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发展经果林种植及防治技术

2020-05-13喻红梅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3期

喻红梅

摘 要:当下,乡镇经济的发展与城市有一些差距,为了缩小差距,促进成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经果林种植是必要的手段,是乡镇发家致富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通过对经果林种植中树苗的选择、果树的种植密度及经果林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希望有所借鉴。

关键词:乡镇发展;经果林;種植防治技术

为相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果树,这样既能带来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群众也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引进生态绿色经果林来种植。但是在种植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本文就此问题详细的说明。

一、经果林栽培技术

1.幼苗的选择。种植经果林的前提是幼苗的选择,幼苗是种植和栽培的关键,只有每棵果苗都经过精心的培育,并且从中选择出较为茁壮健康的幼苗,经果林才能更好。所以,在幼苗选择的过程中,要注重许多方面,例如:幼苗的高度、根系的发育情况以及树苗的整体状况。在幼苗选择时,还要尽量选取根系发育良好的植株。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幼苗表皮发育的情况,选择表皮光滑的植株作为种植苗,因为这种幼苗生命力比较旺盛,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成活率。在种植果树活动开始之前,种植者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例如,具有高产、高效、品质优良的特点的果树品种。其次,还要结合当地季节的更替,尽量选择一些四季都能存活、适应性强的品种。此外,技术人员也要加大对品种的研究力度,通过进行一些技术性试验,培育一些高产、优质的果树新品种,为以后的经果林生长提供动力。

2.种植密度。果树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空间,如果果树生长的环境不好,种植的密度如果不合理,那么势必会影响果树的健康成长。同时,不同的果树品种对其生长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的种植果树。在选择经果树的种植区域时,首先需要有合理的密度,在对不同果树品种种植过程中,也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品种需求来定。如果果树种植的密度小,就会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但是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就会造成养分、水分、阳光等供应不足,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即便果树能够存活下来,但所结果实的质量较低,品质较差,从而降低经果林的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在对植株密度控制时,不仅要考虑经果林正常的生长环境,而且要考虑未来及果树真正生长后所需要的空间。

3.合理整形修剪。合理的整形修剪,既可以让果树依据人的想法来进行生长发育,同时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和品质,有一定规模的果林待到春暖花开时还能带动当地的旅游发展,增加群众种植经果林的经济效益。因此,整形修剪工作要做好。

二、目前经果林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

1.群众缺乏后续管护的积极性。因为经果树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其经济效益见效也慢,前期的种植和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可能会给一些果农带来经济上的阻碍。除此之外,可能一些经果林种植大户缺少管理意识,没有及时管理好果林,绝大部分群众让果树自发生长,因此经果林长势不好,经济效益较低,这就会降低乡镇居民种植果树的积极性。

2.林地内套种农作物,导致经果林长势不好。受利益的驱动,许多群众选择在经果林地中套种农作物,由于缺乏必要的水系配套工程,所以套种的农作物大部分都是玉米、高粱等抗旱的高秆植物,造成农林争地争养分,这就影响了经果林的长势,不利于经果林的健康生长。

三、促进经果林生长的具体措施

1.加强科技投入,提高果树产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对作物的高质量产出亦是如此。过去的果树种植技术存在着很多弊端,浪费了许多资源和经费。比如,没有充分考虑果树生长适合的自然环境,种子由于不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而死亡,即使有幸存活,产量也很低。因此,在提高产量与质量方面,种植人员绝对不能含糊。相关果树种植人员要进行多次试验,检测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才有利于不同的果树品种存活。此外,还可以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改良品种,用人工培植的方法培育优良的、适应性强的果树幼苗,这样既可以减少浪费,又可以培育出产量与质量并存的果树品种,这样便能有效地提高果树的栽培技术与质量。

2.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了解果树生长特点。人们常说,只有充分了解了一件东西的特性,才能针对其做出合理的评价和指导。那么,经果林的种植也是如此。首先,种植人员要全面了解果树生长需要的必要条件。果树属于一种绿色植物,对阳光的需求肯定少不了,所以要保证果树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光照条件。再者,水是万物生命的源泉,丰富的灌溉水源也可以助力果树健康生长。除此之外,肥沃的土壤也要在考虑范围之内。还要明确一点,既然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就必须要远离被污染过的水域、土壤环境,要为果树的高效健康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生长的环境适合了,再将相关种植技术融入到种植过程中,促进经果林的生长。我们资兴市清江镇的桔园蓄水池的修建便于桔园水分、养分的充分灌溉,每年春季利用挖深沟埋放杂草、农作物废料等有机物来给桔树后续生长带来源源不断地有机养分,大大提高了桔树的产量,而且口感更好,这些在经济果林里都是可以值得大量推广的。

3.突破传统种植模式,开创新渠道。传统的种植模式比较死板,往往都是种植后浇水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利于果树的生长。所以,种植完果树幼苗之后,接下来要开展栽培、监测等工作。相关研究果树种植技术的专家首先要做好系统完整的种植试验设计方案,准备好试验所需要的一切材料,选取合适的试验田地,采取专业性的栽培技术。要观测、记录果树幼苗的生长状况。此外,记录的内容包括果树幼苗的外观形态、生长发育情况、成活率等等。整个试验需要做到准确无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合理性。在种植后,也要时时刻刻关注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检测它在绿色环保方面的真实作用,看是否和预期效果一样。其次,还要在实验室里设计出和种植一些果树地区类似的植物生长环境,指派固定的专家人员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观察记录,做出合理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找到新式的促进经果林成长的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果树的健康生长,提高经果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培育优良的果树幼苗,在种植前还必须要选择适宜的树苗品种,种植中要进行科学管理,最终能够种植出好的经果林。因此,种好经果林,管好经果林,实现经济和绿色效益双丰收,进而促进乡镇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中民.经果林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18(01):109-110.

[2]李胜海.经果林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2017(03):4.

[3]陈琴.经果林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5,32(11):101.

[4]罗朝胜.经果林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北京农业,2015(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