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2020-05-14高菊芬

学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摘 要: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理论成为对教学进行指导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智慧教育方式的出现,通过新式、新颖的教学手段,受到大众的追捧,同时也受到社会认可。为充分了解新的教育平台,应当对教学设计与新技术手段进行重新整合与应用,从多个环节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指导,并且做到实际应用与修正,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0-004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0.022

随着各学科对智慧教育理念进行不断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中利用智慧教育理论,同时也对传统教學方式发起纠正和创新。智慧课堂的出现,使智慧教育理念成为课堂发展的产物,其自身具有工具丰富性、智能跟踪化、个性协同化、活动智慧化等多个特点,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认可。

一、智慧课堂概述与技术路线

(一) 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教育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加有智慧的教育。其核心是为了培养学生日后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创造性能力。智慧课堂的出现,是智慧教育的产物,也是当下科学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结果产物。

现有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发展智慧课堂,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协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生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个性化,能提高课堂学习能力、互动能力以及教学效率。

智慧课堂主要来自于智慧教育理念,在确定其概念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曾指出,智慧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智慧,使其日后能够朝着可持续、协调方向发展,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利用,从而为学生创造智慧型学习空间。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智慧课堂应当具备一定的规范,比如探究性、多元性、思维性等。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将智慧课堂看作是为了培养学生智慧能力,并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以此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新型课堂。

(二)实现智慧课堂的技术路线

在构建智慧型课堂过程中,主要将培养学生、发展智慧教育理念作为基本出发点。智慧教育理念的推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好学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将智慧培养作为主要核心,不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从而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智慧课堂的要求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影响下,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推进本国信息化进程。目前,我国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高度关注,为促进教育改革,我国在2010年十月颁布了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推行与发展,需要传统课堂面对转型,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下,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当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三、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课前预习主要局限于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教材或者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但是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多种困难,如果不及时解决,那么会对小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智慧课堂的出现,使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比如预习题、微课等,将其推送给学生,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对学习资料进行查看。在完成预习任务后,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学习情况,比如答对的数量、所用的时间等。同时,尽管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之前认真研究了教材,了解了学生,但是这种预设毕竟是带有教师主观性的设计,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做教学方案时所能预测到的,所以这时需要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二)课堂教学

为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台,以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利用游戏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科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三)课后练习

传统课堂的一个弊端在于教师难以及时收到学生反馈的问题,智慧课堂的出现,能够使教师及时收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并且利用微信等多个通讯方式,向家长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制作微信公众号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以此达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四、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情况研究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满足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教师在对教学课堂进行设计时应当采用常用模式,通过交流反馈、教学设计、平台资源推送等手段,实现教学功能。下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一)课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所以在课前教师要熟悉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并且了解相关理论和掌握一定技能。比如,如何有效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理解掌握?如何利用智慧课堂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如何利用智慧课堂智能化功能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如何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将微课、练习资料等发放给学生?

(二)课中

可以从设计意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创设情境五个方面进行设计。

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一个警察抓小偷的故事,将这个故事作为课堂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师也可利用智能终端将游戏发送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对游戏进行体验,随后思考。利用游戏导入与交互方法,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此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2.自主探究。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认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比如在“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拼凑三角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并且及时解决学生在拼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对三角形学习进行探索,主动思考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随后教师利用答疑系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凡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的问题,教师不予以干涉,放手让学生合作。期间教师可利用监控设备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查看,及时发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利用智能终端对探讨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教师对讨论期间出现的问题疑惑做出解答,并让学生之间分享成果。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能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讲解要放在学生容易忽略以及理解不深的地方。利用这个环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还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后

课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总结。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平台将练习资料、微课等推送给学生,将课中的疑难点着重举出,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收集学生反馈的问题,利用平台分析功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

五、智慧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从其他媒体对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自身特性来看,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学实施、教学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上述两部分的重要性。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规划与统筹,以此为教学实施提供准备工作,如果没有实施,那么一切都是徒劳。教学设计不一定是非常完美的,因此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智慧課堂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网络学习空间运用应当合理化,网络学习空间是在教育与技术融合下产生的,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但是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而是应当将其确实的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为学习服务、为教学服务。数学作为一门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应用。在课堂上,整节课的重点不能局限于空间内,而是要向外发散,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或者将学习心得等发布到学习空间内,与他人共同学习,以此提学生的高数学学习成绩。

二是出现技术故障应当灵活应对,因为网络学习空间并不像书本一样随时可看,同时由于技术受到制约,因此在课堂上会出现网页打不开等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其他方法展示学习内容。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心理素质不佳,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将网络、设备等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在内,想好对策,以此才能从容应对。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传统课堂教学逐渐演变成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具备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根据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课前预设,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发展教师的智慧和教学功底。

[1]周程.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8).

[2]薛东.小学数学“四三三”导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刍议——以宁夏固原市实验小学高效课堂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

[3]天喻教育智慧课堂助力广东省“同一堂课”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活动顺利完成[J].教育信息技术,2018(10).

[4]李沆.基于粤教云ForClass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8(10).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高菊芬(1971.1— ),女,汉族,甘肃庄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教学应用小学数学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