用“盲演”演习模式后,负面项数量有所上升,说明“盲演”模式更利于发现应急响应中存在的问题。如图4所示,该电厂2016—2018年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决策类负面项数量变化平稳,但在2019年决策类负面项数量增加明显,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演习模式,由于更加贴近实战,可以更好的检验核电厂应急组织的研判和决策能力。
图3 某核电厂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 负面项数量变化趋势图[15]Fig.3 Negative items variation in the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exercise of nuclear accident in a nuclear power plant[15]
图4 某核电厂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决策类 负面项数量变化趋势图[15]Fig.4 Negative items variation in decision-making in the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exercise of nuclear accident in a nuclear power [15]
3 建议
通过本次实践,充分验证了这种“盲演”模式对提升核事故应急演习真实性和检验性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广和优化这种“盲演”模式,切实提升我国核事故应急演习的有效性,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3.1 优化核事故应急演习机制
完善核应急相关法律法规,优化核事故应急演习机制,加强核安全监管部门对核电厂演习工作的主导作用,在全国核电厂推广“无预先通知、无演习脚本、无专门准备、多重突发事件叠加”的“盲演”应急演习模式,进一步强化核电厂常备不懈的应急意识,深入提升核事故应急演习效能。
3.2 健全核事故情景库文件体系
加强对核事故情景库文件体系开发工作的指导,全面、深入地加强跨集团公司、跨区域核电厂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成果共享,聚力共建核事故情景库文件体系。同时还应将评估文件纳入其中,不仅要做到核电厂在核事故应急演习工作中能使用高质量的“试卷”,还要做到“一卷一答案”,为演习评估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技术保障。
3.3 完善应急演习导控和评估机制
在现有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完善对单项演习的评估机制。同时在健全核事故应急演习导控和评估组织体系上,需做好演习导控和评估力量的培养。结合演习情景库和评估手册,开展核事故应急演习导控评估专项培训;加强业务交流,加强同行交流,组织其他核电厂参加演习单位的导控和评估工作。
3.4 跟进改进措施,做好经验反馈
全过程跟踪核电厂改进措施落实,从问题改进入手,加强核电厂应急能力建设责任落实。做好演习后的收尾工作,一是要组织并跟进核电厂深入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要加强整改措施的落实,建立经验反馈交流平台,推广良好实践,汲取经验教训,避免同类事件重复发生,进而全面提高我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