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学困生习惯转化的探索与实践

2020-05-13陈文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困生素质教育

陈文龙

摘 要 由于农村初中的教学条件有限,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较多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有一些学生无法适应教学发展需要,逐渐变成学困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方式,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初中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学困生习惯转化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农村初中 学困生 习惯转化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素质教育观念的发展对于农村初中教育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有限,同时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很多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所以对于农村初中教育来说,学困生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帮助学困生更好的学习相应知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是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但是学困生习惯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农村初中学困生习惯转化对策,对于促进农村初中教育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作用。

1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1.1农村初中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趣味性是农村初中教学应该具备的基本特点。因为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具有较强趣味性的知识,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时候,就会非常容易,而枯燥单一的知识内容,学生往往会缺乏学习兴趣。从目前的农村初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创新意识,一直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不管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有部分学生会迫于学习压力,主动学习,但是还有部分学生会受到这种教学形式的影响,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时候就会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阻碍。在统一的教学标准之下,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逐渐降低,进而与其他学生拉开差距。

1.2学生基本素质不同,学习能力差异性较大

初中知识具有较大的难度,并且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良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学习这些难度较大的知识之后,就会出现逻辑混乱的现象,并且随着知识量的增加,理解难度也会随之上升。从本质上来看,农村初中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没有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因此导致其中存在较多的疑问,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不够透彻,甚至其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3农村初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缺乏足够关注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除了应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变化,因为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正处于学习关键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如果所学知识的难度较大,将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而这种情绪波动对于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许多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和态度问题,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和考试成绩,从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态度和情感,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都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1.4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存在差异性

从当前的农村初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通常都比较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且愿意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流和沟通,而对于学习成绩一般,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也就是说,在农村初中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都是采用一以贯之的态度,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成绩,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教师往往会加大教育力度,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点拨,因此这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会更加优秀。而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往往持放任态度,关注的也比较少。因此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学习较差的学生会越来越差,和优秀学生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拉越遠,并且这些学生非常容易出现厌学情绪,最终导致农村初中教学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最终导致学困生的出现。

2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学困生习惯转化的实践对策

2.1提高教师素质,为农村初中学困生习惯转化奠定基础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在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往往更关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这显然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所以为了促进农村初中学困生习惯转化,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就应该在提高自身教育素质,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除了保证与学生的正常交流之外,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心理辅导工作,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在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原因,走出困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参与感和成就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建立学习信心,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2结合学生学习特点,提升学困生习惯转化的针对性

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教师在学困生习惯转化过程中无(下转第58页)(上接第53页)法回避的问题,因此一些基础不好、接触新知识较慢的学生就会逐渐与其他学生拉开差距。为了避免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重点实施分层教学。在平时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然后以此为依据,首先将学生分出层次,再针对每个层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因为统一的教学标准下,势必会打击成绩不好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区别对待,采用分层设计的教学形式,让处在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并且都能通过学习有所收获,实现自身素质的有效提升,从而提升学困生习惯转化的针对性。例如,有的同学在课堂上经常不注意听讲,爱搞小动作,此时教师就应该注意观察这个学生,看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然后可以在课余时间找学生单独谈话,了解实际情况,这样的学生通常都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提升学生的信心,上课多进行提问,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同学就逐渐转变过来,学困生的转化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3加强与学困生沟通,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对话和沟通的过程,因此沟通的实际效果对于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农村初中教学实践中,为了促进学困生习惯转化,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关键的。在与学困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困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有哪些学生没有充分理解,问题出现在哪里等等。然后就是再采取针对性辅导或者重新讲解的方式,让学困生全部学会相应的知识内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更应该给予学困生重点关注,不能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不对学困生进行过多的批评和责备,多鼓励学困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习及时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夯实基础知识,找到学习的信心,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之后的学习实践中。例如,在上课过程中,有个同学经常迟到,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不集中,学习成绩也不好。此时,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当得知学生是因为家庭条件困难,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所以经常迟到这一情况,教师就应该积极帮助学生争取学费减免,多给学生做思想开导,让学生树立生活信心,同时在班级内部号召其他同学帮助这个学生解决困难,这样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就会逐渐形成。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教师来说,促进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深入了解学困生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学困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帮助学困生夯實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到学习信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之后的学习活动之中,为农村初中教学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义万,罗路璐,秦敏.农村初中物理问题学生转化策略的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18(015):65.

[2] 刘丽霞.高效课堂中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途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10):126+135.

[3] 龚雅静.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成因的调查与分析 ——对兰州某校初中物理学困生的个案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06):14-15.

[4] 马汝菊,高云鹏.浅析对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05):34+37.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学困生素质教育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