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2020-05-13高飞
高飞
摘 要 本文结合情感教育内涵,提出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及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中生物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从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加爵同学因个人恩怨,砍死4名同窗好友到震惊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无不令人痛心。反映出学生情感教育的缺失,如何加强学生情感教育是值得广大人民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情感教育的内涵入手,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包含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教育整个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成为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上,情感定义为人们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心理反应,强调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特定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观是个哲学问题,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做出的一种认知、理解及判断,就是人们在处理事物时所保持的立场、持有的观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三者看似独立又共同组成一个整体,这使情感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突出情感教育的意义。
2情感教育的意义
2.1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指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感教育是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情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丰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2.2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高中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加深,情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对知识进一步渴望,追求理想,对未来充满憧憬。情感教育重点关注学生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环境等关系而产生的情感反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情感和完整人格的形成。生物学科和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衣食住行到生命健康再到生态环境,无不需要生物的参与。教师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渗透,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3.1充分挖掘生物学科资源
生物课本中,穿插大量的情感教育模块,主要体现在生物课本中含有很多实验探究过程,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所给出的资源,开展情感教育。作为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资源进行细致分析,将他们与我们具体的教学结合起来,挖掘其所包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并结合课外资料,更好的对学生展开情感教育。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模块,必修一的学习对高中生整个生物的学习过程是重要的。同时,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必修一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很丰富,这对培养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养成正确的科学探究方式提供了很好平台。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就渗透着情感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了解大自然的奇妙,树立局部和整体的思想,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從由小到大,有简单到复杂一步步进行的。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主要围绕基因展开学习,教师应将课本知识和科技相结合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以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想来看待遗传和进化。第五章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在常见的遗传病例和常见的治疗方法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对待遗传病的态度,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及积极客观的生活态度。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树立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要进一步的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
3.2营造良好的生物教学课堂环境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占据着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容易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和热情。随着情感教育的提出,我们教师要逐渐改善这种教学课堂模式,应营造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良好的课堂环境。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本来就带着很多趣味性的知识,所以生物教学的课堂更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而应该是积极活泼的状态。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营造和谐的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自己参与探索、发现及解决问题,有利于形成师生平等的环境,使学生既学习到知识又获得情感体验。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了解基因工程相关知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情感教育已经成为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相信,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情感教育在我国教育过程中一定可以取得很好成效。
参考文献
[1] 覃永彪.情感教学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作用与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z1):358-361.
[2] 金德子.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读《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J].东疆学刊,2001,18(04):封三.
[3] 佟雪峰.情感教育的追求及其对教师的期许[J].教育科学研究,2015(05):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