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运动课程对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影响
2020-05-15马骋宇
马骋宇
【摘 要】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进入注意力水平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通过对参加感觉运动课程的儿童进行测查和数据分析发现,采用感觉统合训练与333学具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6—7岁儿童的注意稳定性水平。
【关键词】感觉运动课程;注意稳定性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活动的进行和维持。有关研究发现,注意力与学习成绩有显著正相关,远大于学习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而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一般在6—7岁进入高速发展期,15岁后趋于稳定。6—7岁正是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的阶段(幼小衔接阶段),由于幼儿园与小学存在许多差异,例如小学的课程有固定的教学时间,课程增多,课时增长,安排更为紧密,如果儿童的注意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就不能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因此,对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注意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成为家长、教师和学界都普遍关心的问题。
注意稳定是从时间的维度来衡量一个人注意程度好坏的指标。为此,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了感觉运动课程,通过“333点读操作课”训练儿童的注意稳定性,通过课程前后测数据对比的方式,研究提升幼小衔接阶段儿童注意稳定性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感觉运动课程的理论依据
有研究表明,注意力水平与感知觉运动的发展紧密相关,如果感觉和知觉失衡,所带来的刺激不相同,由此产生相互排斥、相互影响,个体获取信息的难度就会增加。而感知觉运动训练能提高个体对刺激的感知和认识,使个体获得的感知觉信息一致,更好地接收和处理信息。
现有的儿童注意稳定训练大多为体育活动训练,涵盖足球、排球、篮球、花样跳绳等多种训练方式。也有研究表明,注意力训练仪、围棋活动、走迷宫训练等非运动训练也能提高儿童的注意稳定性水平,但这类研究相对较少。Weinber&Gould认为,注意力集中是将注意集中在周围环境中与动作表现有关的线索上,并维持一段时间的能力。因为视觉和听觉是重要的感知信息传输通道,通过强化视觉、听觉的训练,可以使儿童的注意稳定性水平得到提高。感觉统合课程就非常注重视听训练,课程分为体育运动和点读操作两个部分,各进行1小时。以上的这些训练和研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33点读操作课”是指通过学习点读333学具操作方法,让儿童运用多感官来接收信息,即眼睛盯着字—嘴巴念出声—耳朵听指令—指令信息被接收和处理—根据指令进行333学具的操作。在333学具的帮助下,儿童对接收处理的信息做出一个及时的反馈,并能判断该信息是否正确。经过强化训练,儿童能够在学习时运用多种感官,注意力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在学习信息上,注意稳定性水平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本研究采用感觉统合训练与333学具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假定通过运动训练(定点拍球、跳绳、听动反应等)等大运动综合训练和333学具训练(点读、点数、听秒训练、猜几何体数量)等视听反应、点数训练,促进儿童注意力稳定性的发展。考虑到大多数研究的对象为学龄儿童,课程中的运动训练时长有所下调并穿插了适当的体育游戏。
二、感觉运动课程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被试从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选取124名6—7岁儿童,他们都在2019年夏季参加了感觉运动课程。
(二)研究材料及内容
该研究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前测、课程教学、后测。
本研究采用集体测验法,教师将测验材料发给学生,统一讲解测验方法,在课程实施前后进行视觉注意稳定性测验,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测验材料采用殷恒婵研发的注意力测试量表(注意稳定性分量表),对儿童的注意力稳定性进行测量。该注意力测量表经因子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儿童进行测试。前后测均采用同一份试题,研究者认为,测试间隔较久且题目不易记忆,练习效应影响较小。
课程教学内容为感觉统合训练和333学具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包括定点拍球、跳绳、听动反应等运动训练和掷沙包、老鼠偷米等体育游戏;333学具操作包括点读、点数、听秒、猜测几何体数量等提升儿童视觉、听觉注意和反应能力的训练。该课程推出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和完整的教学体系,完成整个课程需要4周。
三、感觉运动课程的研究结果及再思考
(一)儿童注意稳定性测试结果
根据注意力稳定性测试的结果显示:前测数据中,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2,平均数为6.21,标准差为5.19;后测数据中,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4,平均数为10.53,标准差为6;配对样本t检验为-0.37(<α=0.05)具有显著性。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本研究所采用的感觉运动课程将定点拍球、跳绳、听动反应等运动综合训练和利用333学具进行点读、点数、听秒、猜几何体数量等视听反应训练结合起来,可以显著地提高6—7儿童注意力稳定性水平。
(二)儿童注意稳定性发展的再思考
国内普遍认同注意是认知主体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心理活动或认知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合理分配。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重要的有意义的刺激,并要求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并且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根据过滤器理论,注意的选择机制被比喻为一个瓶颈或者是阀门,大量的外部信息,只有通过注意这个瓶颈才能被个体接收到,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选择一部分信息忽略其他信息。晚期选择模型认为,多个通道的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结构,但是对什么信息的输出有所侧重,一些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刺激会被优先从记忆中提取,进行加工,从而做出反应,过滤器的位置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
相较于幼儿园课程,感觉运动课程更强调视觉和听觉信息。教师会对儿童的正确行为给予正反馈,由此强化儿童的行为,使其把更多的认知资源分配到视觉和听觉信息上。如课程中“多人配合拍球”的运动项目要求:儿童两人一组,各自拍一个球;教师用哨声指导拍球的节奏,儿童边拍边数;当拍到第10次时,球不动,儿童调换位置继续拍球;儿童每拍10次球就交换一次,以此类推直至拍到100。在这个运动项目中,儿童既需要处理视觉信息,记录自己的拍球次数,也要处理听觉信息,跟着教师的节奏拍球。同样,在333学具操作中,儿童要根据教师的指令,对333学具进行操作,教师会强调“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这些信息输入通道,指导儿童将更多认知资源放在听觉、视觉信息上。能正确处理视觉、听觉信息的儿童往往课堂表现更好,教师对此给予正反馈就能强化儿童对视觉、听觉信息投入更多认知资源的行为。本次研究测试数据的结果基本上支持了研究者的构想,说明运动感觉课程显著促进了6—7岁儿童注意力稳定性发展,是可行的。
当然这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此次实验缺乏对照组,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年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注意穩定性不只是表现在对听觉、视觉信息的长久注意,还包括哪些方面;在提示实验训练的措施和实验设计安排上也有待改进。更重要的是,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研究仅测试的是儿童在参与为期4周的感觉运动课程前后的注意稳定性水平,时间较短,无法确定这种提升是长期有效的,需要通过追踪研究,继续探索感觉运动课程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灵聪.小学生注意稳定的初步探究[J].心理科学,1996(16).
[2]刘春荣.足球活动对4—5岁幼儿注意力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3]倪琦.不同持续时间篮球与花样跳绳组合运动对儿童注意品质及学业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大视野,2018(8).
[4]黄艳清.走迷宫训练对4—6岁儿童注意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5]徐平.围棋活动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2).
[6] 殷恒婵.青少年注意力测验与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51-53.
(浙江省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3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