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幸福观与现代幸福感探析

2020-05-13陈婷敏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启发幸福观儒家

陈婷敏

摘  要:幸福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基本道德范畴,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儒家的传统幸福观蕴含着丰富的内在意义和现代价值,对当今社会幸福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儒家;幸福观;幸福感;启发

一、引言

在道德哲学中,幸福是一个关于人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基本道德范畴,通常被理解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由于实现了人生的重大目标和需要时而产生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无论古代还是当代,幸福都是个体生活追求的永恒主题和国家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幸福观的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幸福与道德有着复杂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的“孔颜之乐”可以说是中国式的幸福观的典范,其深刻影响了传统中国人尤其是儒者的精神境界。在孔子看来,物质上的满足并不重要,粗茶淡饭足矣使其幸福快乐。但这也并不是鼓励人们去追求贫穷的生活,不去有所作为,而是强调在追求财富和地位时要用合乎道德的方式来获得,这样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孔子极为称赞并推崇弟子颜回的箪食瓢饮居陋巷的快乐。这是一种超越了一切人生的世俗利害关系而达致的内心幸福。

周玮在对儒家思想的研究中认为其“乐”包括两个境界:第一层境界是生存的基本物质得到满足,是一种感性之乐。第二层境界强调主体精神的自我体验和感受,是知、情、意合一的一种主体情感意向性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理性之乐。[1]如今,幸福感、幸福指数成为炙手可热的名词。人们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停地奔波。如何能够达到幸福,这有一个过程。最基本的是能够解决个人生存的物质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之后才会更多地考虑个人精神修养境界的提高,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以及国家利益。

在当代,每个人对幸福观有不同的理解。它会受到各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人们总是会根据自己眼中的世界来构建自己的幸福观。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形成某种关于世界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某种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并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而当追求到这种价值时则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意味着获得了幸福感。

三、传统幸福观对当今社会的价值

传统幸福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现代价值,对当今社会幸福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张方玉指出,以“孔颜之乐”为典范的儒家幸福观以其自身所具有的道德理想主义特质,正可以赋予现代精神生活超越性的意义。[2]

《易传》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个人品质上表现为坚韧不拔、奋发有为;在国家层面,则体现为大国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我们说儒家是入世思想,主张积极作为,尽自己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遵守社会规范。而在道家思想中,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争”、“致虚极,守静笃”,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作者认为,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有为”,而实现幸福需要靠我们自身的刚健有为。在现实生活中,幸福则意味着人生的某种状态,是对“人应该如何生活,达到怎样的生活状态”追问的结果。

人生千奇百态,人们在生活中体味到的快乐、幸福都离不开食物、健康、住宅、工作、爱情、事业、成功、受到尊重等等这些简单而普通的东西。在努力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当中,会收获不同程度的快乐,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感。当然,也会有忧虑、痛苦等。因此,生活中也需要各种“心灵鸡汤”来抚慰受伤的心灵。这些“心灵鸡汤”的内容多为吸取佛教的智慧,教人清心寡欲、静心无惑。

达摩祖师曾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你内心安适,就会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活得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写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一切因缘而起,因念而生。执着于某一时或某一物,就会患得患失。烦恼也会接踵而至;如能看开一切,心无挂碍,就会无所畏惧。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你看淡得失、无畏成败的时候,反倒顺风顺水、遇难成样。人生最宝贵的,就是有一颗平常心,远离浑浊,平静如水,不为世间无色所惑,不被人生百味所迷。

四、结语

我们需要佛系的“心灵鸡汤”来调谐生活,也需要吸取传统儒家幸福观的智慧滋养。

参考文献:

[1]周玮.从儒家“乐”思想到幸福观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3.(7).

[2]张方玉.“孔颜之乐”与罗素“幸福之路”比较[J].理论探索.2015.(1).

猜你喜欢

启发幸福观儒家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