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在嘉兴的实践
2020-05-13钱建良
钱建良
【摘要】浙江省坚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扎实行动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嘉兴在深入贯彻美丽乡村建设时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建了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工程,本文以油车港镇麦家村、古窦泾村的精品村建设为例,分析了现阶段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园林景观在乡村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丽乡村;庭院;历史文化
1、美丽乡村的概述
2015年来,浙江省坚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扎实行动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这一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阐述搞好农村环境整治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要求,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居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保护和传承文化,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乡村是中国的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和乐景象,是多少人心驰神往的记忆。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
2、园林景观在农村的运用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美丽乡村中景观生态系统是由村落、农田、林草、水体等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生态系统。在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原有的乡村景观生态资源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对乡村景观资源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加以处理,无疑为当前乡村景观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在嘉兴秀洲区油车港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笔者所在公司承建的麦家村、古窦泾美丽乡村精品建设项目,正是对于景观生态建设的一次探索。根据《秀洲区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总体规划》,秀洲区油车港镇打造北部“湿地水乡”为特色的精品线。在设计上融入乡愁、乡情、乡风等传统文化元素,彰显个性魅力。
不过在没有进行美丽乡村整治建设之前,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景观多属于村民的自发行为,缺乏整体性的规划,缺乏科学艺术的指导,景观造景方式和内容都相对比较简单。美丽乡村建设是以构建舒适的乡村生态人居体系为目标,结合地方政府的整体规划,融入自身的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景观特色。在创建麦家村、古窦泾美丽乡村精品建设项目中,结合原有湿地现状,建设了一圈环湿地亲水平台栈道,这样既能保护原有湿地生态系统不受破坏,也能在提升湿地景观效果的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了一处良好的休闲散步空间。作为一般园林景观中用作景点阻隔的绿篱或低矮乔灌木在我们美丽乡村建设中则采用富有乡村特色的篱笆来代替,现代景观中所使用的篱笆在设计师注入艺术灵感的再创造同时,再运用先进的耐腐材料可以让这道起着隔景作用的篱笆使用时间更加的延长,从而节约使用成本。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小庭幽院的建设尤其显得重要。如何打造每家每户的小庭院,是创建美丽乡村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最能体现美丽乡村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体现,如何打造既能符合美丽乡村整体规划设计,又能在此基础上打造各具特色的每家每户的美丽庭院,是值得每一个建设者所考虑的问题。在我们建设过程中,庭院建设除了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外还积极提出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保留乡村原生态;尽可能地让村民,出物出智,以最小的投入点缀农户各具特色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比如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庭院,较大的空间令人感觉空荡荡,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建一个藤架,根据住宅风格选择不同风格的藤架,与住宅保持了连贯的感觉。藤架、靠椅、圆桌等舒适的户外家具在众多盆栽的簇拥下更显舒适惬意,丰富的植物让绿色驻留,适合爬在藤架上的植物十分丰富,传统如紫藤、凌霄、藤本月季等;瓜果类的有葡萄、丝瓜、葫芦、南瓜等。让藤架从春到冬都色彩缤纷,赏心悦目。
3、历史文化在景观中的体现
文化是指特定区域之间的特定人群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且能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乡村中的历史文化,源自乡村文化,没有历史文化的乡村好比没有了灵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打造历史文化,就是将文化“软实力”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将历史典故和人物与乡土文化进行融合,让美丽乡村更加富有历史感和生命力。
本项目所在的麦家村和古窦泾村都有着典型的水乡历史文化,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值得深入挖掘。
因水结缘的麦家村,农家的渔麦文化别具一格。麥家村以“麦香渔家”为主题,全村共有11个岛屿,最大的岛屿超过200亩,水网密布,湖荡经纬交织,与大运河紧密相连。在这里,可以体会悠游水乡的乐趣,也能重现多年前将船橹摇起、小船儿推开波浪的惬意场景,听着船桨划开湖水的声音,与城市的喧嚣相隔绝,深刻体会江南水乡的灵动与魅力。古窦泾村南靠京杭大运河,境内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建于清代的广福桥,近几年修复开发的"一担庙",极富江南民俗风情特色;于1802年重建的善兴桥,是难得完整保存的域界古桥。
作为中国农民画之乡,美丽乡村自然也成为了画家笔下的题材,利用农房墙面将农忙画代表作拓印而上,相映成趣,别具一格。
在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路径时,应注意规划先行、寻求特色、“活”化传承的乡村文化建设新模式。“利用是最好传承”,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突出对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和传承,以特色文化村创建和民俗活动为载体,将传统美德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对古树名木、古建筑、古民居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将各种文化传统非常巧妙合理的融入到园林景观之中,引导村民致富思源、崇德向善,真正让民众成为文化遗产的主人。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我们在日常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景区型的美丽乡村精品村等。注重本土文化挖掘,推进精品景区村庄打造。在打造景区型精品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各地应注重对本土特色文化的挖掘与提炼,使每个村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
参考文献:
[1]关于秀洲区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发展模式的探索[N].嘉兴日报,2019.
[2]邹冬生.论美丽乡村特色及其文化创意,2019.
[3]田韫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分析[J].新农村建设,2016.
[4]叶振环.美丽乡村园林绿化建设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5.
[5]倪云.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设计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