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时中”观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13孙硕鲍龙星
孙硕 鲍龙星
摘要:儒家“时中”观具有“时时处中”“随时以中”和“以时对中”三个内涵。思政课“八个统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具有儒家“时中”观的文化底蕴。将“时中”观运用于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可在对教材的应用、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对教学环境的把控等方面遵循“时中”原则,实现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实现对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探索。
关键词:时中;课堂教学;高校思政课;八个统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4-0059-03
儒家“时中”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历史长河中,“时中”观是中国人的道德修养方法,更指导着人们的实践。今天,我们高举“文化自信”,应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因子,指导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时中”观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即是文化价值的体现。
一、儒家“时中”观的内涵
孔子在上古先民尚“中”价值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庸的道德观和“时中”的方法论。孔子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孔子首次赋予“中”以至高的道德内涵;孔子的中庸思想概言之就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即肯定两端的参考功用,然后在两端之间选择一个最理想的“度”来实现“中”。对于中庸的实现方法,孔子则引出了“时中”概念:“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时中”是孔子实现中庸理想的重要实现路径。
先秦儒家的“时中”观具有“时时处中”“随时以中”和“以时对中”三个内涵。第一,“时时处中”,即时时不忘求道之志,是先秦儒家对内在时间的持守和运用,体现了儒家的修养功夫论。孔子言:“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曾子言:“至于用力之久”(《大学》);子思言:“至诚无息”(《礼记·中庸》),强调的都是对中庸至高道德理想的时时坚守。第二,“随时以中”,即随着时机、情况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先秦儒家对内在时间的灵活变通,体现了先秦儒家积极入世的实践观。孔子在入世为官、说话行事等方面说自己“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子思言:“时措之宜”(《礼记·中庸》),都体现了不拘泥固执、“随时以中”的灵活性;孟子将儒家“时中”观的权变思想发挥到了极致:“此一时,彼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孟子评价孔子是“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万章下》)。可见,孟子认为“随时以中”,是中庸思想运用的最高境界。第三,“以时对中”即以时间为客观载体实现中庸,是先秦儒家对内在时间的突破,体现了先秦儒家使用时间工具的实践方法论。先秦儒者运用“以时对中”的方法始于《易传》,“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周易·乾卦·彖》)、“变通者,趣时者也”(《周易·系辞下》),儒者认为乾卦从初九到上九的六爻是按照时间来排序的,将六爻从下到上按照六个时段分别比喻为六条龙,六条龙根据各自所在的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自然本性来应对变化,儒家认识到并利用了时间的客观性价值。
二、儒家“时中”观的应用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堅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八个统一”对思政理论课的创新与实践,既是根本遵循,也是科学指针。“八个统一”中蕴含着儒家“时中”观的文化底蕴。首先,“八个统一”的理论具有儒家“时中”观的认知基础。“统一”就是在两个不同的对象中发现了同一的东西,强调的是矛盾的同一性,体现在矛盾双方为了一个目标而结合,这与儒家通过“执其两端”而“取其中”来达到“中”的理想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刘建军指出:“八个统一”“侧重于‘坚持,强调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努力去实现二者(‘八个统一的前者与后者)的统一”[2],这其中的“坚持”“始终如一”与儒家强调的“时时处中”是一致的。其次,“八个统一”继承了儒家“时中”观的方法策略。“八个统一”体现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和灵活性,如后四个“统一”的前一个方面,即“统一性”“主导性”“灌输性”“显性教育”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严肃性;后四个“统一”的后一个方面,即“多样性”“主体性”“启发性”“隐性教育”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灵活性;而前者与后者的统一,体现了对前、后两个方面的肯定,并以此为参考确定一个最理想的“度”来达到统一,这与儒家既坚守鲜明的道德定位又因材施教、“随时以中”的教育策略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思政课“八个统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具有儒家“时中”观的文化底蕴;儒家“时中”方法的成功探索对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时中”观在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教材、学生、环境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学中可以应用儒家“时中”观中的“时时处中”“随时以中”“以时对中”方法,把握以上三种关系。
(一)教师对教材的应用应遵循“时中”原则
教育部提出:“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加强教材研究,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使教材更加体现科学性、前沿性,进一步增强教材针对性和实效性。”[3]文件明确地提出发挥教材育人功能的途径是: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目前,部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照本宣科,对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创新不足,导致课程乏味,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过度追求上课组织形式和语言表达,偏离教材主旨,导致教学表演化倾向,丧失教材育人功能。思政课教材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统一使用,具有政治性、权威性,思政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直接影响到教材的育人功能。
儒家“时中”观对于思政课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创新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第一,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创新应当遵循“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原则。“执其两端”就是要坚持思政教材的政治性、价值性、建设性、理论性方面的基本育人功能,同时又注重对教材的学理研究、知识呈现、批判功能、实践结合方面的策略运用;“用其中”就是要以前者作为思政课的根本性质和根本遵循,以后者创新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第二,“用其中”不是机械的“折中”,而是“时中”。就“根本遵循”与“创新”之间的一般关系而言,对教材的“根本遵循”是主要方面,是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的重点,是课程性质和方向的保证;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是次要方面,“次要方面”是就其与“根本遵循”之间的位置关系而言。因此,“用其中”不可能是机械的“折中”,如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尽心上》),若只是采取机械的“折中”而没有变通,就相当于一个线段取其中点,此中点相对于线段的任一端,也是一个极端。思政课程性质的特殊性要求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必须因“时”变通、“随时以中”,创新教材呈现方式和话语体系必须以教材为本为纲,不能脱离教材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二)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关系应遵循“时中”原则
“时时处中”的修养功夫是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课堂关系的前提。思政课教师修养功夫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思政课教师具有普通教师的共性,同时兼具政治信仰的特殊性。习总书记在“3.18”座谈会上提出思政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是就党性修养而论,“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是就学术修养而论,“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就道德修养而论,其中党性修养居于首要。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把党性修养放在首位,以坚定的信仰引导学生,以浓厚的爱国情怀感化学生,满足新时代思政课的需要。
“随时以中”的应变能力是把握教师与学生之间课堂关系的必然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关系本质上是“教”与“学”的关系,以“教”为根本、以“学”为中心,两者统一于课堂教学。安徽省教育厅提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5]。“教得好”就是要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得好”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得好”与“学的好”是课堂教学要求的两个方面,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更不是学生的“自习室”,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借鉴儒家“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方法,应当在同时重视“教得好”与“学得好”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理想分割点。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同的专业、班级、学生、以及不同教学环节,学生的具体情况都会有所不同,教师应当随着时机、情况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时调整战略,这正是先秦儒家“随时以中”方法的体现。
(三)教师对环境的把控应遵循“时中”原则
当今处于一个教育环境多元化的时代,除多媒体应用技术以外,雨课堂、慕课平台、超星平台、智慧树等虚拟网络教学资源大量涌入校园,对传统教学环境发起变革的冲击信号。面对虚拟课堂环境与现实课堂环境的抉择和融合,先秦儒家“时中”观为我们提供这一问题的解决视角。
应用“随时以中”的方法把控虚拟课堂环境与现实课堂环境。线上虚拟课堂环境拓宽了现实课堂环境的时空领域:在空间领域上,虚拟课堂环境实现了全国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院校间师资的不平衡;在时间领域上,课堂的时间实现了学生自我专属,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互动,突破了现实教学中少数学生参与互动的局限。然而,线上虚拟课堂环境在拓宽教学时空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如,线上教学资源无法及时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无法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学段、资质等具体情况而随时改变教学策略,这决定了现阶段虚拟课堂环境不可能完全取代现实课堂环境。从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而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虚拟课堂环境的应用是时代之需;同时,事物发展的过程又是曲折的,虚拟课堂环境的不足必须要通过现实课堂给予补充。教师在面对虚拟课堂环境与现实课堂环境的抉择时,不可偏执一端,应当结合现实需要“随时以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虚拟课堂环境和现实课堂环境随“时”取舍,灵活变通。
应用“以時对中”的方法融合虚拟课堂环境与现实课堂环境。虚拟课堂环境与现实课堂环境具有互补的效应,二者融合是构建新时代理想课堂的必然趋势。先秦儒家在《易传》中,以客观时间为工具,分六爻为六个客观时段,以每个时段的时间之“量”为考察内容的方法,对融合虚拟课堂环境与现实课堂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课堂教学中,应把时间视为载体,把每堂课划分为若干时段来分别应用虚拟课堂环境与现实课堂环境。如,传统的教学环节一般设计为“课程导入—教师授课—课堂练习—课程小结—布置作业”,笔者建议明确赋予“课程导入”“课程小结”一定的时间分配,将其置于现实课堂环境下,这对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消化知识体系和强化重点知识等是有益的;明确赋予“课堂练习”“布置作业”一定的时间分配,置于虚拟课堂环境下,由学生在线上完成后自动生成作业批阅,这对提高授课人数较多的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效率是尤为有益的;“教师授课”环节由教师根据现实需要,优势互补,分别确定出使用虚拟课堂环境和使用现实课堂环境的时间分配。这样以来,虚拟课堂环境和现实课堂环境便分别以时间之“量”的形式融合于课堂教学中了。
总之,儒家思想、思维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用先秦儒家“时中”观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适合中国学生,更容易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广大教师当深度理解“时中”观的内涵,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以期在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R].新华社,2019-03-18.
[2]刘建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J].教学与研究,2019(7).
[3]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R].2018-9-17.
[4]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皖高〔2019〕2号)[R].2019-3-15.
作者简介:孙硕(1984—),男,汉族,安徽肥西人,单位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鲍龙星(1986—),男,汉族,安徽黄山人,单位为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责任编辑:董惠安)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从平衡到‘八个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2019szjy081);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基于高校思政课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究”(2016jyxm046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