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叶永烈
2020-05-13黄健
黄健
2020年5月15日上午,惊闻著名作家叶永烈于当日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的消息,我的心中掀起阵阵波澜。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发表他的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完成《小灵通漫游未来》,而他更为人熟知的是一系列“红色作品”。回忆近20年来我与叶永烈老师的交往,深感受益匪浅。往事如烟,历历在目,满满记忆,遂连夜挥笔写下这篇回忆文章,怀念实事求是、善于思考、笔耕不辍、终身勤奋、平易近人的叶永烈老师。
与叶永烈及其作品结缘
认识叶永烈这个名字,是1960年代在小学时代读《十万个为什么》时,在充满科学幻想的少年时代,这部书对我日后的成长和思维产生了很大影響。1990年代,我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主持编辑《新编十万个为什么》,邀请了《十万个为什么》主编、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王国忠主持编写工作,他再次提到了叶永烈老师当年为《十万个为什么》撰稿300多篇的情形,幼时读书的情景又浮现眼前,叶永烈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呼之即出,是知此之深刻和清晰。
真正接触叶永烈老师,是因为3次与出版和文化传播有关的活动。第一次是2005年9月,叶永烈夫妇到南宁书城参加《红色三部曲》的签名售书活动。第二次是2007年4月,在重庆参加全国书市时我与叶永烈老师同住在和平大酒店。第三次是2017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在桂林全州举行“中华文化八桂行——走进全州”的活动,邀请叶永烈老师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专题讲座。
记得得2005年9月10日晚,我与时任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江淳、责任编辑李克平在南宁新华大酒店会见并宴请叶永烈夫妇。叶永烈老师把他签了名的4部新作品《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陈云之路》送给我。席间,叶永烈老师谈到了他写作的一些回忆——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上的是化学系,却一直写东西,发表了很多作品。大二时写了《碳的一家》书稿,因为不认识任何出版社的编辑,觉得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适合,就从该社其他图书的版权页抄下地址,直接寄到出版社。不久就收到通知单,告诉他书稿写得很好,马上出版。后来他认识了《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编辑正为化学分册发愁。其实当时化学分册已经编好,是上海一些中学化学老师写的,写得像教科书,编辑觉得不甚满意;看了《碳的一家》后,编辑提出让他试试写化学分册,就把题目寄给他。他试写了5篇,编辑看后非常满意,让他写下去,每写完10篇寄给编辑。到化学分册出版时,整部书173篇,用了叶永烈的163篇。后来,他写了天文、气象、农业、生物等分册。《十万个为什么》在1961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第一次出版,5本共900多个“为什么”,叶永烈写的占了300多个。
系列“红色作品”与《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
叶永烈老师说,他从事纪实文学的创作始于1979年,时年39岁。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对待历史传记的写作,叶永烈老师认为,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书要被读者认可、欢迎,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地将历史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写书的人要忠于历史,要背负着厚重的历史责任。纪实文学写的是过去的重要事件和名人,读者通过它可以了解历史、了解名人;通过历史人物走过的道路,可以对人生有所启发。
2007年4月,叶永烈老师到重庆参加全国书市,大会组委会安排我们都住在重庆和平大酒店。那天晚上,在下榻的宾馆,我再次拜访了叶永烈夫妇,并进行了写作的交流和探讨。我们不知不觉地聊了3个多小时,谈到党史,意犹未尽。叶永烈老师告诉我,他近年创作颇多,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另有《追寻彭加木》《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及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著作。说到他的“红色三部曲”时,叶永烈老师详细讲述了他写《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的动因。
当时叶永烈老师还对我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当代历史的转折点,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邓小平的领袖地位,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即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他将推出新作《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这是一部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长篇纪实文学。这部长篇写出了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起,到1978年底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艰难曲折历程,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突出了邓小平的巨大贡献,批判了“两个凡是”的“左”的错误。此前,1998年出版《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之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在1998年第4期曾发表文章给予肯定,指出《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书是叶永烈的中共党史系列长篇纪实作品中写得比较好的一部,也是近年来同类作品中写得比较好的一部。
2017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在桂林全州举行“中华文化八桂行——走进全州”的活动,拟邀请上海文史馆馆员叶永烈作《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专题讲座。时任参事室主要领导要求我联系叶永烈老师。当晚,我拨通了叶永烈老师的手机。叶永烈老师平时社会活动很多,日程安排很满,经过反复沟通和协调,他同意与夫人一道,于11月29日从上海直飞桂林,下午从桂林乘坐高铁转到全州,30日到全州湘江战役旧址考察,12月1日上午作讲座。当天,全国各省参事、文史馆馆员、国内外专家参加讲座,这是桂林全州历史上的一件文化感事。
11月29日下午,我到全州南站迎接叶永烈夫妇,并全程陪同参观活动。当晚,在下榻的全州宾馆,时隔10年,我与叶永烈老师又有了一次彻夜长谈。
他说,前些年,经过多方采访,写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30多万字的历史长篇《红色的起点》,该书在建党70周年前夕付印,之后有20多家报刊加以连载或摘登。朋友们建议他继续写下去,从“红色的起点”向前推进。于是,他就上井冈山、入瑞金、进遵义,进行了一系列实地采访,写出 40万字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华夏出版社联合出版。可以说,《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是《红色的起点》的续篇,《红色的起点》写的是“中国有了共产党”,《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写的是“中国共产党有了领袖毛泽东”。叶永烈老师说,自己的作品是“跑”出来的,为创作本书,他奔赴井冈山、瑞金、遵义等地采访,访问了众多历史见证人、知情人和中共党史专家,查阅了大量有关的历史文献、档案,以翔实、流畅的笔调,并以崭新的、特殊的“領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描写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一段值得珍藏和回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后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14年间,走马灯似的换了6个领袖,即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经历了一“右”三“左”(即陈独秀的“右”倾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与博古的3次“左”倾)。直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在遵义,叶永烈访问了老红军李小侠,她跟邓颖超、康克清、李伯钊、贺子珍,跟毛泽东、周恩来都熟悉。陈云在1935年秋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便提及她:“尤有一事可记者,当红军在遵义成立革命委员会时,有一女学生名李小侠,年约二十,同情红军,在大会上演讲,后被举为革命委员之一。”叶永烈还访问了遵义会议会址的原主——国民党柏辉章师长的胞弟柏锦章。
在采访中,叶永烈发现一个问题:有的中共党史专家的研究有一定的偏颇,即对所谓“反面人物”(有的只是一时犯了错误)不大加以研究,所以那时几乎查不到一篇关于博古、凯丰的详细介绍文章:关于李德,因为他写了回忆录《中国纪事》,因而对他的研究比对博古、凯丰的研究稍微多一点。这也就是此书与同类作品的不同之处。叶永烈的走访,找到了这些历史人物身边的亲历者,一次次还原现场,这使得《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更全面地展示了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命运沉浮。
叶永烈老师告诉我,《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出版之后,他又沿着中国革命的红色道路继续写下去。除到西安、延安进行了实地采访外,还去重庆、南京、北京等有关的地方采访,写出50万字的续篇《毛泽东与蒋介石》,写出了“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蒋介石”的历程。
叶永烈老师说,《红色的起点》在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前夕出版,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此之前,还没有一部如此详尽地记述这一重大事件的长篇。这本书一字不易,同时在香港和台湾出版,但是为了适合当地的图书市场,改了一下书名。香港版叫《中共之初》,台湾版则叫《大机密》——因为台湾读者几乎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诞生的,所以这本书对于他们来说是“大机密”。从书名来说,“红色的起点”是带鲜明政治色彩的,“中共之初”则是中性的,“大机密”则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对于党的成败来说,领袖起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之后,没有成熟的领袖,因此早年“左”“右”摇摆不定,像走马灯似的更换领袖: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到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到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到王明、博古的“左”倾机会主义,走过了一“右”三“左”的曲折道路。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不过,刚开始时,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并不显山露水。然而,他坚持了一条正确的路线,即坚持武装斗争,创立红色根据地和红色政权,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粉碎了蒋介石的多次“围剿”。虽然他多次受到“左”倾中央的批判、打击、排挤,但实践证明了他是正确的。特别是1934年冬,红军长征途中,在“左”倾军事路线指挥下,大败于湘江,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威信扫地,党内、军内要求毛泽东重回中央领导岗位的呼声日高。这样,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事实表明了历史对毛泽东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这14年间经历了一“右”三“左”的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是14年,在毛泽东领导下,取得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打败了蒋介石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前14年和后14年的鲜明对比,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显示了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表明了领袖的重要作用。《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正是基于以上的思索写成的。
叶永烈回忆他的创作时说道,从1920年代至1970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周恩来,还有一个是蒋介石。”正是选择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视角,透过国共两党的领袖蒋介石和毛泽东以及周恩来间的谈谈打打,打打谈谈,边谈边打,边打边谈,把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浓缩于本书之中。他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不断地将毛泽东和蒋介石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1920年代初识始,比较到1970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红色三部曲”是文学与史学的结合,讲究史实的准确性,是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党史文学。由于叶永烈进行了多方采访,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使书的内容很新鲜。
在关于写作党史传记人物的过程中,叶永烈向我淡到了一些轶事。有一次,韩国的记者采访他,告知他要翻译出版《红色的起点》,请他为译文作序。在交谈中,这位记者说,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非常引人注目。这个党是怎么来的?他们非常关心这件事,非常欢迎出版这本书。确实,当人们眼看着苏联、东欧一系列共产党领导几十年的国家,竟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相继分崩离析,而领导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共产党仍像巨石般屹立在世界东方,岂止是韩国,东西方两个半球的人们谁都会对此产生深厚的兴趣,并力图解开这个难题。
叶永烈老师还跟我谈起一次签名售书活动。《红色的起点》-天之内售出1000多本,当时在现场有个读者请他签名,说:“我是你书中人物的亲戚,你先签名,我再告诉你我是谁。”原来他是陈独秀的亲戚,他认为这本书较公正地评价了陈独秀。陈独秀做了许多好事,也做过不好的事,好就说好,不好就说不好,这才是实事求是,他希望今后的党史读物都能公正地评价陈独秀。“可见大家对这本书的反应是不错的”,叶永烈老师如是说。
1993年3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以下一段话:“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牧说,(关于)写毛泽东的生活和工作,像叶永烈的一些作品,大体上都是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还是真实可信的。”
1993年9月29日,《新民晚报》报道:1993深圳(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昨日在深圳图书馆举行……叶永烈45万字纪实文学《毛泽东之初》(即《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以26万元成交。
1994年2月7日,上海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报:包括《毛泽东之初》在内的6卷本《叶永烈白选集》出版,并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进行签售活动,两小时签售150套,每套定价为74元。
1994年11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叶永烈《热点人物追踪》(印数l万册),到2006年11月止,出版叶永烈的书共10种。
在谈到我也熟悉的中国科普作家时,叶永烈老师如数家珍,特别介绍了郑延慧、王国忠、郭敬谊和周文斌等科普作家。他说,当年王国忠在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任主任,《十万个为什么》使他名声鹊起,作品成功问世后不久,他走上了上海新闻出版局局长的岗位:著名的科普作家、光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金涛和叶永烈是当年在北大同年的同学,叶永烈在化学系学习,而金涛是安徽人,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叶永烈回忆说,当年他的毕业论文是在北大地质系教学楼里完成的,后来金涛和周文斌分别在光明日报社记者部和科学部工作,写了不少科普方面的作品。他还谈到了著名科学家苏步青、谈家桢和陈中伟等著名的院士。我问叶永烈老师,您写的都是一些敏感题材和敏感事件,有没有被有关部门过问或“打过招呼”?他说,现在和1957年最大的区别是,过去是对作者问责,现在是对出版社问责。
在谈到他的作品《梁实秋与韩菁清》时叶永烈老师说,梁实秋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鲁迅批评他是一个“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书中有一张照片,是梁实秋在台北宴请鲁迅的孙子周令飞的。叶永烈老师说,鲁迅先生是很值得我尊重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在当时那个年代,鲁迅批评过很多人,他的批评也有不正确之处。有一阵,鲁迅批评过谁,谁就要被在政治上定性,所以梁实秋那个时候所有的书在大陆都是被禁的。后来他看了梁实秋本人写的与鲁迅恩恩怨怨的一篇文章后,觉得对历史应该有一个公平的态度。所以他开始关注梁实秋,一直到关注他晚年的恋爱,恰好梁实秋的夫人到上海来找他,后来他们来往非常密切,彼此间有很好的友情,她就把梁实秋写给她的那么多的情书一封不漏全部交给他,使他写就了《梁实秋与韩菁清》这本书,这是出于对梁实秋先生的尊重。
叶永烈老师还告诉我一件惊心的“趣事”:他在写人物传记中令他非常担惊受怕的只有一次。那是上海作协接到中宣部的电话,问到叶永烈在《北京青年报》1995年头版的关于采访陈云的夫人于若木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当时没有E-mail,他的这篇稿件共6页纸,从上海发传真到北京,前3页折了,后3页继续发送,发完后再把前3页重新发送(没有续上第5、6页);这样,《北京青年报》的编辑就把5至6页放在前面,1至2页放在后面。此文章登出来后,怎么也渎不通,引起读者的关注,投诉到中宣部,调了原稿之后才弄明白。上海《文汇报》马上按原文全文刊登,这才“真相大白”。
“一辈子就是做一件事情”
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叶永烈的创作成果是相当丰厚的。199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6卷本的《叶永烈白选集》,《叶永烈文集》亦在分批出版。他的著作曾获奖80多次。1989年,叶永烈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著书50卷,计1600多万字。
2007年,我从重庆回到南宁后不久,收到叶永烈老师发來的电子邮件,并在附件中发来了5张我们在重庆和平大酒店会面和交流的照片,是他夫人抓拍的。尽管叶永烈老师在重庆与我分别时说,他将于下周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去讲学,5月份又要去美国作为期两周的讲学,手头上还有书稿要修改审定,工作和生活十分繁忙,但从发电子邮件这点小事看,他十分细致和周全,反映了他做事和做人的风格。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叶永烈曾说,“科学并不难,观察身边也可以发现很多科学原理……生活当中很小的事情,只要你做有心人,去发现科学、发现原理,把一个问号拉直变成惊叹号,那你就是一个科学的发现者。”
叶永烈曾经说:一辈子就是做一件事情,尽管“一”是很简单的一个数字,但其实“一”也是一个很深刻的数字,一个需要坚持的数字……我把写作看成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我把我的所有精力都凝固在我的作品之中。
叶永烈生前将多年来积攒的手稿等文献都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这批数量庞大的文献,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予以永久收藏。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叶永烈说:我本来想,去世之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想,觉得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谨以此文,深切缅怀叶永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