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围困者眼中的义和团运动

2020-05-13张庆

西部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义和团史料日记

摘要:《伯希和北京日记》一书以法国人的视角重现了清军和义和团围困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历史事件,为研究义和团运动提供了一手史料。作为学者的伯希和不仅带有主观情感地还原了被围攻现场,还对当时使馆区内各国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记述,有助于研究者接近历史的真相。

关键词:伯希和;义和团运动;史料选择;

中图分类号:K25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4-0134-05

萧菁所翻译的这本《伯希和北京日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10月出版,是周振鹤主编的“晚清稀见中外关系史料丛书”中的一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庚子事变中清军及义和团围困东交民巷使馆区过程中,法国志愿者伯希和所留下的日记的整理。1899—1901年,伯希和在越南、中国各地游历并搜集整理与其研究相关的资料,当义和团运动发生时,他刚好在北京活动,住在使馆区而经历了使馆被义和团围困的过程,在战争过程中留下了碎片化的日记,因为足够真实,所以法兰西学院的编者对日记手稿进行了辨认、整理和补充,使得这本日记的内容更加完整和真实。伯希和是知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曾跟随法国汉学家沙畹等人进行中国学研究,涉及考古艺术、东西交通、语言文学、宗教历史文化及边疆史地等方面。不过,其在敦煌的所作所为是相当不道德的,给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敦煌学、佛学等研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伯希和北京日记》一书主要分“1899年出访记”、“见证”、“书信往来”和“1901年的出访”四个章节展开。“见证”这一章节的内容摘录自达西所著的《法国公使馆保卫战》,讲述了伯希和于1900年7月17日前往大元帅府的事件,以他人的视角展现了本书主人公伯希和的勇气和冒险精神;“书信往来”则是伯希和1900年间所写的给其母亲及亨利、主任路易菲诺的三封书信,其中提到他对时事的评论看法等,包括法国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往来、他在中国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对中国政府还有义和团事件的看法等,言语之间不乏对当时的清政府及中国人民的贬低之意;“1901年的出访”是由义和团运动而引发的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伯希和再一次的中国访学之旅,经由香港到天津、北京、上海然后再到香港、广州至越南河内的旅行过程,其中记述到根据当时消息所得的清政府对各国进行战争赔偿的相关事项;“1899年出访记”是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章节,讲述了1899—1900年间伯希和出访中国继而在义和团爆发时身在北京的所见所闻,这些日记对于义和团运动研究毫无疑问属于一手史料,作为一名被围困者,伯希和的见闻与经历是什么样的?除了面对清军和义和团这些敌人之外,法国和其他列强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利益往来,在伯希和的眼中,这些事情又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一章节的阅读,我们能够从不一样的角度见证义和团围困使馆区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以往我们对于义和团运动的看法评价等相关研究,大都是站在我们中国人的主观立场上,《伯希和北京日记》一书的出版,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资料,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面对历史思考历史。

一、关于义和团运动

1899—1900年中国所发生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等,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场运动,不同的当事者有不同的看法,对清政府而言,不同的派别对于这次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同,有说义和团意味着叛乱与暴动,需即刻将其镇压、解散的,也有主张对其招安,利用义和团来对付洋人的;对于当时在华的洋人来说,义和团是恐惧、杀戮和非理性的象征,这样的变局是他们没有想到的,希望在变局中能够安身立命,不过,也有洋人希望借此出兵,对中国进行武力征服;而在义和团民的认知中,这种组织是他们用以守卫自身的武器,因为“扶清灭洋”是他们的主要责任。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晚清政局极不稳定的直、鲁、豫、苏四省边界,当时内外战祸,水旱天灾,人民颠沛流离,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在这种形势下,教民和人民的矛盾尖锐,反洋教斗争在清政府的纵容下终于演变成了义和团运动,而后逐渐发展,直到大批义和团进入北京城,公開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攻打教堂,杀死教士,使得这次运动成为列强联合入侵北京的最好借口,进而导致了中国的战败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本来就走向滑坡的中国经济陷入了更大的泥潭。

义和团运动作为以近代中国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是近代西方列强侵华活动加剧致使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史学界对其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在知网上以义和团运动为主题进行搜索,有1500余条结果,可见义和团运动相关研究的热度,并且国家还专门成立了义和团研究会,经常召开学术会议,这大大推动了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学者们对于义和团运动的研究有许多面向,浏览相关成果可知主要集中在义和团运动的起因与发展、义和团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参与义和团民众的迷信倾向、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研究、清政府及其政策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以及东南互保等方面的研究,在列强侵华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方面也有一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列强如何伺机发动侵华战争以图实现瓜分中国的阴谋,以及揭露列强联合侵华的同时彼此间的矛盾和斗争。关于列强之间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有童恩正的《帝国主义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的矛盾和合作》,李德征的《义和团时期帝国主义在联合侵华中的矛盾和斗争》,胡滨的《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矛盾和斗争》等。涉及法国的有关于法国主教樊国梁的一些活动研究,还有葛夫平的《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法国对华外交》、邵兴国的《法国与义和团运动》等。

由于本书日记原稿来自于法国人伯希和,所以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法国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内容。法国由于经济实力不如英美等国,故在侵华过程中,侧重于宗教文化侵略,除了逼迫清政府签约要求与其他列强在政治、经济权益上一致外,还攫取天主教教会在华的特殊权益,取得了所谓的“保教权”。这与中国传统封建礼教相冲突,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山东等地发生多起教案,对此以法国为首的侵略者逼迫中国官府压制中国民众遏制事态发展,由于清政府的态度一般是倾向洋人的,致使民族矛盾更加激化,义和团运动因此爆发。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法国一方面联合其他列强迫使清政府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则怂恿列强共同出兵侵华,在本书中也有相关记述,“毕盛(法国的驻华公使)先生看起来很想采取行动,提出派遣海军和两艘军舰来华,并在发生哪怕只是很小的危险时可以武力登陆。”[1]15

二、《伯希和北京日记》与义和团运动

这本日记既然是当时被围困中参与战斗的法国人所写,那么书中的内容与现有的研究肯定是有不同之处的,书中关于义和团围困使馆区期间的记录,大都是关于各国之间的交涉、防守及兵力的调配以及战争与人员的伤亡情况等,给我们展示了战争时期使馆区的状况,因为伯希和身处的地点与身份限制,其所见所闻涉及到中国方面的大都是战争与伤亡。

本书前面刚开始的时候给出几张平面图和地图,对于我们阅读该书是非常有帮助的,使我们能尽可能形象地了解围攻时的情形,包括当时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地图、法国公使馆地图与防御图、北京城示意图,这些地图中还包括当时的防御和工事地图等,可以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更有代入感,能更加直观地想象到当时的战争情况及人员调派和各使馆各工事之间的距离路线等,有助于我们对日记中内容的理解。

既是日记,就少不了作者的个人情感。我们通过课程学习和相关资料可知在使馆区被围困期间,公使们向联军舰队进行求援,但是由于清政府刚开始不配合以及义和团群众的打击和阻截,联军是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公使馆救援的,对此,伯希和在日记的字里行间也会抱怨联军没有及时赶来,从而让使馆人员身处险境,在6月11日和6月12日的记述中作者都提到没有联军的消息,继而在有联军的消息时记述到“联军已经在廊坊停留了两天,看起来今天也不会离。修复铁路难度很大。他们对此真是不遗余力啊!就是因为他们姗姗来迟,北京已几乎被焚烧殆尽。他们星期日已经出发,到周五只走了一半路程”。[1]35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日记中有多处关于葬礼的记述,在保护使馆区战斗中牺牲的人,他们都会在歇战的时候为这些人举办葬礼,有“三点。埋葬了水兵。”[1]44“三点。勒格那克和另一位奥地利士兵的葬礼。”[1]66“两点。指挥官托尔曼的葬礼。原定在三点,由于此刻比较安静,温特赫德先生将葬礼提前了。”[1]88“水兵莱内在北边岗哨被致命的子弹打中身亡(下午三点为他下了葬)。”[1]95等多处记述。在当时那样的情境下人们还会去做这样的事并且伯希和还记述了下来,可见他们对于信仰的忠诚以及生命的尊重,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这一点是令人敬佩的。

文中还有多处提到的一点是战争激烈之时的人员调派,一般都是五到十人。比如“在毕盛和窦纳乐的命令下,十名法国人前去支援在肃王府东北边受到攻击的意大利人和日本人”、“德国人要求向城墙增援。我们去了七个人,其中三人是平民。”、“肃王府再次发出增援请求(之前的十个人已经回来)。我们派了另外五个人增援肃王府的意大利人。”、“七点零五分。派了五个人去增援日本人。”[1]49等等。这些一方面说明了清军和义和团的进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大使馆区域的防守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表现出清军和义和团明显在战术、武器、士兵的勇气、作战能力等方面与西方国家差距很大,所以他们通过少数的非专业兵员的调派,就能阻挡清军和义和团进攻的势头。

伯希和的这本日记中关于清政府方面的记述是不多的,整本书读下来让人印象更深的是他关于使馆区内各国之间的矛盾的记述,尤其是关于俄国的。“毕盛先生召集公使们在他家里开会。格尔斯(1897—1901年任俄国驻华公使)几乎拒绝前来……格尔斯变本加厉地扮演者双重角色。哈瓦斯通讯社今天向我们报告说格尔斯私下里写信给慈禧太后问她是否希望俄军帮助消灭义和团;另一方面格尔斯却以虚假的安全来安抚外交团。”[1]25“目前几乎只有法国的利益受到冲击(教会、铁路等),其他国家的海军的到来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俄军迟迟不来为整个计划拖了后腿,对此天津那边对俄国人很不满。”[1]32“让俄国人前来是不切实际的”[1]45“我们重新回到城墙上的时候美国人在他们守卫的桥上喝威士忌和汽水……我们在美国人和德国人之后撤离城墙。由于我们是最后撤离的,四处遭到射击。”[1]54“我们与德国、奥地利达成如下协议……我们不会再派任何一个人给美国。他们如果愿意可以找俄国或英国增援。”[1]58“格尔斯声称自己只有五十四个人。他是在撒谎,他有几个哥萨克兵,还有七十五个卫队成员。”[1]62“我們刚见到六个德国人护送一个伤员:这也太多了。敌人进攻我们的大门(攻势并不算猛烈),德国人却置之不理。”[1]77等等多处记载,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关于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等战争物资的描述,也展现了各种不公平的分配等问题。从伯希和的日记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列强之间矛盾的细微面,这些问题的存在显示了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英法德俄各国公使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也可能正因为如此,导致了战争更加胶着,历史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充满了各种细节的争斗,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不是铁板一块,哪怕西方列强当时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一样会有各自的冲突,历史是各个国家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

关于在义和团运动时期侵华各国的矛盾问题,是有着缘由的。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的势力在京津地区有了很大发展的时候,帝国主义驻北京的外交团就以保护使馆为名调兵入京。英国公使窦纳乐首先通知驻天津领事贾礼士命令海军中将西摩率援军来京,不过,这批侵略军在途中遭到了义和团等中国军民的截击,从而进退维谷,经过半个月的苦战才狼狈逃回天津。这批侵略军之所以失败,除了义和团和清军拼死阻拦以外,更加重要的因素是这些国家内部的矛盾,当西摩在天津组织侵略军的时候,“法国人和俄国人拒绝派遣卫队,除非派出一支至少有一千五百人的军队,或者是铁路可通车运行。”①联军出发之初就是很仓促的,俄、法等国部队是后来才出发的,这次联军失败之后,德国外交大臣布洛夫曾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军失败的原因属于军事障碍为少,而属于司令官间政治性的意见为多。日英及俄法两集团间存在着激烈的仇恨和怀疑,使列强间的团结能够继续到纠纷结局为止,是极不可能的。”②后来又发生了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前往总理衙门的途中被杀、清军和义和团围困使馆区等事件,各国想要组织一支联军来统一侵略行动,关于联军总司令的人选又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目标,在华侵略势力最大的英俄两霸都不能提出一个能够为各国共同接受的方案,德国也想从英俄的争夺中获利,想把俄法两国推到反英的前列,加深英法的矛盾。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的消息被西方证实后,德国方面决定增派海陆军来华,并且积极谋求联军总司令的职位,后来除法国外各国相继同意,德国元帅瓦德西伯爵获得了联军总司令的职位。

《伯希和北京日记》中也涉及到清軍看不起义和团的相关内容,是使馆工作人员从所抓到的间谍处得到的消息,“清兵和义和团其实已经起了争执,互殴……董福祥的士兵不敢自己放火,所以就派了这些苦力挖洞、抢劫加放火。”[1]89清兵看不起义和团的原因是义和团标榜刀枪不入但是却不在前面开路,只会跟在他们后面放火、偷东西。但是伯希和也有记述到“其实清兵也偷东西,董福祥手下的很多士兵偷了值钱的东西之后就离开军队了”。[1]94

与《伯希和北京日记》同样题材的出版物还有一本英国人普特南·威尔所写的《庚子使馆被围记》,他也是当时义和团围攻使馆事件的亲历者,据其亲历见闻,逐月或逐日记载了他眼中的义和团和八国联军的行为,并且讲述了他对当时若干时势的体认与思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普特南的这本书,“上卷述事前惊恐之情”,用了较多的篇幅来写义和团,“中卷述围中攻守之事”,只用了寥寥数笔简单勾勒了义和团之情形,“下卷述联军骚扰之状”,则略微提到了剿杀义和团之情状。[2]有学者关于这本书的研究则把其分为了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义和团的奇异服饰、义和团的极端排外、清军的英勇抗战、战场上的秘密交易。透过普特南·威尔的记述,我们既可以看到义和团、清军英勇作战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义和团与清军的诸多愚昧腐朽的一面。例如,义和团的极端仇视西方器物、杀戮西方人士及教民,清军的腐败昏庸、士兵对利禄的贪婪等行为,这些也是毋庸讳言的。[3]

三、思考与收获

通过这本《伯希和北京日记》的阅读与学习,我也有很多收获,关于史料的阅读和使用,关于历史研究的方法以及这本书的史料价值等等。

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以伯希和这个法国人的视角来给我们重现了清军和义和团围困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这一历史事件,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开篇运用了平面图和地图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战争情况之外,还有其他几个特点。首先伯希和在日记中严格摒弃了以论代史的手法,坚持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历史,伯希和如果有不确定或者是听说的地方,在日记中都会有所说明,日记中有多处“好像”“听说”等字眼,如“午夜义和团好像从前门进了城”[1]33“到晚上好像天文台以北还有零星的火灾”[1]34“听说昨天晚上当我们反击的时候好像有一大队(中国)人想从城墙上下来占领运河上的第三座桥”[1]100等等。而且如果前面记述了错误的消息后面如果得到正确的消息也会有所说明,如伯希和在6月13号的日记中写到“称北堂被烧毁,义和团两小时内就会到这里”[1]30,后来又得到了其他的消息,因此在后一天的日记中写到“看起来并不是北堂被焚毁。接近上午十一点时,南堂确定起火,只不过冒出来的烟柱还不是很大。”[1]31力求在日记中还原当时真实的境况。所以我们在进行学习和研究时,要学会分辨,努力去接近历史本来的样子,以此获得启发。其次,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相当具有挑战性的是外国人的视角,长久以来,因为义和团运动而导致的接下来的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等事件,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是受害者,所以我们进行研究的时候习惯性地站在我们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控诉这段令我们屈辱的历史,不过,战争伤害的从来都不是单方,当时身处北京使馆区的这些公使和志愿者等人同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因为身处异国他乡,面对多倍于自己的敌人,他们的内心定然也是恐惧和不安的,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对立方受害者的情况,从而对那场战争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不过,站在最初的视角上,这些人来中国就是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为了侵略中国,那么他们遭遇到中国军民的联合抵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大家和平往来,那么便不会有战争。最后,这本书的阅读,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不要站在固有的印象上去评判这场战争,而是要了解得更多以及更加深刻,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

我们研究历史,史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所常见的一般都是别人进行二次解读的资料或文章等,这对于我们思考自己的观点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要学会去搜集和选择自己需要的一手史料,比如这本《伯希和北京日记》,就是一份很好的研究义和团运动期间义和团和清军围困使馆区的一手史料,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有价值的,一部以使馆内部人员的视角叙述义和团进攻情况的史料。不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本书因为是战争时期所写的,战争的环境导致书写不会非常完整,里面可能也有部分内容带有偏见或者是伯希和的道听途说,所以我们阅读的时候会觉得可读性不强,一些事情可能并没有前因后果,但是会极具现场感,也能让我们直观了解当时使馆区里面困境中各国领事的斡旋,对于义和团内部方面,这本书的信息并不多,价值并不高,我们需要的是其他的一手史料。伯希和之于义和团运动,并不是主角,甚至没有各国公使的地位来得重要,但是他却留下了我们所需要的史料,我们研究历史,不能只看主角,那样会很容易陷入所谓的英雄史观,历史的进程从来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许多人许多事共同发生作用的结论,我们要多方面搜集资料,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究历史,从而得出相对客观公正的结果,因为历史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只能接近历史的真相而无法真正的看到历史的真相。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本书中的记载,去印证我们之前所了解到的历史,历史是需要不断被证实的,我们之前得到的消息也有可能是假的,新史料与旧有史料可以相互印证,从许多史料的对比研究中,我们才能获得最有可能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资料。以史料为基石的研究,要求我们将怀疑精神和严密审识结合在一起,要考察多方面的史料和档案。此处不得不提的是林华国教授的一本书,《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现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基本上为我们理清了有关义和团运动的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这本书的研究涉及了当时的民众和国家、地方和中枢,以及中国和世界等多层领域中的复杂关系。[4]6

总而言之,就义和团运动而言,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让我了解到了以前所没有了解到的情况,认识到了历史的另一面,更加明白了史料的重要性,虽然史料不是史学,但无史料却成就不了史学。我们不能去研究那些以论代史的著作,更不能有这样的思路,我们要学会利用各种真实的对我们有帮助的史料,采用尽量未曾加工或相对原始或基础的史料,从而完善我们的研究。作为一名研究历史的人,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去通过各种历史档案等资料来追寻完整的历史,这样才是负责任的研究。

注 釋:

①《英国蓝皮书》,中国第三号(1900年),第104件。

②《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第14-15页。

参考文献:

[1]萧菁译.伯希和北京日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汪洪亮.一个英国观察家眼中的义和团运动[J].社会科学研究,2003(5).

[3]郭少丹,孙宝根.英国记者眼中的义和团及清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22).

[4]林华国.历史的真相——义和团运动的史实及其再认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5]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胡滨.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9]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10]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路遥.义和团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1982(2).

[12]葛夫平.论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法国对华外交[J].近代史研究,2000(2).

[13]李节传.俄国对义和团的初期政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4).

[14]刘天路,苏位智.50年来义和团研究述评[J].文史哲,2003(6).

[15]刘天路.清政府的政策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4).

[16]刘志义.论义和团时期英国的对华政策[J].东岳论丛,1994(3).

[17]廖一中.论清政府与义和团的关系[J].历史研究,1980(3).

[18]邵兴国.法国与义和团运动[D].西南交通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庆(1994—),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区域文化社会史。

(责任编辑:御夫)

猜你喜欢

义和团史料日记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浅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MEANWHILE,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