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0-05-14张丽娜
张丽娜
前言
高职院校是专门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目前,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倾向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技能的培训,忽略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因此没有达到专业课课程思政良好的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院校加强重视思政课程建设工作,尤其在旅游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与实践,在日常高职教育、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使得课程思政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做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理念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担负着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 当前,课程思政与其他各类专业课程进行融合,旨在学校传输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育人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形成一种趋势,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及实践上还有很大空间,高职院校应抓住课程思政还处于起步阶段的特点,立足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院校的一些经验,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力度,做好统筹规划。
“课程思政”不是单纯的传统思想政治课,而是在原来课程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对各门专业课的内容进行调整,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专业必修课、素养教育课,潜移默化,实现润物无声,使学生无论从情感上、政治上、理论上都有较好的表现,展示出全新的精神面貌。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发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作用。高职院校要从上到下,无论领导还是教师都要对思政课程加以重视,设立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小组,全面建立起以思政理论课程为中心,以学生素质教育为支撑,以专业课程为辅助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创新观念,整合专业课以及其他课程的思政资源,更加有力的推进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通过思政课堂教学过程实施来完成。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思想受互联网影响变化很大,而且多元化的文化思潮影响着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思政教师给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更多的支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为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打破传统模式,做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将思政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相互融合,进行全新的教学。“课程思政”是一条育人之路,在实践中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及论证工作,从“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进行分析,建立起创新机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并對一系列机制逐步进行完善优化,确保“课程思政”有效实施。改革起步阶段,一方面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日常需求,一方面考虑当前社会发展情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学生,利用网络、活动、传媒等多种形式,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近年来,上海高校作为先锋,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此后,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进行“课程思政”的转化。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是高等院校的教学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指导下,教学课程要发挥育人作用,教师应该重视育人教育。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高校教育各个环节都深入思政教育的开展,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学生的思想有了很大提高,高职院校中思政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本质是一种综合教育的理念,是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学生思想意识不够。教师没能充分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许多老师甚至认为课程思政与所教专业没有什么关系,高职院校学生是来学习专业的,学了课程思政也没有多大用,学生只要学好了专业技能和知识就可以。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对课程思政进行引导,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学习意识淡薄,自我约束性差,学习课程思政也只是为了能拿到学分。因此,高职院校逐渐开始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相对以前来说,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效果都有很大改变,但是倡导的适应性教学和创新教学依然落实程度有待加强,课堂教学要摆脱只注重课堂内容和考试题目的讲解的形式。转换课程思政教育中课堂氛围沉重模式。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无法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深刻理解,有效吸收。学校逐渐意识到学生的这一情况,并开始重视此类问题。为了扭转这种形式,学校开始出台政策督促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辨是非能力。
2.缺乏与实际相联系。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就是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将书本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好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只从书本出发,忽视了联系国家政策、方针实际情况,对于问题的结论必须依照书本答案来进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另外教学过程对多媒体利用形式单一,依照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教师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开始考虑时代背景发生变化的情况,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始注重现实生活案例融入课堂学习过程,摆脱生硬的教学模式,逐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深度。学校督促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进更多生活的元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加深记忆,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学校对思政课程重视程度逐渐加强。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职业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满足社会需要的技能及知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掌握相关技术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教育在目前阶段强调技术性的同时,逐渐开始融入课程思想政治,加强了课程思想政治的建设。
4.教学实践方面有待提升。第一,教学安排逐渐趋于合理。学校强化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开始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际教学当中,开始加强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建设。学校在实践环节,逐步有意识开始投入资金来支持课程思政建设,使得实践教学环节逐渐开始开展。第二,教材不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应用的教材是全国统一版本,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与高职院校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案例相对较少。高职学生虽然有三年时间学习,但是开设的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实训课程,因为时间关系,不能有效地进行整体内容的学习。导致实际与课程思政脱节。第三,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教学中,好多教师积极性不高,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教学的内在动力,以教材为中心照本宣科的情况时有出现,促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开展学习,学习思维受限,学习效率不高。
四、高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困扰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每年大量毕业的学生,进入旅游行业,为我国旅游行业作出很大贡献,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可是高职旅游教育中间也存在着好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旅游教育专业和旅游界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我国旅游院校为旅游业培育了大量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在实际中,有的毕业生转行做其他工作,有的在旅游业工作不久,辞职的情况很多,究其原因还是好多人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才选择离开。这种情况并不是旅游行业供大于求,不缺人才,其实是因为大部分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强,但实际适应社会的能力上升空间很大。
其次,就高职旅游专业的教育而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还有相对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应该能很好地适应旅游工作,更应该受到旅游单位的欢迎。但尽管高职毕业的旅游专业学生有这样的优势,仍然出现好多学生不适应行业的要求,表现出旅游知识欠缺,操作能力达不到旅游企业要求,职业的素养,职场适应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职旅游管理人才需要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加强育人教育的思想意识。只有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五、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一种思想理念作为全民的信仰,才能够有效促进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高等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占据重要的位置。其一,能够对教育教学起到引导作用。从社会发展可以看出,教育促进民族发展社会进步,因此在学生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促进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其二,提升学生政治上的认同感。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都应学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学生的课堂思政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使之成为一个爱国、爱人民的人。其三,促进高职教育教学的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对高职教育来说,大部分教师与学生都习惯主抓专业技能学习,这固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但是课程缺乏思想灵魂,没有活力,因此应该在高职院校课程中融入新的课程思政理念,才能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成果得以体现。
六、高职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高等教育思政课堂,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做好基础工作,为高职思政教学提供更好的帮助。具体从下面几方面来讲。
1.推动思想政治软环境创建
要想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建设,就必须做好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首先,高职院校要对思政教育加大重视力度,学校必须从上到下意识到课程思政对学生思想品质、独立能力的重要性,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思政方面的文件以及政策变化。其次,完善学校的各项制度,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校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
在教学实践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教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并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首先,课堂内容融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实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课堂上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其次,有针对性的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体验者,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体验和有效互动。在教学中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積极互动的习惯,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教师思想意识的提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教师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需具备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主义理论等。高职院校要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的考评,对于一些教师还要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各项素质和工作水平。
4.促使学生形成思想认同
高职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因为思想认识不够完善,所以有时候容易出现信念缺失,也会有叛逆的情况出现,基于此,要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无时无刻地对学生在认识上进行引导,同时提升学生对国家政治的认同,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七、思政课程的实施路径
首先,要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还要注重培养特色型人才。高职院校课程思想政治从社会角度出发,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能脱颖而出;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其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政教育需要重点关注课程建设。高职思政教学内容长期采用与本科院校相同的教材,很难体现思想品德与企业要求的关系,难以满足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高职思政教师应该依照教学大纲,对课程内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订,满足不同行业的德育教学任务。课程思政教育应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编订适合专业需求的教材,并且在教育教学中融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德育教育的内容。将德智教育和技能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全新的思政课程创新,重点打造学生职业技能及素质教育的提高,建立起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使之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选用符合行业特点的教材,使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形式。高职院校学生由于生源渠道不同,学生水平有很大差别,有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学习热情,尤其对思想政治方面的內容缺乏兴趣,学校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考虑,改变传统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同时校内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相互渗透,创立开放性的课程思政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活动参与中有深刻领悟,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升思想素质,提高各项技能水平。
第四,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形成多样化教学方法,将生硬的理论知识解进行转化。游戏性教学、参与性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法、启发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体验式、互助式、启发式、反思式增强课堂趣味性,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课程思政理论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更好进行课程思想政治的学习。
第五,创新课程思政考核机制。过去对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检验是通过卷面成绩、实践报告以及论文等方式。“课程思政”本身是大的思政体系,在考核评价方面相对也会更加复杂。各个专业、学科与课程思政的评分规则,依靠的是教务系统支持下的相互协作。如在专业课的考核中,专业课教师可以出若干题目,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考核,通过分数,对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检验。
通过对课上考试与课外考试、校内考试与校外考试的融合,采取闭卷与开放式考试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考核办法,加大课程思政的考核力度,不断完善无纸化考核的形式,另外也要注重课后练习、课后测验的环节,建立多种课程考核机制,引导学生重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八、课程思政改革的保障机制
1.加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能否顺利实施,达到理想效果,不仅仅是改革课程内容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的思想意识和能力。要想改变目前教学中重知识、技能,忽视价值观、课程思政教育的局面,只有教师明确工作职责,树立起良好的教学意识,才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做后盾,因此在重视课程思政的同时,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有针对性的培养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专业课教师不仅是传播专业知识,更是学生良好品格及正确价值观的“引领者”。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才能更好地传播知识,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其次,高职院校要重视高职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通过开展各项培训,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培养更加完善的教师队伍,使团队每个人都是拥有专业知识、有良好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的高素质教师。
其次,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教师教育教学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思政教师和专业课程思政教师都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开展多种科研交流,教师将“课程思政”深入进行研究,通过开展研究会、创新会等形式的活动,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各个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分享经验,实现思想融合,坚持教书育人工作的统一,进而做到优势互补,教师能够提高理论素养、科研能力,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骨干教师、新秀教师。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水平高”的强大教师团队。课程思政与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后,完善课程思政教师激励制度。制定一系列适合高职教师的奖励制度。教师的科研成果、科研课题、育人功能作为业绩考核、评优、评职称的指标,这样一来,提高了教师创新工作的积极性,推进育人理念。
2.加强教学设施设备建设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程中,要想达到高效的教学,离不开齐全的教学设备、优良的教学环境,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对课程思政课的硬件设施进行强化管理。首先,加大课程思政的教学资金投入,学校增加更多的教学设备,在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在教学活动当中,要依据教学的需要,添置必要的多媒体、电脑、录音笔等,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环境,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更好的校园环境,一定的校园场所进行社会实践、课程实训,学校应投入一定的教学经费,进行课外环境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满足学生需求的活动场所。
旅游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也要实现教学新科技手段的应用,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室播放旅游风景区 视频,使学生熟悉景点情况;利用导游模拟实训,进行导游的讲解培训。以上多种方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明确“课程思政”奖惩制度
“课程思政”离不开各项制度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在课程思政实施前设立奖励惩罚制度,这样做是为了调动师生对课程思政的积极性,认真有效贯彻奖惩制度,可以保证改革的有效性、可持续性。
4.建立专项经费制度
高职院校要在保证课程思政正常运转的多种经费的同时,保留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实践等工作,并且经费的额度随院校经费的增加而增加。
5.确立评价体系考核制度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主要有:课程标准的考评、教师的考评、学生的评价。在教学课程实施之前应该建立一系列评价体系,并在实施中进行完善修改。
首先,高校建立“课程思政”体系,领导重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教务部门、思政部门联合起来对全校各个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修订。其次,课程及教学考评要体现“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要有序进行,对于教学成果也要设定一定的考核机制,进行教学成果的检验。没有考评制度的监督,“课程思政”可能会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教学。
九、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意义
高職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对培养学生爱国、守信、自强不息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1.促进专业对重视课程思政教育。从社会角度出发,在对旅游课程理论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将思政工作做到位,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2.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从学校角度出发,应该在加强书本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将德育工作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3.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观。教师作为教学的倡导者,要了解学生,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利用先进的科技平台,新颖的教学形式,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创新思维的模式,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因而能更好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进行。努力开创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4.丰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经验。对旅游教学来说,需要教师掌握实践能力,可以派遣教师进旅游单位进行挂职,了解把握行业新的发展动态。另外聘请行业内的精英来学校兼课,为学校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再者,为了使教师更加丰富自身的旅游管理知识,鼓励教师外出深造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教育的理念,本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多方位探索“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政资源,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当然“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述内容对于“课程思政”具体工作的开展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革,促进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 考 文 献〕
〔1〕李双双.理工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实效性建设之课程思政建设——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45):171-172.
〔2〕池晶.高校“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初探——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党委为例〔J〕.党史博采(下),2019,(10):66-67.
〔3〕王录,吴越.文化自信视域下英语专业语言文化类课程思政建设——-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9,(03):216-222.
〔4〕黄珊.思政格局大环境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才智,2019,(21):178.
〔5〕刘娜,王琳.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综合改革路径探索研究——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67-69.
〔6〕熊玲玲.高职院校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2):187+189.
〔7〕常培文.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Moodle教学平台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6,(04):41-45.
〔8〕黄海燕,吴芳.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基于美国社区学院课程变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6,(26):48-5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