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苏轼的茶情
2020-05-14杨多杰
杨多杰
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
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稚幼。
紫笋虽不长,孤根乃独寿。
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
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逐茂。
能忘流连苦,戢戢出鸟昧。
未任供舂磨,且可资摘嗅。
千团输太官,百饼炫私斗。
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
——[宋]苏轼《种茶》
茶诗当中,写饮茶的多,写制茶的少。毕竟,在古人眼中,饮茶是文人的事,而制茶是农人的事。但陆羽在《茶经》中辟出“二之具”“三之造”两章详述制茶流程,确实有超越一般文人和茶书的格局。
写诗的文人,对书斋中的雅事很熟悉,而对茶田里的农事则较为陌生,至于写种茶的诗作,那更是凤毛麟角了。因此,宋代苏轼的《种茶》,就显得尤为珍贵。
在人们的印象中,苏轼是一位文采飞扬的风流才子。闷时饮宴,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馋虫兴起,又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闲暇无事,还要“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与其说苏轼是一位文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生活家”。
但是,读者们千万不要对“生活家”产生误会。“生活家”的特点和能耐,不是将美好的生活过得舒心,而是将糟心的日子过得精彩。
论性格,苏轼乐天知命。论生活,苏轼极不顺心。
作为一个“生活家”,苏轼既有主观天赋,也有客观条件。他的心态足够好,生活足够糟。
读这首《种茶》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苏轼的糟心生活。
古代文人的生活走向,大半与宦海沉浮相关,苏轼也不例外。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苏轼高中进士,年仅21岁,是名副其实的少年得志。但自进入官场后,他却步步艰难。终其一生,几乎都牵涉到党争之中。既然是党争,就谈不到对错是非了,他们本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对政敌毫不留情地加以打压。苏轼本是君子不党,怎奈却稀里糊涂地成了所谓的“元祐党人”。
按照《苏轼诗集》的记载,这首《种茶》应作于绍圣三年(1096)丙子正月到绍圣四年丁丑四月之间。这时的苏轼,身在广东惠州。至于东坡居士为何来到蛮荒的岭南,这便是本诗的写作背景了。
事情要追溯到元祜九年(1094)四月十二日,哲宗皇帝下诏改元为“绍圣”。古代皇帝的年号,一方面用字要吉祥,另一方面也透露着朝廷的政策走向。所谓“绍圣”,意为继承神宗朝的方针政策。换言之,所谓的“变法派”即将得志,所谓的“保守派”则要遭难。
果不其然,改元后不久,吕大防、范纯仁等“保守派”被罢职,章悖、安焘等“变法派”出任要职。可这些重回朝堂的变法派,早已把王安石新法的革新精神和具体政策抛弃,而把打击“元祐党人”作为主要目标,几近报复式的发泄,为的是排解他们多年来所受的怨气。
短短两个月内,在任的三十多名高级官员全部被贬到岭南等边远地区,被认为是“元祐党人”的苏轼,自然也在贬官之列。而且,一年之内,连贬五次。
苏轼在绍圣年间的第一次贬官,是在闰四月初三。诏书下达,取消苏轼端明殿学士及翰林侍读学士称号,撤销定州知州之任,以左朝奉郎知英州军州事。也就是说,把正在华北定州任职的苏轼,—下子赶到岭南的英州。英州就是今天的广东英德,北宋年间,那里可没有美味的英德红茶,而只有一片蛮荒贫瘠的土地。
陕西西安南里王村唐代韦氏家族墓中的壁画《宴饮图》
苏轼在绍圣年间的第二次贬官,是在第一道诏书下达后不久。朝廷认为“罪罚未当”,于是又传新命,再将其降为充左承议郎,仍知英州。之前的左朝奉郎,是正六品上的官职;这次的充左承议郎,是正六品下的官职。由此可见,对于苏轼的打压是锱铢必较的。
苏轼在绍圣年间的第三次贬官,是在奔赴英州的途中。这次是“诏苏轼合叙复日,不得与叙”的命令。按照宋朝官制,官员每隔一定年限,如无重大过失即可调级升官,这叫做“叙官”。这道诏书就是取消了苏轼的叙官资格,也就是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苏轼在绍圣年间的第四次贬官,是在到达安徽当涂之时。这次诏书宣布,再贬左承议郎,责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次贬谪的地方,由英州换到了更远的惠州。与此同时,苏轼从外放的州官变成了“不得签书公事”的罪人。与其说是去惠州赴任,不如说是去服刑了。
事到如此,苏轼的政敌仍觉得不够解恨。苏轼在绍圣年间的第五次贬官,是在抵达庐陵之时。这次诏书宣称,落建昌军司马,贬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节度副使听起来挺厉害(原因大概是受唐朝节度使的影响),但其实是比司马还低的官职。
连贬五次,发落岭南。到达惠州,百感交集。
交代清楚了写作背景,我们可以开始读茶诗了。因为这首诗写的不光是茶树,更是苏轼自己。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的是茶树的生长环境。松林之间,不知何时,生长出一株茶树。这里强调是“旅生”,表明了此茶树非人工有意栽种。唐宋间,茶產业大多处于粗犷原始的状态。茶树多是野外生长,茶农也是靠天吃饭。想在房前屋后移栽成片的茶园,却由于培管技术不足,导致茶树长得并不理想。因此才有了陆羽《茶经》中所说“野者上,园者次”的情况。
但苏轼发现的这株野外的“旅茶”,并没有那么幸运。茨棘,即带刺的荆棘。蒙翳,则是伏地的藤蔓。身边生长着这么多杂七杂八的植物,这株茶树的命运岌岌可危。
接下来的四句,写的是茶树的生长状态。这株茶树简直是苍天不佑,长在了这堆杂草之中。结果自然是长势不良,紫笋般的优质茶芽寥寥无几。但可贵的是,这株茶树并没有枯死,仍然坚强地活在茨棘与蒙翳之间。
以上八句,叙述了-一株长势不佳的茶树,这株茶树,不正是苏轼自己吗?茶树生在松林,才子处于朝堂。茨棘与蒙翳,指的是朝廷里的奸佞小人。历经磨难,苏轼的赤子之心不改。身处岭南蛮荒之地,虽已无力回天,却要做到“孤根独寿”。
见茶树,如见自身。赞茶树,亦赞自身。
下面的四句,情况有了转机。
苏轼与茶树,可谓是惺惺相惜。自己忍受小人的排挤也就罢了,总不能看着孤高的茶树也被野草困死。于是他将这株茶树移栽到白鹤岭上,细心呵护。恰逢天公作美,地力肥沃,茶树的长势越来越好。其实诗中提到的白鹤岭,正是苏轼在惠州的新家。
虽然苏轼是以贬官的身份到达惠州的,但还是受到了地方上的特殊礼遇。朝廷上的事没人说得清,苏轼的文章才情却真的让天下人钦佩。
他起初被安置在三司行衙的合江楼,在此度过了短暂的时光。但苏轼深知合江楼这样的住宿条件,对于他这位贬官来讲是违反规定的,绝非长久之计。另—方面,苏轼也觉得五道诏书贬官惠州,自己估计是北归无望了。于是他准备在惠州买地安家,让长子苏迈全家和幼子苏过的家眷搬过来同住。
绍圣三年(1096)三月,苏轼买下白鹤峰上的几亩地。这里本是白鹤观的旧址,位于归善县城后,环境清幽,闹中取静。苏轼依据地势,建屋二十间,凿井四十余尺。王文诏《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中记载:“堂前杂植松、柏、柑、橘、柚、荔、茶、梅诸树。”松间旅生的茶树,可能移植在了白鹤峰苏宅之中。
下面的四句,讲的是茶树移栽白鹤岭之后的情况。之前的“紫笋虽不长”,这时已经是“戢戢出鸟昧”。鸟咮就是鸟嘴,与紫笋一样都是指细嫩的上等茶芽。
茶树移栽白鹤岭,得以茁壮生长。苏轼移居白鹤峰,也获片刻安宁。
在白鹤峰苏宅架设房梁的那天,苏轼依据当地习俗亲自撰写了《白鹤新居上梁文》。祝词最后写道:“伏愿上梁之后,山有宿麦,海无飓风。气爽人安,陈公之药不散;年丰米贱,林婆之酒可赊。凡我往还,同增福寿。”这篇上梁文,真是诗中“能忘流连苦”的真实写照。
最后的四句,写的是作者的心境。太官,是主持天子膳食的职位。私斗,说的是北宋流行的斗茶。皇宫内廷的好茶,苏轼已经不放在眼里。再好的茶,裹挟上争名夺利的人心,又“何如此一啜”呢?
岭南白鹤峰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已远离了官场的是是非非。清代纪昀评价这首诗:“委曲真朴,说得苦乐相关。”的确,何为苦?何为乐?琐事缠身,再乐也是苦;身心自由,再苦也是乐。
我们的人生,可能沒有苏轼的大起大落。但东坡居士的茶情,当下之人也会有所共鸣。
空间装潢再高档,选用茶器再昂贵,斟茶倒水再贴心,都不如邀上一两位爱茶之人,认真泡上一壶工夫茶来得自在陕活。
做人,定要善良。
喝茶,不妨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