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价值

2020-05-16朱自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免疫科风湿病程

朱自琼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免疫科,云南 开远)

关键字:个性化护理;风湿免疫科;负性情绪;应用价值

0 引言

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是各类患有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从我国的医学发展现状来看,风湿免疫科为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一些规模小、等级低的医院还没有设立独立的风湿免疫科室[1]。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类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等。此类疾病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较大的困扰。很多患者受到病情的影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的心理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影响康复进程[2]。为此,加强对风湿免疫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对风湿免疫科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取得显著效果,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4 月至2019 年8 月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被明确诊断为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共计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两个组:(1)研究组共有患者40 例,其中男性患者人数共为18 例,女性患者共为22 例,年龄区间为22-73 岁,平均年龄为(48.10±4.11)岁;病程最长的患者为5 年,病程最短的患者为3 个月,平均病程值为(2.48±0.57)年;疾病类型:脊柱关节炎患者共有18 例,骨关节炎患者共有10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有7 例,痛风患者共有5 例。(2)对照组共有患者40 例,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均为20 例,年龄最大的为72 岁,最小的为23 岁,平均年龄为(47.53±4.08)岁;病程最长的患者为6 年,病程最短为3 个月,平均病程(2.54±0.62)年;疾病类型:脊柱关节炎患者19 例,骨关节炎患者9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例,痛风患者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十分均衡,有良好的对照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如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利用和患者接触的机会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等[3]。在以上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内容如下:

1.2.1 加强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通过口头讲解、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使用多媒体视频、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途径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风湿免疫类疾病知识、治疗知识、饮食知识等多方面的健康教育,并了解患者的个体化知识需求,提供个性化宣教[4]。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对其进行开导,鼓励患者正视自身的疾病,进行内心想法、感受的倾诉。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顾虑等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并付诸实践,使患者可以尽快摆脱负性情绪,保持积极心态,提升遵医行为[5]。

1.2.3 疾病护理

风湿免疫类疾病患者临床常有关节僵硬症状,对于急性期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指导其多卧床休息,并遵医嘱对患者实施温水浴、按摩等关节护理操作[6]。夜间做好患者关节的保暖工作。指导患者根据病情适当进行关节活动,防止关节僵硬症状加重。嘱患者养成每天温水擦洗关节的习惯。

1.2.4 疼痛护理

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价,1-3 分为轻度疼痛,可以通过热敷、按摩或是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10 分)患者在以上基础上分别给予弱阿片类药物、强阿片类药物。

1.2.5 药物护理

遵医嘱给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镇痛药等抗风湿免疫类疾病的药物。对静脉输液患者,为减轻血管损伤,保障患者依从性,可使用静脉留置针、约束带等,对口服用药患者,用药前告知各类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等,并给患者使用胃黏膜保护剂。用药期间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当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半个月的护理干预,在护理研究开展前后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学处理工具使用SPSS18.0 软件,其中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s),检验方式为t 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检验方式为χ2检验,P<0.05 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的组间差异均很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案之后,两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研究组患者的以上两项评分均得到更大幅度的下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护理效果更优。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对比

注:相比于治疗前,*P<0.05;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例数(n) SAS 评分 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0 51.97±6.41 35.64±3.89*# 52.18±6.54 33.65±3.47*#对照组 40 52.09±6.53 42.23±4.18* 52.34±5.46 40.22±4.87*

3 讨论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因复杂,发病可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居住和工作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等等[7]。临床上常采取西医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措施。但是随着使用药物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会增加,使患者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受到不良影响,同时也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很多患者因此产生较大的负性情绪。而本研究通过对风湿免疫科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法,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疾病护理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8]。结果表明,接受个性化护理的患者,其不良心理情绪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该研究结果与其它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一致,这说明对此类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免疫科风湿病程
全科住院医师在风湿免疫科轮转时带教模式的探讨
能级进阶模式下风湿免疫科护士分层次培训管理实践的效果
牙痛、烂牙需要看“风湿免疫科”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重庆市成立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