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生活情境于古诗教学,提升小学生课堂归属感
2020-05-13孙玉琴
孙玉琴
古诗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绝句短小精悍而且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通过背诵古诗可以使儿童以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 班有所读,日有所诵,成为我班的亮点。但是,古诗词创作年代距离现在遥远,相对来说学习比较枯燥些,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理论研究表明,当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是重要的,是有意义、有价值,被接纳、被关爱的一员时,他就会对自己感到满意,对课堂表示认同,对教师和同学表示亲近,对学习产生动力与内驱力,也就是有一种主人翁意识的归属感。“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那么如何拉近故事与生活的距离,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提升小学生课堂的归属感呢?
首先,寓生活情境于经典名句理解诗意。几乎每首古诗中都有经典名句,千古傳唱,因此寓生活情景于经典名句,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理解诗意的热情,提升他们的对课堂的归属感。例如,学习古诗《题西林壁》时我是这样做的:
把古诗读完之后,我对苏东坡作了生动地介绍,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这位宋代大文学家似乎兴趣不是很大,精神还不够振奋。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把古诗和现代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于是我就抓住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是传唱千百年的哲理名句。于是我提出一个问题:“谁能联系实际谈一下这两句诗的含义?”顿时,孩子们陷入了思考之中。
突然有个学生举手:“老师,我们站在地球上,却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可是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就能清楚地看到地球是圆的,这就是我们身在地球却不知道它的形状的道理。”他的这一番发言竟然引起了一片掌声。我接着鼓励其他孩子也发挥想象。有个孩子又说:“老师,我们脸上长什么样子平时我们不知道,只有问别人或者照镜子才知道。”说到这里,孩子们好像受到了启发,接着有个孩子又谈道:“老师,平时你说我们的坐姿不端正,我还以为你总是爱批评我,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我自己感觉不到啊!”我心里大为震动:一句古诗竟然能帮我解释平时我对孩子们的批评。这时班长封苏夏说:“老师、同学们,平时,我们有些不好的习惯,甚至有些思想上的坏毛病,因为我们习以为常了,所以感觉不到,这就需要老师、同学或者家长提醒,以后我们要虚心接受才行。”……顿时,整个课堂成了每个孩子展现的舞台,每个孩子都成了课堂的主人,俨然归属感十足。最后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其实‘庐山的面目并不是单一的,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关键是我们用什么好办法去正确认识它。就像评价一个人甚至是评价自己,也要全面考虑,最好也要听取一下别人的合理建议,我想那样更准确些。”
不知不觉,诵读课就要结束了,孩子们的讨论还在继续。一起朗诵起来:“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多么有气势,手势、语气、情绪都到位了。
这节早读课,我没让孩子们把古诗机械地背诵,而是把现实生活与古诗意境充分地结合了起来,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我相信,他们一定把它记到心里去了,因为每个孩子都参与了学习,都懂得了“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
其次,寓现代生活情境于古诗人物生活中展开想象。每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嘴边总是不自觉地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佳句;眼前也总是出现“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优美画面。这些都是大自然非常形象的画面,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能想象到。除此之外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现代生活情景置古诗人物生活中,让抽象的文字形象化。
如学习“李白乘舟将欲行”一句时,我就发出了这样提问:“孩子们,李白告别好朋友汪伦要去做什么呢?你平时有没有与好朋友告别过,你去做什么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活跃了起来:“老师,我觉得李白是去旅游了,也许好久不会回来,他一定很想念汪伦!”“老师,李白是去拜师求学了,求学路上很艰辛,很难再见到老朋友汪伦了!”“李白是做一番大事业了,不再与汪伦在一起了!”……
每个孩子尽情发挥,也许作为成年人我们觉得天真可笑,可是经过这样的情境学习,每个孩子都理解了诗人与好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课堂上都得到了同伴的认可。
“归属感”一词最早是在心理学领域产生的。简言之就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隶属这个团体的感觉。也就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使个体找到了其个体性赖以稳固的核心。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要重点强调在实践中学习。给每个孩子创设课堂归属感的方法有很多,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从感性出发,从生活情境设置入手,让每个孩子学习时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熟悉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兴趣,课堂之上才收放自如,归属感自然而生。