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近大考食欲差 掌握方法善调理

2020-05-15木子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有助健脾穴位

木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试季,高考马上到,中考也不远了。每年在这一紧要关头,都会有不少考生出现紧张、失眠、头痛、胃口差的情况,程度虽有不同,但状况大同小异,临床上将之统称为“考试综合征”。

考生可尝试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按摩来缓解考试前和考试期间的紧张情绪。

摩腹:双手掌心贴腹,顺时针摩腹3分钟,以透热为度。腹部按摩推拿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肝、脾和相关经脉,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养心健脾、疏肝解郁的作用。

按揉四个穴位:用三指按揉下述穴位,每个穴位2分钟,以酸胀为度。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可安神定志、活血祛瘀。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可健脾养胃、运化气血。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可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不过,症状明显者最好还是到医院找专业医生诊疗。在应对失眠方面,中医可通过针刺、穴位贴敷、耳穴等方法帮助考生缓解失眠症状;对胃口差的考生,可尝试穴位贴敷、耳穴等方法,帮助调整脾胃、促进消化吸收。

端午过后,气温攀升,湿热加重,这种天气对于即将参加高考、中考的学子们来说实在“不够意思”。从中医的角度而言,湿热天脾胃运化功能易受阻滞,使胃液分泌受影响,加上有些考生考前紧张等,容易没胃口、吃得少。在这个紧要关头,作为“后勤部长”的父母关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孩子有胃口、吃好点,为高强度的考试提供充足的营养。

家长其实也不必太过紧张,考前和考试期间准备的食物应以日常常吃和易消化的为主,宜清淡、多样化,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可适当食用姜、葱、蒜、醋,帮助杀菌防病、健脾开胃。同时,结合这个时节湿热加重的特点,饮食调养宜适当选用一些食物助除湿,如薏仁有助健脾利湿、补肺清热;丝瓜、木瓜可以通络去湿;马齿苋可助去肠胃湿邪;竹叶、荷叶、西瓜翠衣(西瓜皮绿色部分)等煮水可助解暑利湿。此外,多吃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莲子、百合等苦味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助清暑热。

另外,湿热季节很适宜病菌和霉菌生长,易诱发急性肠胃炎和食物中毒,无论在家还是外出饮食都应注意卫生,尽量不吃隔夜饭,路边摊小吃不干净的食物更要慎吃。莫贪喝浓茶、咖啡、可乐以及冰镇饮料;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最好放至其温度回升或加热后再吃。以下几道祛湿食疗汤水,家长可视情况适当煲给孩子喝。

健脾祛湿汤:五指毛桃30克,淮山(干品)10克,薏苡仁30克,土茯苓10克,猪横脷300克,清水适量。五指毛桃、淮山、土茯苓、薏苡仁、豬横脷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饮用。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五指毛桃草龟祛湿汤:草龟500克,猪肉200克,五指毛桃60克,新鲜土茯苓250克,红枣6颗。把草龟、猪肉、五指毛桃、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4个小时即可。有助健脾、清热、祛湿。

三花化湿汤: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除了按摩和饮食外,运动也有助于考生们调整身心状态。每天在复习之余适当运动放松,劳逸结合更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能有效转移注意力。建议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骑单车等有氧运动,一次30~40分钟左右,速度不宜过快。

对于长期处于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有氧运动更有益于大脑的调整,减轻紧张度,提高学习质量。不过,考试前或考试期间不宜做太激烈的运动,更要避免对抗运动可能带来的意外伤害影响到身体状态。

编辑:陌漓  yangsheng_moli@sina.com

猜你喜欢

有助健脾穴位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撞树养生不可靠
健脾中成药 应该怎么选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
引一斛清泉 注教育方田
脾虚可用三芽茶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美术教学
充分发挥四个“有助”的作用
健脾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