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对于提高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临床效果的影响及分析

2020-05-16张志鸿李正芬陈齐吴佳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组间心电图心肌梗死

张志鸿,李正芬,陈齐,吴佳奇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0 引言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急诊科急危重病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类型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且病情重等特点,临床病死率较高[1],因此,及早救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探讨分析将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应用于救治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后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的临床救治资料53 例为本院2018 年10 月至2019年10 月救治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所采用的急诊救治流程不同,分为常规救治组(n=23)与优质救治组(n=30)。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如下表1 所示,组间资料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

1.2 救治方法

常规救治组给予患者在救治期间行常规急诊救治流程实施救治,优质救治组给予患者在救治期间行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实施救治。

常规救治组主要措施[2]:①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安排救护车及救护人员直达需救护现场;②接患者至救护车上后,立即给予其实施基础急救措施;③患者入院后,给予其相关检查,并据检查结果,制定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

优质救治组主要措施:一是成立优化急诊救治小组[3]。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担任,成员均为工作经验超过5 年,且具有较强执行能力及责任的医务人员组成。二是实施院前急救措施[4]。①急救人员需在接诊3-5min 内,将所有急救器械及物品准备好,并出发前往现场,同时,以电话方式指导患者或家属先行自救措施。②到达现场后,视情况为患者体位快速调整。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吸氧等基础急救措施。③10min 内,完成心梗三联(TnI、MYO、CK-MB)检测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并通过微信即时传回胸痛中心,经心内科医师远程会诊。三是实施院内急救措施[5]。①接到患者后,需在1min 内初步判断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生命体征等情况。②到达医院后,立即开放绿色通道,直接将患者护送至抢救室。③在抢救室内,不必等医嘱,即可实施心电图检查,并依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实施有针对性的救治措施。④若患者初步被诊断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症,则需立即进行由心内科医师介入的会诊,以确保救治措施准确。四是优化交接流程措施[6]。①接到急诊通知5min 内,心内科资质较高医师介入会诊,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24h 值班导管室系统启动后,急诊医师需在接到通知15 min 内完成导管室各项准备工作。②安排心内科资质较高医师24 h 值班。③急诊护士与介入中心护士完成术前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

(1)观察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情况。主要指标有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心电图-导管室时间、住院时间。

(2)观察评价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情况。主要指标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评价所需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若经检验,组间对比结果P<0.05,则表明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情况对比,见下表2 所示,两种救治方式均对患者临床症状产生积极影响,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存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急诊救治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分诊评估时间(min) 心电图时间(min) 心电图-导管室时间(min) 住院时间(d)常规救治组 23 2.32±0.19 7.43±1.61 29.22±3.52 13.49±2.87优质救治组 30 0.94±0.15 4.03±0.79 11.57±2.11 7.09±1.47 t 40.712 10.381 23.697 34.55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对比,见下表3 所示,两组患者急诊救治均取得一定成效,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存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情况对比[n(%)]

3 讨论

经以上分析可知,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症具有发病急,且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导致患者病死率较高,因此,缩短患者发病与接受救治时间,对于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本次探究分析中,实施优化急诊救治流程救治结果表明,针对患者所实施各项救治时间均大大缩短,且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病死的发生率。结果提示,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对于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7]。

综上所述,将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应用于救治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救治效果,较之于常规急诊救治流程,该急诊救治流程安全性更高,且对于有效缩短救治患者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促其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救治意义[8]。

猜你喜欢

组间心电图心肌梗死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CMR 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思考心电图之174》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