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20-05-16李娜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白乐镇中心学校

灌篮 2020年36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文小学生

李娜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白乐镇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阅读课最主要的就是读,它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那一个。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阅读量,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引领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在缓慢的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它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授一些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阅读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渴望阅读、喜欢阅读、享受阅读。

一、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阅读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非常有益的。且带来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学生可以激发自我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感受到语文阅读中深藏的乐趣,从而深入语文阅读的思考中,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阅读内容,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史,这将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充分发挥出了素质教育的良好作用。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语文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形成上述能力非常重要,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后续的深层次学习,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主动阅读。在组织各种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大脑,引领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课前着重注意阅读课的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良好的课前导入是教学成功的一大重要前提。生动有趣的课前介绍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教师在阅读教学须提前设计一些问题,学生带着目的进入阅读,使阅读更加高效、快捷。教师应该根据阅读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课前介绍方法。例如,小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可以通过讲故事来介绍阅读内容,起起落落的故事情节对小学生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可以更好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小学生在课堂中跑神,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还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例如,你觉得这个话题怎么样?这个话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你看到这个话题会联想到什么?通过这些问题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在找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或者,在讲解小动物课文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童话或寓言开始,缩短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学习材料,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学生阅读学习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着重注意阅读课的课前导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发言和思考,自觉参与阅读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

(二)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营造阅读氛围

小学语文课程包含了大量与阅读相关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营造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能够使学生长时间集中精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包围下,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以很快融入阅读学习环境中,深刻体验阅读乐趣,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师编写《小学语文人教版》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童年的记忆,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院子里盛开桂花的场景,并将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解读,让学生们理解作家与桂花之间形成的感情。同时,慢节奏的音乐也烘托了气氛,让学生们更加沉浸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借助先进的三维表达技术,可以展现课文所描述的杭州山坡上的桂花情况,给学生一种别样的风景感。显然,在这种阅读教学方法的帮助下,学生的阅读热情可以得到激发。又或者,在讲解一篇名为《美丽的绍兴安陵》的课文时,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可以使学生在深刻感受祖国自然之美、欣赏美好事物的过程中,了解语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知能力[3]。

(三)积极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完成课程资源整合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阅读课结束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语文教师应根据相关阅读内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情况,积极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获得新的阅读经验和更多的课外知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了《小学语文人教版》的内容后,为了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并向学生推荐著名的历史书,如《中国史》等,让学生们仔细阅读著名的历史故事,了解古代圣人的智慧和思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比赛、作文比赛、优秀作品欣赏、阅读比赛、举办戏剧和绘画表演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交流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广泛阅读。教师应通过标准化的课程内容拓展课外阅读内容,扩展的形式不仅是书籍,还有网站或电子书。通过个人选择和推荐,教师给学生课后及时锻炼阅读能力的机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学习情况,教师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推荐书,选择更适合学生的书,培养学生们的个性,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量和词汇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校园内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的阅读发展过程更加丰富多彩[4]。

三、结语

兴趣引导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理想的模式,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应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教学目标,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要结合科学的、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技术,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阅读教学的兴趣和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阅读学习,学生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对语文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启蒙时期,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佳阶段。在此期间,小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能力,为学生的阅读教学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文小学生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