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施“三位一体”,畅通思想政治工作“绿色通道”
2020-05-13吝孟磊
吝孟磊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职工常年在井下作业,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如何更好地做好煤矿职工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淑村矿党委突出用教育营造氛围、用沟通融入情感、用亲情疏导问题,通过创新实施“人本化教育、零距离沟通、亲情化疏导”三位一体的方式,畅通思想政治工作“绿色通道”,实现了对职工思想的动态掌控,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一、人本化教育夯实思想基础
利用主题宣传造势、感恩文化凝心和责任文化聚力,夯实职工思想基础。
1.主题教育造势。围绕形势教育目标,注重把职工行为同化为企业行为,通过广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和手段的同时,开展“矿情大家谈、编写形势任务教育材料、班前5分钟课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做法,把形势任务、政策措施进行通俗易懂的宣传讲解,说清楚、说明白、说仔细,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营造出浓厚的创争氛围。
2.感恩文化凝心。教育职工树立大局意识,做到感恩企业、知行合一。逢年过节,为职工和家属送上感恩信和慰问金,让职工在子女中高考期间享受带薪休假,使职工和家属感到企业的关怀。
3.责任文化聚力。组织学习《关键在于落实》《责任胜于能力》等书籍,通过结合工作实际,谈分析、说体会、讲收获,使得职工在思想上自觉树立起“主动落实是职责、抓好落实是能力,创新落实是境界”的落实观。
二、零距离沟通开启和谐快车
通过建立档案、定期谈心、受理投诉和帮危扶困等方式,对职工思想进行零距离沟通,开启职工思想交流“和谐快车”,增强职工的满意度。
1.信息档案点对点。实行职工信息档案制管理,由矿党委牵头,在各基层单位党支部建立职工“安全信息亲情档案”,详细地记载职工的各项数据,并及时更新;每个班组设立信息员,经常了解职工的状况变化,“点对点”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和更新,做到职工家庭状况清、困难程度清、收入来源清、日常开支清、家庭变故清,促进对职工思想的动态掌握。
2.干部谈心面对面。实行中层管理人员定期谈心制,采取家訪谈心、座谈讨论、沟通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面对面”倾听职工的呼声和意见,与职工进行思想交流,对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解疑释惑,对职工思想变化,析事明理,用真情开启职工的心扉,拉近干群距离。
3.群众工作心贴心。成立群众工作室,设立职工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随时接受职工各类咨询、投诉,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情绪、生活和工作动态,采取“感情对接”“心灵互动”的方式“对症下药”,“心贴心”进行沟通解决,及时进行释疑解难,消除职工心理障碍,赢得职工的满意。
4.困难帮扶手拉手。完善排忧解难帮扶制,设立爱心互助基金,进行“手拉手”结对子服务,为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生活困难的职工结对子排忧解难,解决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
三、亲情化服务搭建起连心桥
利用安全亲情寄语、安全亲情信息、心理疏导关怀等方式,和广大职工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1.亲情寄语嘱托安全。在井口安全文化走廊悬挂职工全家福,写下家属的亲情安全寄语,让职工升入井时看到家人的相片和亲人的安全嘱托,自觉在思想上绷紧安全弦。
2.亲情信息问候安全。对因事、因病等不上班的职工,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电话询问,疏导思想,化解问题,让职工的意见有处提、牢骚有处发、难题有人管,能够时刻感受到企业对职工安全的关爱,增强职工的幸福感。
3.心理疏导关怀安全。针对“三违”驻班、家庭矛盾、生活困难等职工思想压力大、心理健康方面问题多的情况,设立以基层党支部书记为骨干的心理疏导员队伍,采取有效方法去缓解避免因经济处罚、家庭矛盾、生活困难等引起的负面效应,安排专人不定期面对面进行沟通,解除职工的思想症结,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通过实施“人本化教育、零距离沟通、亲情化疏导”三位一体的方式,进一步畅通了思想政治工作“绿色通道”,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时间上更加快捷、空间上更加密切、内容上更加丰富、过程上更加完善、效果上更加满意。2019年以来,大淑村矿实现了安全生产,原煤产量、精煤产量等指标均完成较好,实现了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