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洛书:一刻七十年
2020-05-14
在前两年那档让高晓松和梁文道争相推介,甚至还接连斩获多项纪录片国际大奖的《了不起的匠人》中,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叫杨洛书。这位削瘦又普通的老先生,是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如果说这个身份并不能代表什么,那么“70”这个数字足以震撼到我们。
“刻板”人生
杨洛书7岁开始摆弄父亲的刻刀,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作木版年画,20多岁时已小有所成。七十多年的时光,已经让老先生的手常年定格在握着刻刀时的状态。都说匠人是一生只做一件事,或许老先生不认为自己是匠人,但他确确实实用了自己的一生来传承木版年画。在他的刻画生涯中,最耀眼的作品莫过于那四大名著的画册。
在说这四大名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杨家埠木版年画祖传技艺的大致流程。手艺人首先要制作画稿,画稿完成后,将其反贴在梨木上进行雕刻。而这雕刻必须是反着雕刻,这样才能确保印出来的年画是正的。最重要的是,雕刻的板子分为线版和色版,色版又要分每个颜色各一块,每块板子只雕刻相同颜色的部分,这样年画的各个色块之间便合理衔接,空白部分也不会被染色。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五颜六色的年画中,一共有几种颜色就要至少刻几块板。最后就是刷颜料和印制的工作。所以不难看出,在整个流程中最重要和最艰难的就是刻板。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四大名著:1995年,为了创作,老先生专门赴梁山遗址实地考察,搜集了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还花2.5万元买了一卡车梨木,开始了《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创作之路。一个人物需要刻画五块刻板,108人总计540块刻板,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级?!这还不算因为刻错一刀就要作废整块刻板的损耗……后来几年,杨洛书陆续创作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画版。而在创作《西游记》时,老先生不再像往年只刻画单一的人物造型,而是详细地描述了整个西天取经的故事,画面不但有人物,还有了山川、河流、风云,人物更是多达三四千人,还有近五千字的蝇头小楷。
老先生伏案七十年,刀下的刻板没有上万也足有数千。为了传承,政府将杨洛书的工作室挂牌为“杨家埠木版年画传习所”,冯骥才为杨洛书出版的木版年画集作序,老先生也应邀将他的年画带去了日本和美国。而在千里之遥的佛山,一位82岁的老人同样在木版年画这个行当里坚守了七十多载,成为了国家级佛山木版年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今天,佛山木版年画这个行当之中,能掌握和精通全套工艺流程的工匠,就只剩这位叫做冯炳棠的老人了。然而遗憾的是,这位同样刻了一辈子木版年画的老人却在去年的夏季因病去世。
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文章写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先生也十分喜欢木版年画。在《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中,鲁迅先生说:“世界上版画出现得最早的是中国,或者刻在石头上,给人模拓,或者刻在木版上,分布人间。后来推广而为书籍的绣像,单张的画纸,给爱好图画的人更容易看见,一直到新的印刷术传进了中国,这才渐渐的归于消亡。”两年后,在《北平笺谱》中他又写道:“及近年,则印绘花纸,且并为西法与俗工所夺。老鼠嫁女与静女拈花之图,皆渺不复见。信笺亦渐失旧型,复无新意,惟日趋于鄙俗。”鲁迅先生倡导版画,开设木刻讲习班,办展览,出画册,指导青年的木刻创作,直至临终前,还抱病参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在鲁迅先生眼中,木版年画是大众“懂得”并“爱看”的木刻艺术,更是民族文化的宝藏。
无独有偶,我们再来说个近一点的。2006年一副《韩熙载夜宴图》的木版水印画,专家估值十五万人民币。
神似真迹
木刻水印,是对彩色套印技术的称呼,专门用来复制水墨画、彩墨画和绢画等手迹艺术品。它依据原稿着色浓淡、阴阳向背不同,分别刻成许多板块,依照色调进行套印或是叠印。木刻水印是我国特有的印刷方法,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被誉为“再创造的艺术”。别因为木头的棱角和墨色的单一就认为木刻水印画会生硬单调。在1956年的时候,92岁的齐白石先生被请到一间挂着两幅虾图的屋子里,一幅是白石老人的真迹,另一幅是木版水印复制品。面对两幅畫,白石老人竟然难辨真伪。还有人曾将《雁荡山花》真迹与采用木版水印方式复制的作品放在一起,请来作者潘天寿先生辨认真伪。不料,潘天寿却把那张复制的作品当成了自己的真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它(木版水印)根据原画内容和笔意,持刀如笔,设色如画,用和原作一样的颜色和笔晕,在和原作一样的宣纸上来印,因而能够适应中国水墨画的特点,能够逼真地再现原作的真实面貌和它丰富而变化万千的笔墨意趣。”如此说来,一幅好的木刻水印画,真是堪比神迹了。而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升级迭代之时,木版水印依旧能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它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同工同料。也就是说,原作用什么纸什么颜料,木版水印就用什么。很多传统矿物质颜料是有结晶的,跟油墨的质感不一样,现代印刷品无论技术多么高,也无法达到木版水印的效果。所以,木版水印并不是高仿,而是在还原原作的精神和意境。
其实,类似于木版年画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很多,比如剪纸、泥塑、竹编、刺绣、戏曲小说等等,看似正在被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逐渐淹没。而这个没落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它们不被大多人了解,以至于它们的商业价值一降再降,最终不再被需要。但细细想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三个字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遗产或者民间手艺为什么需要拯救和传承。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一张年画或者一个泥塑娃娃,而是承载着东方美学和哲学的载体,更是祖祖辈辈沿袭下来“不疯魔不成活”的匠人精神和面对无常世事依旧温热的人心态度。
据今日头条看鉴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