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树铭与他的《祈福》

2020-05-15孙大光

侨园 2020年3期
关键词:集邮祈福大连市

孙大光

中国的篆刻历史悠久,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篆刻也是中国非遗文化,作品以书法、章法、刀法为主。

大连市书画家、篆刻家张树铭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精心选择中华瑰宝寿山石,采取治印冲刀法与切刀法并用,创作出典雅而有神韵的篆刻作品《祈福》。《祈福》的创意是:祈福武汉,祈福中国,众志成城,国泰民安!印章上的4个圆点则代表四面八方,心则诚,诚则灵,灵则通,通则圆满,圆满结缘也。作品有笔势、笔意、笔趣,节奏起伏变化,魅力倍增。印痕古意隽永,出神入化,个性凸显,别开生面,彰显功力,具有品鉴和收藏价值。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初这枚印章的寓意是祈福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早日归来,可印章完成后竟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张树铭时刻关注这场抗击疫情的非凡战斗,经过精心构思和投入,用心完成的《祈福》被《侨园》杂志、《启航》杂志、《香道》杂志、《品牌世界画刊》、《一带一路》杂志、《中国残疾人集邮》杂志、《现代商会》杂志、《时代书画报》、《集邮报》、《老友时代报》、搜狐新闻、中国交通在线等二十多家媒体刊登发表,同时受到海内外华侨的广泛点赞。还在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大连统战、辽宁民革、大连民革、辽宁工商联等部门的网络平台刊登发表。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卞国胜,大连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于尔明、副主席方军,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丽荣,大连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程学忠、徐毅东,中国残疾人集邮联谊会会长李少华,《东北之窗》杂志社原总编辑袁世超,《大连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晓飞,大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赵强,大连市侨商联合会副秘书长吴峰涛,尼日利亚中国大连商会会长崔峰,侨商精英邱笑尘、李东一,著名爱心大使李光祥将军,著名篆刻家、大连大学研究生导师万瑞杰教授等人都称赞说:这方印注入了文化動力元素,为抗击疫情助力加油,寓意深远。旅居海外多年的著名学者、博士后祖洪飞说,看到张树铭篆刻的《祈福》好感动,因情生趣,因趣生象,备感亲切,有如回到自己的祖国。来自几十个省市以及日本、新西兰、尼日利亚、葡萄牙、韩国等华侨组织、集邮社团都赞赏这枚印章。大家为全球华人祈福平安。

张树铭系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大连印社社员、大连东泠印社理事等。

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张树铭的这枚《祈福》给大家以巨大的鼓舞,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张树铭还将《祈福》分别赠送给抗疫第一线的大连市关工委五老志愿者、大连市希望工程爱在蓝天下志愿队、大连市慈善总会志愿者、大连市集邮协会、大连市记者集邮协会、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大连市青泥街道、泡崖街道、星海湾街道社区工作者等。他还应邀在大连站前邮政支局、岭前邮政支局、甘井子邮政支局和武昌街邮政所、迎春街邮政所为集邮爱好者鈐印《祈福》,在现场许多集邮爱好者争相索取《祈福》并与张树铭合影留念。据悉,《祈福》还被一些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收藏。

张树铭表示:“在全民抗击疫情的重要时刻,我刻了这枚印章,也算为抗击疫情做了点贡献。”

多年来,张树铭勤学不辍,业绩斐然,作品被海内外艺术团体及多个国家、华侨和国际友人收藏。他曾应邀赴日本、斯里兰卡等国进行艺术交流,还多次为希望工程、文化扶贫、抗洪赈灾等重大活动捐献自己的书画精品和篆刻作品,受到各界的好评。

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考验着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张树铭以一枚《祈福》表露对抗疫英雄的赞许和祝福。

猜你喜欢

集邮祈福大连市
集邮,为校园文化点睛
半夜响起敲门声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拍马祈福
投币祈福不如感恩当下
大连市技师学院:挂牌大连市职工技能培训实训基地
为飞行祈福
大连会展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召开
爱好集邮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