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士钟南山:我继承了父母的骨气与悲悯

2020-05-15东海

侨园 2020年3期
关键词:钟南山武汉疫情

东海

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钟南山院士再度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人物,其一举一动被人们视作判断疫情的风向标。2003年“非典”肆虐时,他凭借专业知识和斗士精神,勇敢揭露真相,并领军打赢了那场不见硝烟的战役!2013年两会,他提出了“到底是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的质疑,呼吁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如今新冠病毒暴发,他建议大家“不要前往武汉”,而84岁高龄的他却冲到武汉疫情第一线,给全国人民吃下定心丸。这位医界传奇人物背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家庭故事?

勇气担当,缘于父亲“讲真话”的教诲

钟南山这个名字第一次被国人记住,是因为17年前的那场“非典”。若没有他,当年的“抗非”结果可能要改写。

2002年11月,广东佛山出现第一例“非典”病人。随后,这个可怕的疾病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成千上万人感染却无药可医。医学专家们拼命想办法,遗憾的是很多专家的思路误入歧途。

随后有业界权威宣称“病原基本可确定为衣原体”,并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媒体也对此大量报道,并没有人发现这是一个错误方向。如果执行该治疗方案,不知“非典”还要带走多少生命。这时,广州医学院附一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钟南山站出来坚决反对。因为他试过很多次,抗生素对“非典”患者根本无效。于是他顶住压力,大声疾呼:“病原不是衣原体,不能使用抗生素。”

挑战北京方面的业界权威,推翻同行言论,钟南山的“耿直”发言令身边人担忧。他却笃定地说:“这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事关无数病人的生死!”

“非典”最凶时,钟南山又大义凛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来。”没有人如此要求钟南山,是他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意有此担当。其间,64岁的他曾经连续工作38个小时,最后察完病房走出来时,他感到天旋地转,因过度劳累而病倒。钟南山发烧、乏力,甚至出现了肺炎。但他自己观察体会觉得不是“非典”,就把自己隔离在家,在门框上钉一枚钉子挂水。几天后症状消失,他立刻回到医院,继续投入战斗。

2003年4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官员在会上宣称“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尽管钟南山会前已经被告知“不要讲太多”,但他还是忍不住开口反对:“根本就没有控制!目前病原都还没搞清楚,你怎么控制它?”当时疫情在全国蔓延,钟南山供职的研究所里已经倒下了20名医生。外媒记者听了他的话很震惊,当即提问:“那么,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没有!”钟南山的直言引来全国哗然。很快,卫生部和北京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被撤换,中国“抗非”战役打开了新局面。

随后,钟南山通过翔实的研究,最先摸出了“非典”的基本真相——“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很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真正病原”!4天后,这一结果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确认。他的坚持,让医者在非典防治中没有走更多的弯路。钟南山团队提出的有效救治方法,也成为中国SARS诊治指南的基础,大大提高了非典的治愈率。

钟南山不傻,他知道自己在高官和中外媒体面前仗义执言意味着什么。但他更坚信“真话和真药一样重要”。父亲曾告诫钟南山,无论在何种境遇之下,做人都要诚实,要有骨气,这句话对他影响至深。“灾难面前,不能扯淡。”钟南山始终坚守着科学家应有的良知和勇气。

妙手仁心,继承了母亲的自尊和悲悯

1936年,钟南山生于南京一个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享誉全球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1937年冬,南京沦陷前夕,钟世藩带着一家老小随国民政府西迁的二十余万人前往贵阳。当时钟南山尚不满一岁,行程十分辛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

新中国成立后,廖月琴成为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这位有着良好素养和强烈自尊的母亲,除了热爱医术,还博览群书。她常常陪着两个可爱的孩子玩耍,给他们讲书里的精彩人物,讲医院里感人的、有趣的故事,希望一双子女能够从中体会到人生百味。

钟南山强烈的自尊心,同情弱者、乐于助人的善良品格,便是从母亲那儿继承过来的。“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逃学,成绩很差,还留过两次级。记得五年级时有一次考试,我偶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妈妈很高兴,她对我说:“南山,原来你加把劲儿还是很棒的啊!”母亲的赞美让钟南山赢得了自尊和自信,从此他开始认真读书。

1955年,钟南山考取北京医学院。当时,一个高中同学考上了北大,却没钱买火车票,就找到钟南山借钱。他把此事告诉了母亲,廖月琴轻叹说,家里准备给他去北京的钱勉强凑够,实在没有办法。但就在钟南山即将赴京的前几天,母亲却递给他20块钱,说:“把这些钱拿给你那位同学吧。”那时的2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文革”时期,钟南山的父亲被打成“反动权威”,56岁的廖月琴也在这场劫难中不幸去世。钟南山说:“她走得太早了。但妈妈生前的一点一滴我都不会忘记。如果说在治学严谨和敢医敢言上,我是受父亲的影响,那么我对人的同情心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

1979年,43岁的钟南山已是广東省第四人民医院的名医,这时他被公派到英国,开始为期两年的进修。为节省经费,他选择的交通工具是火车。但在英国,中国医生的资格不被承认,钟南山只能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察房和参观实验。导师只允许他待8个月,想提前赶走钟南山。

“我一定要争口气。”钟南山在留学日记中写道。他从自己身上抽血,做了近三十次各式各样的医学试验;为了研究“吸烟(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的课题,他猛吸一氧化碳,冒着生命危险让自己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22%,相当于一个人连抽六十多支香烟!

最终,他不仅证实了导师的演算公式,还发现了其推导的不完整性。事后,导师告诉钟南山:你想待多久都可以。

2003年“非典”之后,钟南山在坚持业务研究之余还不时发声,每一次都大快人心。他质疑新药上市不规范:“我临床45年,有的药我都叫不出名字,这么多新药是怎么出来的?同一种药能有几十个名字,往往是一个药品改个名,摇身一变就成了新药,身价立刻飙升。这些批号是怎么拿到的?这些问题到底谁来把关?”

他看不惯有些人空谈,在两会上开怼:“现在大家的发言,8分钟是肯定和表扬,2分钟是自我表扬,最后一分钟提点问题,而且还鼓掌,我一直想,鼓什么掌呢?”

2013年两会,他提出了“到底是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的质疑,呼吁在全国开展PM2.5监测,因为灰霾与肺癌有极大的关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PM2.5为何物……

面对压力,他仍坚持做一个不要乖乖听话、但求无愧于心的医者。因为“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

国士无双,84岁武汉“逆行者”的泪

工作中,钟南山稳如泰山,一丝不苟;生活中,他却活跃好动,是个体育达人。他从小热爱运动,篮球、羽毛球、健身、跑步样样精通,参加工作六十多年来,钟老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体育运动还让他收获了一段美满的婚姻。

大学时期的钟南山多才多艺,曾作为运动员备战全国运动会。在这期间,他和中国女篮的广东籍球星李少芬相识了。两人惊喜地发现,家中长辈居然还是同事!别样的缘分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1963年,他们终于举行了简朴的婚礼。1966年,李少芬为了照顾家人和公婆离开国家队,回到广东继续从事篮球事业。此后两个人相互鼓劲,一起成长。在钟南山的影响下,李少芬竟然自学了好几门医学课程!

他们的女儿钟帷月遗传了父母的运动天赋,是一名出色的游泳运动员,还曾打破世界纪录。儿子钟惟德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泌尿外科专家,在医学领域小有成就。

“如果下一次SARS来临,我们有信心第一时间完成诊断。”2018年9月的一天,钟南山在广州举行的一场国际论坛上如是说。

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已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呼吁大家“尽量不要前往武汉”。1月18日傍晚,他却再一次披挂上阵,义无反顾赶往武汉疫情最前线。

正是他,第一次对外披露了有武汉医生受到感染,病毒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的迹象。随后,才有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如果当时再犹豫、再迟疑,后果更不堪设想……

17年前,钟南山在非典期间的贡献人们有目共睹。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人们判断疫情的风向标。人们相信钟老,因为他既有专业水平,也敢说真话。今年春节,大家都宅在家为国“坐”出贡献。网友们表示:“等钟老先生说动才能动!”他四处奔忙的苍老身影,给全国人民吃下了定心丸。

通过媒体的报道大家不难发现,钟院士最近憔悴了很多。尤其在1月28日,他面对新华社记者的镜头,哽咽着說出“武汉本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次定能渡过难关”时,泪光中流露出的悲悯让人敬重,更让人心痛!“毕竟是八旬高龄了,钟老您要多保重身体啊!”网友留言称。

灾难之下最见人性。有钟南山这样的民族脊梁,于危难中挺身而出,奋勇向前,替我们负重前行,是全体中国人的幸运!

《人民日报》微博这样评价他: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愿疫情早日过去,钟老寿比南山!愿南山之外,还有南山。

猜你喜欢

钟南山武汉疫情
最美的等待
钟南山:做诚实的孩子
疫情中的我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钟南山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武汉加油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