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球理论讲座(连载二)
2020-05-14包巨太
包巨太
1.4阴阳与医学
1.4.1《易经》对《内经》阴阳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的《易经》。
《易经·系辞》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为父,坤为母,生震、良、坎、巽、离、兑六子,六子分男女,即天地万物,这便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方面是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的。可见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源自《易经》无疑。《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正反映了《黄帝内经》对《易经》阴阳学说的继承和应用。
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阴阳两方面是运动变化的,其运动的方式是彼此消长并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反面转化。《易经》在三组卦《泰》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中体现的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观点,被《黄帝内经》在解释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和疾病转归时广应用。可以说,正是在借鉴《易经》阴阳观念的基础上,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才得以进一步形成。
《易经》和《内经》对“阴阳”的基本属性、功用,“阴阳”之间的对立对待、和谐统一、运转变化的关系作了十分精详的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易经》就是关于宇宙“阴阳”的哲学,《内经》就是关于人体“阴阳”的科学。明代张介宾对医与易的关系作了概括:“欲该医易,理只阴阳”,可谓透辟。
1.4.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这种关系和作用在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作用和意义。阴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上。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4.2.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总之,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1.4.2.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阳匀平谓之平人。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阴阳学说在生理学的应用主要是:
(1)说明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阴精(物质)与阳气(功能)的矛盾运动。属阴的物质与属阳的功能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体现。
(2)说明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化活动是生命运动的内在形式,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升降出入是气化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气化活动的过程,也是阴阳的升降出入过程。
不论是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还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都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阴与阳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处于一个有利于生命活动的相对平衡的协调状态的。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阴精与阳气的矛盾运动消失,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
1.4.2.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阴阳学说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主要是:
(1)分析邪气和正气的阴阳属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常与邪气对称。邪气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六淫中的风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和阳气之别。
(2)分析病理變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斗争导致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理变化。无论外感病或内伤病,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
在病理状态下,对立的邪正双方同处于疾病的统一体中进行剧烈的斗争,它们的力量对比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邪正斗争,是疾病自我运动转化的内在原因,医疗护理是促使转化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证和阳证虽然是对立的,有显著差别的,但这种对立又互相渗透,阳证之中还存在着阴证的因素,阴证之中也存在着阳证的因素:所以阳证和阴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总之,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所以疾病的病理变化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和阳两大类。
1.4.2.4 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和辨别证候。
(1)阴阳是分析四诊资料之目:如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语声高亢洪亮者属阳,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呼吸微弱、声低气怯者属阴;口渴喜冷者属阳,口渴喜热者属阴;脉之浮、数、洪、滑等属阳,沉、迟、细、涩等属阴。
(2)阴阳是辨别证候的总纲: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在临床辨证中,只有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所以辨别阴证、阳证是诊断的基本原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4.2.5 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 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摄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2)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阳盛则热属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寒实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因二者均为实证,所以称这种治疗原则为“损其有余”,即“实者泻之”。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虚者补之。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
2)归纳药物的性能
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以确立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确切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治疗方法,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四气(又称四性),有寒、热、温、凉。五味有酸、苦、甘、辛、咸。四气属阳,五味属阴。四气之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五味之中,辛味能散、能行,甘味能益气,故辛甘属阳,如桂枝、甘草等;酸味能收,苦味能泻下,故酸苦属阴,如大黄、芍药等;淡味能渗泄利尿(物质的浓淡对比而言,浓属阴,淡属阳)故屑阳,如茯苓、通草;咸味药能润下,故属阴,如芒硝等。按药物的升降浮沉特性分,药物质轻,具有升浮作用的属阳,如桑叶、菊花等;药物质重,具有沉降作用的属阴,如龟板、赭石等。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原则,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相应的药物。
纵观《内经》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核心之一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阴阳盛衰所在而调之,目的是恰到好处的“平秘”,勿使太过或不及,这也是中医临证的治则总纲。
1.5 古代哲学与医学的关系
1.5.1 医易同源的核心——阴阳
在中国文明的历史长卷中,有两部历劫不磨、光辉灿烂的文献巨著,这便是号称是六经之首的《周易》与历来被中医奉为医家之祖的《内经》。成书于西周前期至战国后期的《易经》和《易传》统称为《周易》。“《周易》是先秦各家学术思想的结晶,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就其精华而言在于提出一个以卦爻象为形式,以阴阳学说为内核的理论体系,建构了一个包括天地人三极之道即宇宙自然、人生社会普遍规律的哲学框架”。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之际的《内经》用阴阳学说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使阴阳学说与医学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医学特色的阴阳学说。
《周易》和《内经》成书的年代相距不远,虽然探讨对象的重点不一样,前者面对的是整个宇宙,而后者主要面对的是人,但在书中对“阴阳”论述的基本观点却是大致相同的,其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整体辨证和唯物运动的观点。“阴阳”在作者的眼中被尊升到“纲领”“规律”的高度,分别被称为至高无上的“道”。如《周易·系卦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如《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不难看出,阴阳是中国哲学重要而独特的概念,也是中医学理论基础重要概念。哲理阴阳与医理阴阳的异与同,和与分,反映了中医与古代哲学的复杂关系,哲理阴阳与医理阴阳相互渗透,促進和制约,反映了哲学理论与具体学科的辨证关系。“由于医理与哲理在认识过程中的同步性,不仅医理阴阳受哲理阴阳的渗透,而且医理阴阳本身就是构成哲理阴阳的重要成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通与互渗,形成中医学与中国文化哲学难解难分的历史渊源”。二者的紧密关系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5.1.1整体观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基本的范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普遍的范畴。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具有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的自然观。
阴阳学说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气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天地万物统一的基础,是世界的本源,它以气为最高哲学范畴,按气——阴阳——五行的逻辑系统,揭示了世界万物包括生命的本质,阐述了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以及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劳动能力的措施、建立了中医学的气一元论、阴阳论和五行论。
中医学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把当时先进的气一元论、阴阳论和无行论与中医理论熔铸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用哲学的概念说明医学问题,同时又在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哲学思想。哲学帮助了医学,医学丰富了哲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5.1.2 运动观
《易传·系辞上》说:“刚柔相推而变化生。”事物的变化就是在阳刚和阴柔互相推演的过程中发生的。这就是易经阴阳矛盾运动的形式。《易传·系辞下》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 阖,关闭;辟,开启;户,门。《周易集解》虞翻说:“坤柔象夜,故以闭户者也。”“乾刚象昼,故以开户也。”“ 阳变阖,阴;阴变辟,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也。”门关了比喻阴,门开了比喻阳,门的开或关的过程是阴阳消长的过程。门的开或关,达到理想位置的时候,实现了阴阳平衡,一个运动过程完成了。《易经》认为这时阴阳融合,是阴阳矛盾运动的理想境界。开着的门关上了,阳就转变为阴了;关着的门打开了,阴就转变为阳了,一个运动过程的完成是实现阴阳转化的过程。这就是《易经》“物极必反”的思想。“物极必反”说明了阴阳矛盾运动是绝对的。一个运动过程的完成,不是運动的结束,而是新的一个运动过程的开始。
《内经》云:“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一个新事物的初生至壮大从于“化”,是为“成”;壮大、衰老到一定极限而消亡由于变,是为“败”。这样事物由物生化到极变,由极变到生化,化与变、成与败,不断更迭,世界才有发展,人身才能壮大,人类才能延续。旧的消亡,新的生成,它们的败与成虽完成于一霎那,但成败之机早巳倚伏。“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倚伏”即是潜伏、孕育。新事物自初生的一刻起就进入渐变的过程中,开始走向消亡,而消亡之时即已孕育新生之机。这种机转,来自阴阳对立面的运动。阴阳相互转化,生化极变。所以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例如“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矛盾论)说转化是有条件的,这里“重”“甚”就是转化的条件。临床所见疾病过程中,运用阴阳转化规律,应及时克服其向坏的方向转化之条件,创造其有利于向好的方向转化之条件而取得疗效。
可以看出,《易经》和《内经》有关运动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1.5.1.3 平衡观
平衡,是事物矛盾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相对稳定和相对有序。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被打破,才是创新的过程,才是事物不断发展的标志。
《易经》高度强调事物运动的平衡性,并指出这种运动变化中的平衡即动态平衡。书中记载的动静相兼,蕴含了平衡与不平衡的对立统一的原理;再如六十四圆图,通过阴阳爻的变化,反映阴阳的平衡,表明阴阳双方不断通过消长变化以维持平衡。正如书中所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易经》强调平衡的目的在于维持相对静止,亦即相对的稳定。因为事物有动必有静,有了相对的静止才有相对的平衡。所谓“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
《易经》强调平衡是整体的平衡。这种整体平衡观反映在卦的结构上,不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其阴,阳爻的结构都是整体的,阴爻和阳爻的数量,位置及分布都是受整体平衡制约的,当中只要有一个爻有变化,整体都会发生变化,所谓“牵一爻而动全盘”。
《黄帝内经》通过阴阳平衡在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阐述,提出了维系职阴阳平衡在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的阐述,提出了维系阴阳平衡在医学中的重要意义,为中医理论奠定了基础。《内经》又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医治疗主要是调整阴阳。可以说,这种阴阳平衡的诊治观源于《易经》的深刻影响。
1.5.2 古代哲学的特点
中国传统哲学,其按抽象程度高低在不同的层次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重合轻分,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代表。而要合二而一,就必须讲求和,“和”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思维方式,最早是西周的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易 乾卦 彖传》曰:“乾道变化,各自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从万物生化到太和圆融,达到最高境界。所以中医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一”的整体观。这个“一”在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内经》记载:“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2)重用轻体,强调功能作用,不注重形态结构。中医讲阴阳五行,即是指“功能”,是象不是“形”,是无形的,超形态的。中医的五脏,强调的是五个功能系统,而不是具体脏器,但又包含实体脏器。这与西方医学强调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及其变化,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中医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
(3)重道轻器(技),即重视形而上、忽视形而下。这是相对于技能而言,中国文化更重视“道”。如“道法自然”(《老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庸》)。
1.5.3 古代哲学与中医学
中国哲学是中医学的源头,当时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先进哲学理论,为中医学提供了坚实的思维基础。中国古代发达的科学技术,促使中医学在这一个时期得到快速发展。先进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使中医从经验医学发展到理论医学,伴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国哲学在医学领域的得到了验证和保护,同时使中医学成为当今最完整的保留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传统学科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阴阳”范畴总体中,唯有中医理论的“阴阳”概念闪烁着它深刻而久远的理性的光辉。与汉代以来阴阳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上的演变运用相比较,中医学的“阴阳”直接发扬并光大了中国“阴阳”哲学范畴的全部精华,它实践性最强而糟粕成分最少。
中国哲学和中医药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药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的重要意义。《周易》是中医药学的哲学基础,其具体影响了中医药学的脏腑理论、经络理论、阴阳气血理论、病理病机理论、诊断理论、治疗理论、方剂学和本草理论。而作为中医药学的经典——《内经》,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医学理论不但为医经之首,因此成为医家必须精通的基础理论形式。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客观因素,对人体的认识主要放在宏观观察、整体研究和功能联系的角度上,这为哲学方法大显身手提供了舞台。同时,中华文明重视同一性的传统始终不断,这更巩固了哲学方法在中医思维中的主流地位。许多学验俱丰的中医学者也非常注重哲学的修养,如孙思邀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张介宾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
中医学在秦汉时形成,是以当时的哲学为基础的,借助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反过来又发展了中国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的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哲学的内涵,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使中医学在秦汉时代日臻完善。
总之,在古代这样的哲学的背景之下,作为当时自然科学的总的规律—阴阳学说是哲学概念、天文学观念和医学概念的三位一体。相互渗透,相互补充,逐步发展成熟。特别是在医学领域得到迅猛的发展。
众所周知,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位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较高层次,具有普适性的特征。而包括医学在内的科学,是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成熟了的哲学体系对于不同的科学门类具有指导意义。如前所述,中医学本身包含了显著的古代哲学特征,如何以科学方法展示医学的哲学内涵?如何将中医学的科学属性和哲学属性区分开来,解决中医医哲不分的弊端?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