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媒体使命 彰显责任担当 服务抗疫大局
——主流媒体抗疫报道以回应关切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

2020-05-15

中国记者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疫舆论防疫

内容提要 以此次抗疫为例,本文将理念探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指出面对突发疫情,主流媒体要完善信息公开、优化舆论引导,既要坚持正面报道、强化决胜信心,也要监督问题解决、回应社会关切,切实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此外,作者也分析了如何立足融合传播平台,讲好抗疫故事、编织情感纽带,为抗疫大局营造强信心、聚民心的良好氛围。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牵动亿万人心、引发全球关注。经过近三个月的抗疫努力,3月19日,我国首次实现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零报告。当前,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另一方面,国际疫情的快速蔓延也使国内输入性风险不断增加,疫情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回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主流媒体充分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完善信息发布、优化舆论引导,深入宣传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汇聚同心同德、凝聚强大力量,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重要贡献。

一、完善信息公开,筑起科学防线

当前,我国媒介化社会进入了更高层级的发展阶段[1],一方面,信息渠道日益增多,百姓的社会参与意识空前增长,另一方面,舆论场纷繁复杂,更易出现信息失序。因此,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流媒体要完善信息公开、抢占舆论高点,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为防疫抗疫注入“强心剂”。

(一)快速权威,规范信息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要求,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在此次抗疫报道中,主流媒体的主动作为,化解了信息矛盾、平衡了社会心态,助力了抗疫大局。

其一是迅速。疫情当下,时间就是生命。主流媒体闻令而动,立即启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1月22日,新华社在武汉成立前方报道指挥部,集结90多人报道力量,奋战湖北防控一线[2];1月26日起,央视推出《战疫情特别报道》,27日正式启用前方演播室,设立“战疫情·武汉直播间”。这一次,主流媒体与疫情发展“抢时间”,与网络流言“争先后”,通过大小屏联动,前后方协同,精心设置议程、有序开展报道,形成了多层次、高密度、全方位的疫情防控宣传矩阵,建立起了立体化、可持续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体系。

其二是公开。回顾疫情期间的信息发布,从1月20日起,国家卫健委每天发布全国各省份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据,做到疫情信息每日一报。人民日报与丁香园合作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对国家发布的疫情信息进行数据整理及可视化呈现,直观反映疫情动态和处置情形,让公众眼里有“图”,心中有“数”。在防疫抗疫中,从国家发布到媒体传播,都在力求通过及时、准确、易得的数据报告,清晰呈现实时状况、突出反映重点问题,不仅为抗疫大局提供了强大有力的信息支撑,也最大限度尊重和满足了人民大众的知情权。

其三是权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主流媒体是中央政令上传下达、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通过新闻报道,人们不仅知晓了典型病例的传播路径和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也见证了10天建成火神山定点医院的“中国速度”、了解了全国16个省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地市等多项保障。抗疫期间,主流媒体记录了党和政府如何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构建起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展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二)科学理性,普及防疫知识

对于足不出户、宅家抗疫的普通民众而言,媒体成了人们的眼睛和耳朵,成为科学防护的知识宝典。在抗疫关键时刻,主流媒体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普及防疫知识、引导科学防控,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构筑起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一方面,创新手段,传播正确知识。与其他突发事件不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需要专业的医护知识。立足媒体平台,传播科学信息、引导健康生活,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次,主流媒体担负起了助力大众防疫的职责使命。比如,总台联合国家卫健委宣传司策划制作了系列宣传片,由央视主播以短视频形式向全国人民推广新冠肺炎的防疫知识;央视新闻以科普动画形式,介绍口罩的使用方法、示范洗手的正确方式;还有各地的区域融媒体平台,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让防疫措施落实到户、细化到人。当下,主流媒体不仅打通了防疫宣传的“最后一公里”,也在普及健康信息、督促有效防护的过程中,培育了科学理性、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汇聚同心圆、打好决胜战奠定了基础、做好了准备。

另一方面,击碎谣言,倡导理性认知。置身信息化社会,多个舆论场相互交叠,新冠肺炎疫情面临更加严峻的舆情考验。疫情暴发之初,“饮高度酒能抵抗新冠病毒”“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等流言在网络盛传,许多民众出现了“急病乱投医”的恐慌心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关重大、时不我待,必须发挥权威、专业的传播力量以正视听。为此,1月22日—29日,人民网《求真》栏目发布20多篇辟谣新闻[3];新华社与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建立了“这些关于新型肺炎的消息,都是假的”联合辟谣专区……我们看到,在抗疫关键时期,主流媒体为击碎疫情谣言、消除社会恐慌做出了努力,提升了社会大众的信息辨别能力,构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科学防线,真正做到了以大局为重、对人民负责。

二、强化正确引导,筑牢舆论防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每个个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民众关切度更高,社会关注度更强,更需要主流媒体践行责任担当。在抗疫报道中,既要面向国内开展舆论引导、强化决胜信心,也要面向国际介绍抗疫作为,展现大国姿态,还应以媒体之力,开展、实施建设性监督,全方位服务抗疫大局。

(一)服务大局,做好舆论引导

在“2·23”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宣传舆论工作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抗疫期间的主流报道兼顾了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及时、正确的舆论,主动回应境内外关切,为防疫抗疫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首先,立足国内,正确引导舆论。先要深入宣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早在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就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此后,党中央接连召开会议,做出重要部署。主流媒体利用新闻报道和评论专栏,第一时间对中央精神进行宣传、解读,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传播”的转变。进而,要营造团结稳定鼓劲的舆论局面。回顾抗疫期间的媒体作为,除了信息发布和权威解读,还涌现出了总台《春晚》的情景报告节目《爱是桥梁》、公益歌曲《武汉伢》等饱含大爱和力量的文化类抗疫作品。主流媒体将“硬信息”与“软信息”有机结合,通过兼具权威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宣传工作,对人民群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正向激励,吹响了号角、鼓舞了士气、昂扬了斗志,凝聚了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其次,面向国际,率先发出声音。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向国际社会报告中国疫情发展、分享应对与治理经验,应该成为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在疫情暴发之初,我国外宣媒体主动出击、先声夺人。如人民日报时评专栏“望海楼”坚持“一天一评”,介绍中国抗疫的成效与经验。面对有关“中国病毒”的无端诋毁,总台CGTN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第一时间制作双语海报,以“我们会叫H1N1‘美国流感’吗?不!我们更聚焦拯救生命”,摆事实、讲道理,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如今,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积极向好,世界其他国家的确诊病例却在持续增加。据新华社报道,截至3月20日,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非盟提供援助[4];中国医疗专家奔赴伊朗、意大利等各个国家……这一次,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率先发声,不仅是阐明了中国立场、报道了中国作为,更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抗疫合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诚挚心声,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姿态。

(二)回应关切,实施建设性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5]。在此次抗疫报道中,主流媒体不仅介绍了疫情处置的作为与成效,也认真听取反馈声音,通过新闻报道,回应民众关切、促进问题解决,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建设性。

首先,助力党和政府的社会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关乎医疗救治,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抗疫攻坚阶段,重症病人的转运与救治是武汉主战场的核心任务之一。2月9日,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重症病人转运时发现,一辆转运公交车载着30多位重症老人,有些老人没有座位只能站着,司机与病人之间没有任何隔离措施,因道路狭窄、无人协调,车被堵在了路中央……记者一路跟随拍摄、记录转运过程,通过深入调查、持续追问,对转运事件发出了公开报道。2月10日凌晨,掌握这一情况的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下达指示,此事必须彻查清楚,相关责任人必须严肃处理。疫情突如其来,在应对与处置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主流媒体以贯彻党中央抗疫指示为宗旨,不躲闪问题、不回避矛盾,配合政府积极应对危机、推动问题解决、有序开展治理,做到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相统一,为抗疫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舆论保障。

其次,回应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在严防输入阶段,一条“澳籍华人女子返京后拒隔离外出跑步”的视频在网络传播,“严肃查处”“绝不姑息”民众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3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主流媒体将处理结果公之于众:“注销其居留许可,限期离境”。在互联网时代开展舆论工作,既要主动引导,也要认真倾听,主动同网民交流,与民意对话。在抗疫关键时期,主流媒体兼顾网上网下,深入体察民情、充分了解民意,助力党和政府回应民众关切,为抗疫大局扫除了信息疑虑、清除了舆情障碍。

三、营造良好氛围,筑实人民防线

立足多元平台,讲好抗疫故事,营造强信心、聚民心,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舆论氛围,是主流媒体抗疫报道的题中之义。

(一)全景呈现,讲好抗疫故事

疫情如令、责任如山。这一次,新闻工作者深入各大“战场”,不仅报道“战况”、传递“战情”,而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好抗疫期间的感人故事。

其一,讲好前方后方服务大局的故事。在前方战场,3月17日,援鄂医务人员开始分批撤离湖北。在武汉天河机场,返程医疗队员都收到了“纪念登机牌”,航班写着“胜利号”,目的地是“美丽故乡”,舱位是“功勋舱”。一张特殊的登机牌,记录了一座座战斗堡垒如何巍然矗立、一个个共产党员怎样挺身而出,彰显了各地医护工作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和“国有征召,我必前行”的家国情怀。在后方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湖北、武汉地区的疫情防控后勤保障作出重要指示。据总台《新闻联播》报道,抗疫期间,急需消毒液!四川千里奔袭;防疫药品不足!广西一路疾驰……海关、铁路、民航、邮政,24小时对接全国各地应急物资的运输需求……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就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逢山修路、遇水架桥,为战胜疫情提供有力保障,为夺取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其二,讲好不同群体冲锋陷阵的故事。在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人民日报微博和新媒体以“战疫·她力量”致敬女性医护工作者。她们为国出征、救死扶伤,用抗疫一线的累累战果为自己的节日献上了特殊的厚礼;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勉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通过新闻报道,我们看到,无论女医生、女护士,还是代表国家未来、象征民族希望的青年一代,抗疫期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群体,以及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从始至终服从大局、从上到下聚力同心,以顽强的意志、战斗的姿态,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向着全面打赢防疫抗疫阻击战的最终目标勇往直前、奋勇前进。

(二)融合创新,编织情感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加快提升主流媒体网上传播能力。在此次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主动适应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融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融合传播的精品力作成为抗疫战争中的“轻骑兵”。

首先,创新形式,为全国抗疫提供舆论支持。为传达党中央的指挥部署,主流媒体推出了《三个关键词读懂习近平战“疫”日志》《关键时期,习近平这9个“要”个个迫在眉睫》等可视化时政报道;为汇聚大众力量、凝聚万众一心,《最有烟火味的应援!加油,热干面!》以30张“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拼图,号召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为展现全国人民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中国战疫数据日志》以数据动画搭配新闻同期声,梳理了抗疫期间的胜利成果,向每一位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致敬。抗疫期间,主流媒体兼顾网上网下,充分发挥媒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宣传党中央的指挥部署、各部门的治理措施,如同纽带一般,将党和政府,以及各地人民联系在一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其次,强化互动,为深度参与搭建平台。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化时代强调传播者与受众的有效互动,通过激发用户的深度参与,凝聚网友共识、汇聚全民力量,形成强大的社会效能。1月26日,央视频推出云直播《全景直击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邀请全国网友“云监工”,共同见证抗疫定点医院的诞生,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抗疫壮举鼓劲加油。人民日报侠客岛推出“岛叔在武汉Vlog”,央视新闻推出“央视记者武汉Vlog”,带领全国人民走进武汉的医院、走向当地的社区,身临其境了解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人民日报还展开了全媒体行动,向全网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以媒介之力完善病患救助体系,号召全社会关心关怀病患救治问题,为接诊与治疗提供信息、打通渠道、搭建平台。可见,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流媒体利用技术赋能,拓展了传播边界、优化了媒介功能,让每一个社会个体有机会置身现场、参与其中,与抗疫一线同呼吸、共命运,编织了勠力同心的情感纽带,构筑起众志成城的人民防线。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3月18日,湖北省确诊病例首次实现零新增,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本土确诊病例实现零新增,疫情防控积极向好、经济发展加快恢复。此时此刻,在抗击疫情的最后关头,主流媒体更要坚守职责、堪当大任,立足国际国内,统筹网上网下,传播主流声音,服务抗疫大局,切实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有效性,为夺取防疫抗疫的最后胜利贡献力量。

【注释】

[1]王甫,孙杰.媒介化社会,信任可以传播吗——评《传播信任——转型期电视媒介公信力研究》[J].新闻战线,2018(19):117-118。

[2]中国记协网.三大央媒战“疫”记(2)| 新华社:做强权威发布,主力军唱响主旋律[EB/OL].(2020-03-15).[2020-02-25].http://www.zgjx.cn/2020-02/25/c_138814621.htm。

[3]中国记协网.人民战“疫”,央媒和你一起上![EB/OL].(2020-03-15).[2020-01-31].http://www.zgjx.cn/2020-01/31/c_138746171.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非盟提供抗疫援助[EB/OL].(2020-03-22).[2020-03-20].http://www.gov.cn/xinwen/2020-03/20/content_5493749.htm。

[5]本书编写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39页。

猜你喜欢

抗疫舆论防疫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豪华防疫包”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