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方法之我见

2020-05-13张德琼

读写算 2020年1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张德琼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最灵动”的学习者,他们思维发散,好奇心极强,他们可以由一个“点”延伸出一个美丽的立体的世界。语文教师教授的是“最灵动”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段语句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都能展现出现实生活中无尽的事物、人情、思想。

关键词 小学语文;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1-0186-01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实施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因为教师们面对的小学生有接触美元素的需求,而是因为语文学科的最大优势就是有无限的“美”。在笔者看来,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空间的转变,都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触动学生心灵,可以影响学生情感、思想的人文化的学习空间,进而让学生成为可以不断发展的人才。这些元素整合起来,为小学语文教学确立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主线。教师需要以审美教育为载体,需要为学生的内在进行启蒙,教师才能让小学语文教学发挥出“实效”“长效”。

一、传承文化、文明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种文化、文明。在学习语言类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打动学生的就是这些“文化、文明”,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魅力的自然也是这些“文化、文明”。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字、词、句”,让学生能够“读读背背”,教师还需要让学生用情感、用思想来解读大自然中的美、现实生活的美,让学生在完成“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同时生成“个性”。如对古诗词的学习是课本教材内容规定的,也是教师传授课堂内容的重点部分,教师若是缺少对古诗词研究,学生对诗词内容也只会一知半解,缺少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学习古诗古词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弄懂诗句的表面意思,还要引导孩子去体会作者创作时候的意境和心境乃至诗句的深层次含义和引申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时,学生能看到的景象是从侧面看庐山,山峦层层叠叠,再从近处、远处、高处、低处看到的景色又是大相径庭,致使作者才有感而发写出《题西林壁》。从这篇古诗中,学生应该在脑海中把庐山这幅画面想象成动态的一副画面,置身其中去体会作者当时是带着什么情感色彩去写?不难想象,这是一副怎样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二、挖掘资源中的思想内涵

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在解读文字时感悟到“景美”,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情美”。其实,只有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能够进行思想碰撞,这种“美”才能深入学生的脑海,才能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笔者建议,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资源,与学生一起解读资源的思想内涵。如现代白话文就比較通俗易懂,比较容易理解,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会发挥个人想象空间,掺杂个人的个性和情感在内。比如在学习《刻舟求剑》这篇文章时,作者想要传达的不只是一只船出现在河面,有个人在船上刻字的画面之美,还应该让学生以动态的画面去想象当时的场景,于是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的是这一副的画面之美,想象刻舟人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才致使在炎炎烈日下卖力的刻字。于河流之中潺潺的流水相照应,展现了一副动态的场景,船停泊在河面上,与当时河岸上的花草树木形成静态的画面相映衬,均在意境中才能感受到文学之美。再想象下作者当时写作想要传达给学生的是什么,是学习刻舟人坚持不懈的精神?还是要学习刻舟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存不存在问题?这其中都包含着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三、展现出人文情怀

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个是“研究语言”,在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掌握语言技巧,让学生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准确的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所需,让学生拥有建设成长空间的能力。另一个是“探究人文”。人们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其中流动的不仅仅是物质化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会不断地传输情感、思想,而只有展现出人文性,学生才能把握语文的语言性。基于此,笔者建议,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构建人文课堂,帮助学生拥有人文情怀。所谓人文情怀整体意思是人文主义情怀,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高度自我关怀,集中表现在对人的个人价值、个人尊严和个人命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维护,是传统文化遗留下的瑰宝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和精神价值体现。学习语文,学生重在感受作者的精神信仰和文章中体现的作者传达的人文情怀之美。在学习文章《日月潭》时,作者对日月潭是这样描述的:“日月潭很美,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当然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一定带着自身深厚的感情在文章当中,对日月潭和台湾的整体维护,体现着作者的高度爱国情怀和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在内,才能写出这篇文章。小学语文不单单是传授和学习知识那样简单,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的培养,在文章中体会意境之美,传达作者的个人情怀和思想,让作者创作的本身之美,沿袭并记录下来供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时期,这一时期,他们需要擦亮眼睛,不断地观察现实生活,不断地了解人情百态,不断地累加情感、思想。小学生们只需要“用心”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术,增长见识,进而生成学习能力,进而生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芳.初级汉语教材语文趣味性分析[D].中央人民大学.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