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口服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应谨慎选择磷酸氯喹
2020-05-16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李国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 李国辉
2月18日,磷酸氯喹被纳入了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磷酸氯喹是一种已有70多年历史的治疗疟疾的老药,在这次疫情中被用于抗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中,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药物之一。
对于长期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我们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来带大家认识一下磷酸氯喹。
一、磷酸氯喹是什么药?
磷酸氯喹可以在人体环境下进入感染病毒或寄生虫的细胞,浓集于细胞内,阻止细胞内寄生虫或病毒的蛋白、DNA或RNA的复制,从而发挥杀伤寄生虫与病毒的作用。最早在193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疟疾,在随后的临床实践中用途逐渐扩大,用于抗寄生虫感染治疗;大剂量氯喹能抑制免疫反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2005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对SARS冠状病毒的基础研究发现,氯喹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抗SARS病毒效果。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具有相似性,因此在体外也呈现出很好的抗新冠病毒疗效,是《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推荐的抗病毒药物之一。
二、口服靶向药物治疗中的患者是否可以使用?
肝功能、心功能正常的肿瘤患者可以使用,并在治疗完成后监测肝功能。磷酸氯喹口服后,经肠道吸收,大部分在肝内代谢,排泄较慢,血药浓度维持较久,半衰期可达2.5~10天。故肝功能不全患者有可能引起氯喹的体内蓄积。该药在成年人中的致死剂量为2~4g,而且是急性致死,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氯喹引起罕见的窦房结抑制,从而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多数口服靶向药物经肝代谢,肝功能异常是经肝代谢靶向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因此肝功能异常及前期治疗发生过严重肝毒性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氯喹。部分靶向药物,本身具有心脏毒性,如血管生成抑制剂和MEK抑制剂会诱发高血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诱导高血压,QTc间期延长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BL抑制剂、MET抑制剂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因此,长期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应是磷酸氯喹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应谨慎选择使用。
三、磷酸氯喹的使用注意事项
1 蚕豆病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的病史及家族史、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酶(NADH)缺乏等病史患者禁用。
2 应定期检查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
3 使用肝毒性较大的口服靶向药物患者,如吉非替尼、克唑替尼等,以及前期使用靶向药物发生过3级以上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应在密集监测肝功能条件下,谨慎使用。
4 氯喹偶可引起窦房结的抑制,导致心律失常、休克,心功能不全患者或联用心脏毒性较大的靶向药物,如拉帕替尼等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5 高龄(>65岁)、血液系统疾病史、视网膜疾病史、听力障碍病史、精神疾病史、皮肤病史、慢性肝肾病终末期患者是发生严重毒性反应的高危人群。
综上所述,长期口服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的肝功能、心功能正常的非高龄(>65岁)患者,应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后谨慎使用磷酸氯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