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020-05-13郭丽萍
郭丽萍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小学语文”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它是语文课,课堂应该充满语文的味道。再则,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是学龄儿童,虽然儿童的智力、学识、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处于开始和初步形成的阶段,但他们和成人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自由的意志,拥有丰富敏感的内心世界,拥有舒展生命、表达自己的权利。
在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填鸭式地灌输,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放任,而是通过一节又一节的语文课,引领儿童发现、品味语言表达的优美、有序及恰切;通过活跃、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学习习惯,鼓励儿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启迪儿童的智慧,带领儿童经由语文课堂走向更广阔的新天地。总而言之,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面对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如何上出有趣的、富有儿童味的小学语文课,以满足儿童纯真的本性?我想用以下两点来实践:
一、儿童化的语文味
语文课就应该有浓厚的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所谓的语文味就是语文的文学韵味,文学的韵味是说不出、道不明的抽象感觉,颇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含义。但在语文课上,它却是清晰可见的,目之所及的语言、文学、意境等等都是,也可以说是语文的美。要品味语文的美,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儿童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儿童对语文材料感受和理解的多元化;重视培养儿童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儿童去发现、去体验,通过读书、积累和感悟,转化为人生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进行语文教学,首先得从语言文字入手,带领儿童对文本反复涵咏,体味平凡的字眼所焕发的不凡魅力。以教学《渔歌子》为例,按照感知为先、想象为辅、体验为主、理解为要、品味为核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青”和“绿”这两种色彩并非实写,而是一种意境的渲染,是一种朦胧的美,如能真正领悟,需得走进诗人的心里。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興味长”,教学中应该给儿童充分的阅读时间去发现语言的秘密,让他们在书声琅琅中,用纯净的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内心直接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从而领会到语言文字之美。
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有何区别?对此,《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确切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课首先是一种实践活动,但它的本源和实质则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
从2019年9月起,全国小学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语文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共编排了129篇古诗文,其中,古诗词有112首,文言文有14篇,古典名著有3篇。从数量上看,古诗词篇目最多,惊艳千年之美的古诗词义不容辞地担起了传承经典的重任。除此之外,编者还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了符合当今时代特色、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这套书和以往其他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相比,除了改变识字与拼音的编排顺序,将课外阅读课程化,最大的亮点是加强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更应该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风尚。
二、儿童化的语文课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要在语文课上体现“儿童味”,就得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让童声、童心、童趣在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语文学习是一种洋溢着美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儿童并非单纯地接受教材的内容信息,而是将自己的生命活力投射到课文世界中去,以闪烁的心灵之光照亮处于蛰伏状态的语词的活性和智性。语文学习中的环境是轻松的,师生是自由的,课堂是活跃的,效果是最佳的,影响是持久的、全方面的。要达到真正的体验、对话、陶冶、感悟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在操作层面上对教学设计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模式已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彰显个性的多元化的和谐而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改变了老师“一言堂”的专制场面,改变了过去强调学生接受学习的现状,它使儿童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每位儿童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听众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小组合作中,人人都有发言权,都可自由发言;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的帮助,互相启迪;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汲取别人的优点;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评价自己。这种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儿童获得了更多自我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便能够大胆交流,继而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了儿童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与此同时,儿童在同伴们的评价中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增强了自信心。
儿童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帮助他们打好语言基础,练好语言品格,培养其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儿童“学习的乐园”,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更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红丽.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