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及方法

2020-05-16雷晓立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城第三中学

灌篮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素质教育理念

雷晓立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城第三中学

随着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的迁移,在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依旧是两种教育模式共存的状况,所以教师需要采取积极策略,重视学生素质培养,摆脱传统应试理念的束缚,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先厘清当前数学教学不足之处,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转变当前不理想的教学现状,有效开展素质教育。

一、初中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现状

(一)学生学习现状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且又重视基础知识积累的课程,导致很多学生误认为数学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新知识时,总是无法快速跟上教师的节奏,在课堂中回答问题也不够积极,自身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普遍比较低,在学习时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造成很多学生存在盲目学习的状况。此外,很多学生运用的学习方法功利性比较强,多数是以刷题来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加之被动学习是常见的事情,这样一来,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时动机不佳、习惯不良、方法不当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现状

初中生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作为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每个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依旧是以传统方法为主要教学手段,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很少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研发,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提升学生成绩上。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便有所忽视,无法走进学生心理,也不利于师生有效交流,只是简单的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关系,对学生讲授知识时,也很少重视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虽然可以培育出学霸,但是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比较低,无法满足初中数学素质教育的需求和要求。

二、初中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适龄青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已经逐步解决,“上好学”成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问题,只有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才能推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发展,进而实现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的目的,加之当今国际形势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成了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尽早抢占科技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夺得先机,如果一味地采取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反之素质教育不仅符合中国新时代发展,还可以通过强教、兴学,为社会、国家打造一大批一流人才。

(二)推动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

一直以来,很多初中生觉得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比较低,很少会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探究欲望日益降低,自身知识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素质教育策略下,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调整课堂结构、优化课后作业,可以从各方面渗透素质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时会主动探究知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度与日俱增,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再强调唯分数论,而是让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心理、生理、智力、道德、审美、体育、社交等多个方面同时获得发展,单独地突出某一方面的教育,会使学生出现偏科、不均衡发展,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更倾向于语文、地理等学科,通过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学习理念,真正领悟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生活用途,教师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还可以通过德育实现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数学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及方法

(一)革新教育观念,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理念,首先需要打破固有的传统教学形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将课堂主导权转移到学生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德育知识的渗透,传播学生生活本领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让学生既获取丰富的知识,又能实现自身思想和身心的发展,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教师需要尊重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掌握水平不同,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素质观,为学生创造优良学习氛围,仔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实现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只有对每个学生“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跟随教师的脚步去思考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

(二)重视沟通艺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沟通艺术,多用激励、表扬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回答问题比较积极时,教师可以说“你是今天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学生,老师太喜欢你了!”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或者发现多种解题思路,教师可以鼓励“你太厉害了!居然可以想出这么妙的解题思路。”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则可以说“你确定吗?要不要再想想呢?”这样既不会伤害学生咨询,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通过语言艺术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下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另外,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与学生交流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相互尊重和信任,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将师生对立关系转变为友谊关系,随着师生情感交流的强化,学生对数学教师素质教育工作的配合度将会大大提升。

(三)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现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拓展思维教学模式,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加之初中数学知识难度较高,在解决数学知识时很难找到切入点,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实现思维能力的拓展。例如在学习“旋转”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与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通过线条、文字、符号、数字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展现出来,既培养了学生学习思维,又实现了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如图1所示:

图1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思维导图运用在课后自主复习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框架构架,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脉络梳理,对重难点知识逐一击破,厘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概念体系,强化学习成效。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传统板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素质学习需求,单调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教师应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创造信息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微课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课前课后学习模式,提高学生预习能力和复习成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翻转课堂,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转换传统教学中师生对立关系,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视频教学、微课程资源、线上教学等新型现代化信息教学模式,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策略和方法,有效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了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教师可以将当前常用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分类,挖掘它们的应用价值,将它们分别运用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实现学生预习能力、课堂学习能力、课后复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如图2所示:

图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教育对数学课堂的束缚,打破传统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桎梏,在多样化教学模式辅助下,开拓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遗余力探索素质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素质人才,进一步实现教育兴国、人才强国。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素质教育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的思考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