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门县村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

2020-05-13王红仙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村组任期村级

王红仙

村组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农村审计机构根据乡(镇)党委、政府安排部署以国家法规、政策和村干部任期目标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在村干部任期满、离岗时,对其任职期间的工作成果进行鉴定、明确经济责任、客观评价其业绩的一种专门审计制度。对落实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健全制度,推动农村财务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做好村(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15]63号)文件和易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易政办发[2015]130号关于印发易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组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客观、真实反映村组干部在任期内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正确评价干部,确保今年易门县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经县政府同意,成立易门县村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全县58个村(社区)和747个村民小组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止的任期三年的有关经济指标、财务收支、债权债务、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以推动村组干部任期与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一、基本情况

易门县下辖一个镇(绿汁)、二个街道办事处(龙泉、六街)、四个乡(浦贝、十街、小街、铜厂),58个村级社区,747个小组。为确保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按先审计后换届的要求,县乡组织审计人员122人,投入审计经费10万元。对176名村干部,747名组干部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审计面达100%。审计的重点是,根据村组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的轨迹,从经济管理权、经济决策权、经济监督权、廉洁履职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审计结果表明:一是村组财务收支情况,经对805个(村级58个,组级747个)单位的财务收支全面审计,审计金额达30922.61万元。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全县代管村组集体资金29746万元,其中村级7070万元,组级22676万元。村组财务收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办理。各项收入能足额及时入账,财务开支各村组严格按各自审批权限逐笔逐单按开支事由审批,大额支出经村民代表和村两委讨论,经村民监督委员会审查,报各乡镇街道主管领导审批,按财务预决算执行办理。

二、措施及做法

1.加强部门配合,落实工作职责。为加强村组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级党政组织认真执行相关规定,落实责任主体,并明确由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农经管理部门严格把关,乡镇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易门县农经局将全部人员13人编成7个指导组,从2月3日深入乡镇村进行日常审计和专项指导检查。做到各级机构健全,审计工作有方案,措施有落实,工作有纪律。

2.重视审计业务培训,确保审计有序。为提高审计质量,确保审计有序进行,县农业主管部门对县、乡农经干部、村监委会主任、报账员等人员进行培训;县成立7个业务指导组,深入乡镇村进行日常审计和专项指导检查;县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督查。在条件较好、人员相对稳定的乡镇,组织交叉审计,对部分经济业务发生额较大,群从反映强烈的涉农经济问题的村,由县农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力量开展联合审计。审计过程中,县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2次审计质量检查,农业主管部门深入一线指导业务,交流审计经验,及时沟通情况,就地解决审计中查出的坐收坐支、收入不入账等问题;对个别村财务混乱、管理不规范和非生产性开支过大等,审计人员边查账、边理顺、边讲规矩,确保审计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落实。

3.加强审计力量,确保审计质量。乡镇以农经中心为主要力量,又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审计小组,投入审计人员122人。审计结束各审计小组对所审计的村、组,以书面形式送达审计报告,并由被审计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向审计小组作出书面承诺,所提供的审计资料真实完整、合法有效。

三、取得的成效

1.整顿规范了财务管理秩序,严肃了财经纪律。易门县部分村委会财务人员对财务管理的严肃性认识不够;财务监管力度不够等。如审计中发现账目错误的2个单位金额9600元,在审计中已查明原因并作了更正处理。

2.摸清了家底、理顺了关系。实行审计监督,目的是对集体财务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使得集体经济活动符合国家、集体、村民的要求,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理顺旧账、纠正错账、建立新账,解决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杜绝前审后乱、边审边乱的现象,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建立了制度、规范了管理。通过审计发现大多数村委财务制度不健全、不够规范,在审计过程中督促他们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會计制度》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资产和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认真抓好民主管理、财务公开、现金、存款管理、债权债务管理、财务开支审批和村报账员管理,从而达到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构不顺,农经队伍不稳定。一是机构不顺。虽然各乡镇街道已成立“三资”管理机构,但都是挂靠农经部门来成立的。而各乡镇街道办的“三资”管理人员是由各部门抽调组成的,人员偏少,并且管理人员经常变动而影响队伍的稳定,工作效能难以提高。二是组级报账员都是兼职的,一到换届工作时一部分组级报账员要更换,影响到组级财务的连续完整性,形成培训不完的财务管理新手。三是目前村级报账员每月报酬只有200元,几个山区乡镇的村级报账员的报酬不够办事的差旅费,村级报账员队伍不稳定,多数人员不愿干,影响到村组财务的规范管理。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制度执行不严格。一是单据管理不规范。首先,支出单据不规范: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及其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导致村委会在经济支出时,多数时间面对的是没有规范单据的个体户,导致各种单据多为收据甚至是收条,管理漏洞较大;其次,收入单据不规范:近年来,收入单据虽由财政部门核发,但在核销时只核对存根联,对入账联监控力度不大,尤其是自购收款收据,未建立领取、使用、缴销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收入不上账的情况发生,审计工作对此类违纪现象的核查难度较大;二是审计中发现部分村委会及社区在订购报刊杂志费用过大和接待费过高,主要原因是上级要求村级部门都要订购相关报刊杂志,接待费过高是因为村组有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建设而必要的接待。在审计中已提出整改意见。以上问题这影响了农村经济收支的客观具体反映,同时也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尤其是对专项资金的审计。

3.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由于不注重集体经营,多数村组集体成为典型的空壳村。近年来,易门县在财政上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推动发展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局面,但是村级集体经济还是难有明显增长,特别是村级自身经营收入几乎停止不前。

五、对策及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重点抓基层,尽快解决审计机构和人员问题,着力夯实乡镇审计队伍建设基础,全面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一是县委、县政府和纪检监督机关要充分认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审计监督是农村基础政权巩固发展的保障,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用务实的行动和有力措施,全面推进和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二是完善乡镇(街道)“三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确保“三资”委托代理服务机构高效运转。三是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2.加强督查力度,控制债权债务。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债权清收工作,對历年累积的债权,按照“尊重历史、正视现实”的原则,分门别类进行处置。原则上对债权人健在、有偿还能力的,应积极予以催收;对于债权人已故或债权人健在但确实无偿还能力的,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可作坏账处理。加强村级举债的监管力度,以制度约束村级举债行为,杜绝村(组)无还款能力举债。凡涉及对外借入资金的,必须提前经村(组)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乡镇级业务主管部门核准,方可借入资金。严禁举债弥补收支缺口,严禁以任何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严禁随意捐赠村级资产,确保从源头上遏制新增债务。

3.落实责任,发挥职能作用。首先县财政部门要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经费投入力度。其次业务指导部门要加大对换届后的村组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指导换届后有变动的村组财务人员交接手续开展工作。

猜你喜欢

村组任期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试论农村村组职能社区化
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任期“新规”
英国央行行长将延长一年任期助有序退欧
河南严控"确权确股不确地"范围
浅析当前村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陕县:无证矿山死灰复燃 村组干部受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