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腾:中坚力量 初显峥嵘

2020-05-14

中国汽车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腾冲网约发力

没有国车身份的加持,缺少强势品牌的积淀,更深处市场的“自主重灾区”。这是奔腾2019年所面临的最现实也最严峻的挑战。因此,相比红旗与解放,奔腾2019年的发展态势更令人担忧,而结果也更令人感到意外。

在2019年,能够同比正增长的自主品牌已属难得,而同比增长超过30%的自主品牌更屈指可数。奔腾,就是其中一个。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奔腾全年销量达12.05万辆,同比提升了33.4%,全面完成年初集团制定的目标。原本定位于中坚力量的奔腾品牌,终于在料峭寒冬中,初显峥嵘。

“在徐留平董事长的带领之下,全集团上下都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跑步前进、追赶行业的状态。对于奔腾而言,目标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回自主第一阵营。”

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轿车总经理柳长慶在接受《汽车人》采访时表示,奔腾将力争用5年时间,到2025年让奔腾品牌重新回到自主第一阵营。

“2019年我们有一个4字工作方针,叫‘精、韧、创、变。‘精就是精益求精,‘韧就是坚韧不拔,‘创就是创新创造,‘变就是变化变革。”

柳长庆表示,奔腾在2019年通过精益化的企业管理,充满韧性的奋斗精神,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为用户提供符合当下年轻化需求的全新奔腾产品,刷新一个全新的奔腾品牌形象。

自2018年腾冲新品牌战略发布以来,新奔腾以“物联网汽车”作为市场切入口,快速推出了T77、T33、T99三款T系列车型,重新构建了自己从入门到高端的SUV产品序列。2019年末广州车展上,新奔腾再次发布了将在2020年上半年上市的首款正向研发的电动SUV车型,为后续持续的高速产品发力做好伏笔。

10月17日,新奔腾以“大河奔流腾冲起”为主题,在壶口瀑布举行“一汽奔腾2019品牌之夜”,发布了全新造车平台及“B、E、S、T”四大产品线规划,以及分别对应着传统燃油车和EV纯电动车两个品类的FMA、FME产品平台。2020年上市的电动SUV车型,就将采用全新的平台开发。

“如果品牌不能向上,不能有更好的认知度和喜爱度,新奔腾想要获得销量的提升,有更好的市场地位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这一年我们围绕着品牌向上做了很多事。”

8月3日,奔腾借新浪超级红人节上市了面向年轻人的T33,柳长庆亲自喊话新浪红人李雪琴;11月1日,奔腾再次借网易娱乐盛典推LH了T99,更签约“中国机长”张涵予;11月28日,奔腾又联手今日头条时尚盛典,与高定设计师胡社光共同打出以T77为核心的国潮设计牌。

一系列的跨界破国营销,让外界见识到了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奔腾形象。与时尚、娱乐的深度捆绑也吸引了市场的眼球,引起了市场的话题,实现了一个汽车品牌真正意义上的“破圈”。奔腾品牌影响力指数在2019年大幅提升。

在传统to C业务之外,2019年一汽奔腾还全面发力to B网约车市场。“to B业务的拓展,不仅对一汽奔腾的销量做出了很好的支撑,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奔腾‘双积分的问题。”柳长庆告诉《汽车人》。

6月30号,为网约车市场定制的奔腾B30 EV 400量产。该车采用国内了领先的“智驱3.0”系统,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全年销量达到1.5万辆。据了解,目前一汽奔腾正在和包括T3出行在内的多家出行公司接触,为其定制的下一代专用车型预计将在2021年推向市场。

“一个企业想要快速地提升和追赶,一定要有一个重要驱动力量,这就是人的力量。作为‘9·18改革的亲身经历者,这是我一辈子难忘的经历。改革以来,一汽奔腾人的潜力和精气神都被激发出来。年底我们做了统计,奔腾人的加班时间相当于4个月的工作时间。也就是说,奔腾员工过去一年实际上上了一年零四个月的班,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大家能够看到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奔腾!”

猜你喜欢

腾冲网约发力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政策发力,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腾冲:慢一点,更幸福
多方发力 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建瓯市东峰中学的课改启示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赴汤蹈火 腾越游踪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