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事件终会过去,它却不会走远
2020-05-14
大约十年前,在金融圈工作的郑君不满足于在股市跟风炒作壳资源概念,转战期货市场。加杠杆的操作来得刺激,风险却也成倍放大。在棉花期货上亏惨了的郑君,一度徘徊于陡峭的悬崖边。后在朋友的劝说和帮助下,郑君卖掉房子,清空手里的股票,还上欠款,开始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在投资领域,郑君是典型的风险偏好型。然而,十年后的今天,一些不同于郑君的投资者跟期货挂上了钩,其中就包括中行原油宝的投资者。
2020年4月20日,是个足以写入期货交易历史的日子。这一天,纽约原油期货5月合约“一夜暴负”,惊现每桶-37.63美元的价格。正当人们惊叹市场交易之惨烈时,原油宝的一些投资者陆续晒出了自己的交割单,他们不仅“抄底”的梦想破灭,本金亏了,还倒欠银行不少钱。
按理说,原油宝的投资者并不是杠杆交易,不应该亏这么多,但遇上“活久见”的负油价,还是硬生生被拖进了泥潭。是产品设计存在缺陷,还是移仓操作不当、风险警示不够,责任有待进一步厘清。真金白银的亏损已经无可挽回。只是,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对期货及其风险又有多少了解?
商品期货发端于18世纪的日本,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尽管其初心是套期保值、平抑价格波动,却早已是金融投资领域的常备品种。原油号称商品期货之王,自然受到更多关注。几年前买黄金的“中国大妈”一战成名,而投入原油宝等纸原油产品的,除了“大爷”,还有很多不同职业的年轻人。
沙特、俄罗斯和美国玩“三国杀”,原油市场大幅波动,惊倒一众看客。资本嗜血的本性,则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乘之机。这次原油宝遭到专业空头的狙击和逼仓,就是一个典型。
在原油市场折戟,中国投资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4年 11 月 29 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发布消息称,因从事石油衍生品交易亏损 5.5 亿美元,远超净资产 1.45 亿美元,公司严重资不抵债。
2003年4月,中航油被批准进行境外期货交易。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陈久霖和中航油越权从事投机交易,一步步陷入美国高盛等巨头设下的赌局,终至一败涂地。
包括期货市场在内,金融投资的风险可谓无处不在,在“黑天鹅”事件冲击下更为凸显。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溃败,是可以写入金融教科书的一个案例。
1994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成立后,囊括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莫顿和麦伦·斯科尔斯这样的顶级大脑。1995-1996年,在扣除手续费之后,这家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都能达到40%,100多位员工盈利21亿美元,堪称投资界的传奇。然而,30:1的高杠杆比例,既让它有可观的盈利,也对应着巨大的风險。1998年俄罗斯债务危机爆发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套利交易策略遭受重创,损失巨大,流动性告急。美联储担心危机扩散,召集22家金融机构商讨解决方案,以保证这家公司的有序清盘。
金融是经营风险的生意,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理。这句话听起来虽然有些晦涩,但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案例给它做了注脚。中行原油宝事件还在处理之中,不管它以何种方式解决,其带给人们的警示都不会随时间而远去。(文中郑君为化名)(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