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总厨,灶台上显担当
2020-05-14赵宝娣
赵宝娣
陈宝明
陈宝明管理着亚洲最大的厨房和200多名厨师,他的团队打造着独一无二的主题宴会,他被贵宾称赞为“舌尖上的艺术家”。在每一次精美的国宴中,他变通有术,精益求精,于细微之处做好点滴事。
忙而不乱
凌晨4点,当人们还在梦乡沉睡时,陈宝明已经来到国家会议中心。在这里,每年要接待上百万展会客人。陈宝明带领的后勤厨师团队拥有5500平方米的大厨房,比10个篮球场还要大,可满足1万人同时用餐的需求,是亚洲最大的厨房。
2014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期间,国家会议中心总计开餐142场,约7.3万人次就餐。这期间,国家会议中心厨师团队的200多名厨师24小时轮班。
身为北京北辰集团国家会议中心行政副总厨、中餐厨师长的陈宝明忙而不乱,他统筹协调中餐团队分工,在短时间内完成保障工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他告诉大家:“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做好会议的后厨保障服务,其他事交给我。”
那年9月10日11点半,陈宝明和厨师们在地下一层的备餐间里,有序地忙碌着。桌餐、自助和盒饭,价格不同,但陈宝明和团队认真细致的备餐原则不变。素菜60℃,荤菜80℃,菜品必须保持在规定温度中。这个温度除了适应用餐人员的口感和肠胃舒适度以外,还有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陈宝明说:“我们把温度控制好了,菜品就不会出现问题。”菜品通过保温车从厨房送向餐厅,一切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大家明白:这次会议意义不同寻常,21个经济体领导人出席会议,并进行频繁密集的双边会见。就在即将开餐时,意外却不期而至。
陈宝明被告知:原定2000人的用餐计划被调整为3000人同时用餐。看着餐厅满满的宾客,陈宝明从容镇定,他说:“这是意外,也是常态。我们可以立刻准备900份盒饭,其他的用餐者可以引导到美食连廊。”陈宝明从容的底气来自对食材的巧妙选择。他早已经把原材料加工成半成品,有特殊需求时进行简单的加热处理就可以食用了。陈宝明时常说:“把一切做到可控,是一位会议餐厨师长必须做到的。”
每天2万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周末,陈宝明会带着团队到各大热门饭馆去考察。
对别家饭馆的菜肴,陈宝明和厨师们只要吃一口,菜里放的什么作料,用的火候怎样,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一顿饭吃完,知识也长了,技术也练了,新菜品的雏形也出来了。陈宝明说:“对味觉的敏感,考验着厨师的天赋。”
在G20杭州峰会上,领导要求会议中的餐品要体现出杭州特色,这对陈宝明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为了让中外来宾吃上原汁原味的杭帮菜,陈宝明带着团队又开始了一轮残酷的试吃,“我们到杭州的各个餐饮店去考察,一天得吃八顿,每天走2万步也瘦不下来。”陈宝明笑着说,“好厨师大多是胖子,就是这个原因。”
经过连续三个多月的试吃,陈宝明弄清楚了杭帮菜色香味的特点以及典型菜系的做法。最终,一道道带有显著江浙特色的美食出现在G20峰会餐饮服务的菜单之中。
此次G20杭州峰会,有36名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负责人,1400名官员,4900名媒体人,参会人数共计6300余人。这是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接待元首最多、影响最深远的大型国事活动。仅在峰会期间,就提供元首午宴、茶歇、媒体用餐等146场,共为近10万人次提供不同规格的高品质用餐服务。
北菜南调
陈宝明非常注重对年轻厨师的培养。平时,无论是菜品研发还是质量掌控,他都尽可能给年轻职工提供学习和发挥的机会。在他带领下,手下的厨师们工作热情极高,比手艺,拼菜品,积极进取,协同奋战。几年来,他培养出了一支实战经验丰富、和谐向上的团队,手下員工平均年龄仅有27岁,却能在工作中屡创佳绩。
在G20杭州峰会上,与杭帮菜同时亮相的,还有北京烤鸭。当时,正值杭州高温潮湿的季节,北京烤鸭到了杭州,却遭遇了“水土不服”。烤鸭晾皮、挂糖的工序不变,但烤出的鸭子总是潮乎乎的,不脆,口感很不好。
陈宝明和厨师团队试验了上百只烤鸭后,依旧没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有人提出干脆不上这道菜了,但向来不服输的陈宝明却咬着牙,发了狠:“我就不信这个邪!”他让彻夜未眠的厨师们回宿舍休息,自己将面前一堆失败的烤鸭打包,送去厨余处理间。
打开厨余处理间大门时,房间里的温差让他灵机一动:杭州的温度、湿度和北京大相径庭,这才是造成烤鸭失败的原因。
第二天,他和厨师们找到一间宽敞、通风的屋子,在屋子里放上抽湿机,把温度和湿度控制到合适的范围,然后,把烤鸭一个个摆放悬挂起来。问题迎刃而解,这样烤制出来的鸭子就是地道的北京味了。用餐时,陈宝明嘱咐厨师,把握取出烤鸭的时间,一定要趁着烤鸭脆实、口感好时端上客人餐桌。
谈到这些年来重大会议餐饮供应工作,陈宝明满脸自豪地说:“国宴是我们展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也是各个重大会议顺利举行的基础保障,我经常和团队成员说‘做好每一道菜,就是在为国争光,也是我们国宴厨师的担当。”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