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栽培管理技术

2020-05-13董红霞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防治措施栽培技术

董红霞

摘 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玉米在栽培种植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包括种子的选择,施肥工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等等,为广大的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仅供参考。

关键词:栽培技术;管理措施;防治措施

玉米作为我国种植最为广泛的农作物之一,自身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优化种植技术,提升玉米的综合效益是当下玉米种植工作的关键议题。

一、选用优良的玉米种子

玉米相较于其他农作物而言,其品种类型较为丰富。这决定了玉米的自身优势,但也说明了玉米的局限性。因此,对于玉米种子的选择要科学、合理。选择合适、恰当的玉米种子,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还能减少种植成本。首先,选种原则要因地制宜,这不仅是玉米种植的首要原则,也是所有农作物种植的第一原则。这其中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未曾使用的玉米种子,没有通过前期试验,坚决不能投入到种植过程中,以免造成减产或者更大的损失。因此,在选种问题上要提高重视程度。其次,务必将品质优良的玉米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首选,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损失;最后,在抗病虫能力强的种子中,选择颗粒饱满的种子,在减少病虫害的侵袭的同时保证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种子的选择关乎到玉米种植的全过程,优秀的种子不仅可以减少对种植成本的投入,还能减少人工的成本输出,同时对于病虫害及温度等多种条件具备更高的抵抗作用和耐受作用,因此选种工作就是玉米种植工作基础和保障。

二、科学、合理种植

科学的种植和种子的挑选同样至关重要。选择优良的玉米种子后,进行合理的种植规划,确保玉米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种植土壤结构、土壤组成以及生长空间的环境条件,将玉米从育苗期到成熟期的全过程,合理安排,既可以让玉米个体发育良好,又能使玉米群体发展健康成长,在合理、积极利用土地的同时,做好科学种植。

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土地,种植效果大不相同,因此,科学的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还可以提升土地的有效节约,避免了空间浪费。合理种植的优势就是因地制宜,最大限度让玉米产量最大化,质量最优化。

三、准确的播种时间

玉米的种植时间要结合当前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同时还要参考历年的气候条件,对于不同的玉米,有着自身特点和特质,要运用得当,因此在实际播种工作中,要结合现实情况,作为山西省原平市楼板寨乡,通常玉米种植时间是当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具体种植时间依照当地天气灵活变化。

四、玉米种植的施肥工作

1.玉米基肥工作。玉米基肥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地的营养程度,改善土壤的结构状态,疏松土壤的密实程度,提高微生物的生活环境质量,及时为玉米幼苗足够的养分和能量,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为玉米的良好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玉米基肥工作是玉米幼苗健康生长的必备条件之一。

2.幼苗育肥内容。当玉米幼苗发育到6~7片叶子的时候,需要使用40kg、25%的尿素进行育肥工作,施肥时,要注意离开玉米植株3~4cm,切记不能正对幼苗,要在雨后进行施肥工作,如果在晴天施肥,要注意育肥后及时浇水。

五、玉米幼苗期管理

玉米成长期主要工作重点是查找缺漏,间苗定苗。在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幼苗状况,防治幼苗由于栽种过密,导致幼苗相互挤压,导致发育不均衡,浪费水分和养分。通常玉米在3~4片叶子的时候,要进行间苗工作。间苗应该科学、合理,整体均衡,及时剔除发育不良或者受病的幼苗。如果需要补苗工作,通常采取两种措施,其一,将浸种发芽后播种,其二是移苗栽种,移栽后要保质保量地提供水分和营养,总体来说,无论是补种还是移苗都必须在幼苗生长到第三片叶子为节点,补苗后施加水肥1~2次。

六、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

玉米病虫害的种类较多,通常危害玉米,极有可能造成减产,甚至是绝收。因此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作为玉米种植人员,要保持高度戒备心,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1.玉米病害防治。玉米的大斑病是最为常见病害。具体为,玉米叶上会出现部分斑状物,如果发现不及时,病情发展严重,玉米主干叶子会受到严重危害。在受病初期,叶子表面会出现了灰色斑点,并在病情逐渐递进,会变为褐色,甚至黄褐色,最后占据整个玉米叶片。大斑病,在潮湿的环境中,病情的发展最为迅速,叶片出现发霉,甚至枯萎的状况,这就严重影响了玉米作物的产量。

玉米黑粉病是玉米独有的真菌性病害。玉米黑粉病的表现为叶片有椭圆形斑点,中央浅褐色,且四周深褐色,具体为大小2~4×1~2(mm),伴随生有黑色小粒点,后期斑点逐渐汇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措施:大斑病,利用7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以水喷雾形式,喷洒,可以有效预防并治疗大斑病黑粉病,

黑粉病,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g,拌种50kg,可以预防黑粉病。

2.玉米虫害防治。玉米虫害以玉米螟为主,通常表现为,玉米的叶片表面上,出现密集的小孔虫眼,玉米雄花会受到极大的危害。

防治措施:为了防止玉米螟出现,需要注意冬天到来之前,及时喷洒对症药物协同进行防治。使用菊酯类农药加水1000倍液或者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将药剂喷到玉米叶上,可以有效治疗。

七、收获时期的选择

玉米种植最终的检验就是最后产量,因此在玉米收获期,要及时确认玉米的籽粒是否饱满,是否完全硬化,以及外表的光泽程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最后确认玉米成熟之后,利用机械或者人工尽快完成收割任务。

综上所述,通过玉米的选种、施肥、育苗、病虫害管理等方面逐步介绍玉米种植的相关内容。提高玉米产量,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要夯实基础,學好知识,按部就班地完成玉米的科学种植。

参考文献:

[1]涂志.浅析玉米栽培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19(21):51.

[2]王卫绒.玉米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2):46+50.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防治措施栽培技术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