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饮食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机体状态的改善作用探讨

2020-05-16李圣叶李德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外周血肺结核维生素

李圣叶,李德杰

(山东省平度市呼吸病防治所,山东 平度)

0 引言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引起肺结核的原因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会在患病后引起患者产生多种症状[1]。我国的肺结核患者数量较多,无论是人数还是发病率都处于世界前列,通过对疾病的发病率统计能够看到,近年来肺结核的患病率逐渐上升。作为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一种,患者经常会因为疾病的原因出现食欲不振或是营养不良的症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因此需要在饮食方面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以保证治疗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50 例肺结核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强化饮食护理)与对照组(n=25,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6 例,平均年龄(33.69±5.2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2 例,平均年龄(32.21±2.33)岁,两组患者病程均在3 个月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包括入院指导、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与疾病有关的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在饮食方面并无特殊要求,均衡摄入各种营养食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点对饮食进行强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强化饮食护理方案,需要根据相关参数控制饮食摄入量。

首先是控制热量供给。合理安排热量主要应从三个角度进行,包括总量、比例以及来源。由于肺结核患者发病时有慢性发热特点,因此对应的需要每日供给的热量自然要高于常人,每天每千克摄入的热量应该在40-50 千卡[3]。热量分配上可以考虑采取正餐与辅餐结合的方式,正餐后的2h 添加辅助餐品。总热量中25%为蛋白质,55%为碳水化合物,20%为脂肪;其次是尽量补充优质蛋白。由于肺结核患者每日能量消耗较大,对应的需要分解大量的蛋白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采取在蛋白质中增加蛋白质的方式是保证患者每日充足能量的关键。肺结核患者每天每千克应该摄入1.5-2g 的优质蛋白,优质蛋白包括的类型有很多,包括鲜牛奶、鸡蛋、瘦肉以及其他蛋白质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尽量避免将这些优质蛋白与豆制品搭配[4];第三是增加钙含量的摄入。肺结核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体内的钙化灶形成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体内的游离钙离子逐渐丢失,因此相较于正常人患者的钙需求量要大的多。钙含量较多的事物包括牛奶、海带以及紫菜等,同时牛奶又属于优质蛋白质,因此患者每天早晚都可以摄取250g 左右的牛奶[5]。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新鲜蔬菜进食时应该尽量避免菠菜的摄入。因此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在进入到人体后可能会影响患者对钙的吸收,反而不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第四是加强维生素摄入。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应该保证摄入水果与蔬菜的多样性,长期单一进食某种水果或蔬菜反而会影响患者对其他营养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每天进食不同的水果泥蔬菜的量应该大于500g,平时还要增加维生素补剂的摄入量,但要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补充;第五是注意食疗对于治疗的重要性。肺结核患者在进行日常治疗的同时,也可以配合食疗以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6]。例如可以喝一些冰糖百合汤或是白萝卜藕汁等。对于有上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也可以适当喝一些冰糖银耳汤,或者经常吃一些大蒜炒肉以及对治疗肺结核相关病症有良好效果的食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外周血指标进行比较。营养状况评分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价法,满分30 分,<17 分对应营养不良,17-24 分对应潜在营养不良,>24 分对应营养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状况

观察组中营养不良1 例,潜在营养不良4 例,营养正常20 例;对照组中营养不良6 例,潜在营养不良9 例,营养正常10 例。两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外周血指标比较

从统计结果来看,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二者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数值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外周血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外周血指标比较

组别 钙离子 维生素A 维生素B12 维生素C 维生素D 维生素E对照组(n=25) 2.01±0.14 0.34±0.02 123.68±17.29 29.34±7.29 63.18±11.34 17.23±3.61观察组(n=25) 2.54±0.21 0.47±0.08 146.24±20.17 38.51±8.58 79.16±14.24 30.29±5.78 t 2.754 2.936 3.241 3.453 3.974 3.82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结核给人们的身体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同时也会引起患者产生多种症状,例如咯血、胸痛以及咳痰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临床症状[7]。肺结核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治疗失败的概率非常大,同时也会增大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随着医疗条件的提升,治疗肺结核的医疗技术也在逐渐更新,使得肺结核的致死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来看其治疗依然有着治疗周期长、容易复发等缺点。另外在经过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因为疾病的原因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这也是影响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另外由于患者在疾病治疗前需要接受化疗,对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者的整体依从性并不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以及身体健康的恢复,会因为大量的化疗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因此对于目前的肺结核治疗来说,应该将强化饮食护理作为保证护理效果的重要基础[8]。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患者实施强化饮食护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机体状态,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外周血肺结核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