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5-14阚红侠

关键词:心内科专科心电图

阚红侠

(徐州矿务集团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护理工作是临床重要的一部分,与患者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评估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护理质量也是护理人员工作的重点内容[1]。我院心内科实施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管理效果。本次研究将两种不同护理管理应用效果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随机分组,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45~82岁,平均(69.2±5.1)岁;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46~82岁,平均(70.2±5.5)岁;两组基础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内科护士共9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3.2±4.2)岁;文化程度:本科。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遵守心内科科室规章制度,由护士长监督指导下,完成各项医嘱和临床护理操作。观察组接受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心内科组建专科控制小组,由心内科护师、护士组成,由护士长任组长,负责专科护理小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对小组成员进行心电图培训,学习延伸护理,以经典病例进行讲解,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监督患者病情,文书书写、医嘱执行等情况。不断完善医护间配合,改善医疗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电图正确识别和操作情况,包括对心电图的识别、规范操作、正确解读等;对两组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文书合格率、口头医嘱执行率、操作失误率进行统计[2]。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心电图识别情况

观察组在心电图的识别、规范操作、正确解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心电图正确识别情况[n(%)]

2.2 对比两组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文书合格率100%高于对照组90%,口头医嘱执行率98.3%高于对照组86.7%,操作失误率0%低于对照组1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护理质量对医疗进程、患者满意度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可是,临床由于人力资源不足,学历差异等因素,护理质量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心内科需要专科的护理人员,由于人员在培训、考核等方面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心内科的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是建立起质量控制小组,由组员直接参与,通过实时的考核、评估、反馈和处理等管理,可以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与他人相符[3]。可见,护理人员按时按质完成护理工作同时,还要主动参与到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专科护理质控小组的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理想,能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可以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心内科专科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思考心电图之176》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