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我的指甲被我啃秃了
2020-05-13Leah
Leah
不自知的咬甲怪癖
蛋黄:我发现你背书的时候小动作好多呀。
板栗:啊?我怎么啦?
蛋黄:一直抖腿就算了,还跟个小孩儿一样咬手,啃得贼香贼投入……
板栗:我知道我爱咬手,但基本上都是过后发现自己指甲太短,或者指头碰到别的地方疼起来,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好像是无意识的行为一样,我是不是身体缺了什么微量元素哦?
蛋黄:本福尔摩蛋已经筛查出了最精准的解释。咬手这种行为,一般是“口欲期”的延续,最开始是无意识的一种反应,用来缓解焦虑、紧张,分散注意力。其实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咬手是一种“退行行为”,咱们在婴幼儿时期,凡是有东西接触到口部,都会促发吮吸行为,这是一种原始反射。吮吸一方面能让我们活下来,也就是吃饱,另一方面能让人逐渐获得安全感、满足感。所以咬手不放,可能也是为了获得内心的平静。
板栗:口欲期……我懂,是心理学界“网红”弗洛伊德的理论。至于退行?你说我幼稚就算了,退化倒也不至于吧。
蛋黄:(摆摆手)也不能这样说,在处于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你其实潜意识感觉到不安全,所以会用咬手这个行为来安抚自己。大约有30%的儿童(7~10岁),45%的青少年,以及20%的成年人拥有这个癖好。
①口欲期
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概念,主要指婴幼儿时期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快乐和满足。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
②“退行行为”
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降低自己的焦虑。
这是一种强迫症吗?
板栗:听你这么说,我就来劲儿了。那你说像咬指甲、抖腿、撕倒刺这些行为是强迫症吗?反正我看我家铲屎官就像是有强迫症,她刷牙总是按照先左手拿杯子装水,再右手取牙刷,接着左手挤牙膏的顺序进行,比如她锁了家门之后,要反复拉两三次门,确保门关上了才安心。
蛋黄:你想患上强迫症,就跟考年级前一百名一样,是需要条件的。你说的这些行为让她感到痛苦,影响生活学习了吗?
板栗:(摇头)好像也没有到那种程度……
蛋黄:一般这种习惯行为是“自动化行为”,为了提高效率产生的。但是真正的强迫症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如重复想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或重复洗涤;二是症状持续时间,持续三个月以上,或每天超过一个小时;三是思维和行为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社交等。事实上,咬指甲这种行为是下意识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我们的焦虑情绪。
板栗:确实,这种行为让我感到放松。特别是当我感到紧张或是刺激过大时,咬指甲会让我冷静下来。
蛋黄:再加上指甲会不断地重新长出来,总会有新的指甲可以咬,人们获得快乐回报的活动是不间断的,毕竟当你感到不安时,手就在那儿,指甲也在那儿。
板栗:虽然说是这么说,但其实我看着自己参差不齐、贴着肉肉的指甲,也不好受,有时候反应过来自己在咬手,想控制,但后面又自动咬起来了。
蛋黄:你越是约束自己,甚至强迫自己不去做这件事情,越是会事与愿违,反而会更加焦虑。主要还是在焦虑不安的时候,找到其他的方式来替代,逐渐减少咬手的次数。慢慢地,随着你抗压力的增加,就能够控制下来了。
住口!寻找替代物
板栗:(若有所思)那我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可是为什么我们大脑能够理智地控制想要停止的行为,但还是克制不了咬指甲呢?
蛋黄:咬手能够提供暂时的“逃离”,分散注意力,所以比起放松的状态,我们在紧张或者厌烦的状态下更容易有这种行为。抖腿、揪头发,也是一样的道理。
板栗:有没有啥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法呀?你看我手头都咬秃皮了。
蛋黄:“我们努力去鉴别所有触发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去控制他们”,所以要么阻止,要么找到替代品。比如你背书的时候习惯性地咬指甲,你可以选择性地用手玩点小物品。你也可以在书桌前设置一些标志或者提醒,强化自己不想咬指甲这种观念。如果焦虑触发你咬手,甚至不能抑制,试试往手上涂上你最讨厌的花露水或是香菜味指甲油,那种恶心的味道会迫使你放弃咬手的。这些方式都可以试试,但改变一个小习惯要20多天呢,所以没有立即见效,也不要轻易放弃。就像我前面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能够抵抗压力,也拥有享受无聊与独处的能力,咬指甲的习惯就不会再出现在你的头脑中了。总之,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压力和不易,我们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緩解,但建议还是别咬指甲了,毕竟不好看也不卫生。
板栗:明白了,那等我先拿块小鱼干,转移一下注意力,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