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病毒疫情下,肿瘤患者的化疗何去何从?

2020-05-16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王洁王志杰

抗癌之窗 2020年1期
关键词:癌症化疗病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王洁 王志杰

肿瘤患者本就免疫功能低下,而化疗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更可能雪上加霜,导致其免疫力进一步降低,使化疗患者成为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医院属于人群相对聚集的区域,人群流动性较大。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推迟化疗时间或者改为口服化疗药物。尤其对处于术后辅助化疗或维持化疗阶段的患者,建议适当延长化疗周期间隔时间。

疫情期间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较强,而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较为低下。因此,无论是否处于化疗期间,均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做好个人防护、隔离。

如:勤洗手、室内开窗通风消毒、尽可能有独处的空间;如果必须出门则要戴口罩,避免受凉感冒等。如果患者与家属共同居住,尤其对于需要外出工作或有“感冒”“发热”症状的家属,应尽可能减少甚至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必要时在家里也请戴口罩,用含氯的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的消毒液清洁经常触摸的家具,不共用餐具、毛巾和共食饭菜等。

对于有疫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需要居家隔离的家属,隔离期内请避免和肿瘤患者同住,如果条件不允许,应为肿瘤患者保留独立空间,并开窗通风;如果患者和家属都已经在居家隔离,请参照中国疾控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指南。

疫情期间出现症状该怎么办?

如果患者化疗后或居家期间出现感染并发症,如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首先应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因此,患者必须就近到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在排除病毒感染后,再找专科医生处理。

如果出现非感染相关症状,如乏力、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建议与主管医生联系,进行就医指导,或就近到医院专科门诊处理。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疼痛等可能的肿瘤相关症状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同时与主管医生联系指导后续处理。

疫情期间如何查血和影像学检查?

对于化疗期间的恶性肿瘤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甚至一些反映毒性的血液指标是必要的。如果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或肝肾毒性,风险很高,因此,即便在疫情期间,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仍然要引起重视!但由于疫情,建议患者就近到人群密度较小的社区服务中心或一、二级医院进行检查,若出现明显异常,需就近医院处理并与主管医生联系指导治疗。

CT、核磁共振成像、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若非必须或疫情相关,在不影响日常诊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推迟检查时间。

如果必须出门怎么办?

如果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必须要去医院就诊,需仔细了解当地卫生部门公布的设有发热门诊的单位,尽量避免到这些单位的门诊。应采用就近处理的原则,并且提前联系就诊医院,或看医院的公告。在出门后,应该注意以下事宜:

①注意保暖,出门要全程佩戴N95或外科口罩。

② 尽可能乘坐私家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③除检查和治疗外,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④ 注意手的卫生消毒。

⑤ 保持良好心态就医,相互尊重。

⑥ 从医院回家后,请换衣服,正确处理口罩,正确洗手,最好进行全身淋浴。

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肿瘤》上的关于中国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调查数据显示,癌症患者感染率高于中国的总体癌症发生率(1.3%比0.3%),癌症患者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38.9%比7.9%),该数据的研究者建议在疾病流行地区,对于处于稳定期的癌症患者,应考虑推迟化疗或择期手术,加强个人防护,若感染新冠病毒,尤其老年人或有合并症的患者,应加强监测或治疗,优先处理。基于此,建议肿瘤患者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到医院就诊的频率,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猜你喜欢

癌症化疗病毒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病毒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感冒病毒大作战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癌症“偏爱”那些人?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